广州不比深圳缺水 为何直饮水进程慢半拍?

20.11.2014  12:03

羊城晚报记者 何伟杰

深圳日前宣布计划将投资18.6亿元,对全市居民小区不合格的供水管材进行集中更新改造,未来居民可实现打开水龙头直接喝自来水。与之对照,早在2004年,广州便提出“直饮水”的概念,但截至目前,“打开水龙头就能喝水”依然是个梦,广州市民何时才能喝上直饮水?

深圳做法触动了广州人

深圳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日前参加在“深圳水务公益讲座”时透露,为了让居民家中的龙头水达到出厂水质的高标准,未来3年至5年,深圳市政府将投资18.6亿元,对全市居民小区使用的国家明令禁止的供水管材集中进行更新改造。

此外,深圳市后续还将投入约60亿元,全面推进优质水入户工程,5年内全市将有600多个小区30多万户居民喝上优质的自来水。

这番话触动了不少广州市民:深圳市是全国七大最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如今也制定了直饮水的目标。而广州本不是个缺水的城市,为何“打开水龙头就能喝水”的愿景却迟迟未能实现?

事实上,早在2004年广州市便首次提出了“直饮水”的概念。当年国内规模最大的饮用净水厂———南洲水厂投产,广州市饮用水出厂水质控制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饮用净水水质标准》两个重要国家标准为目标,降低氨氮、有机物、COD等含量。之后,广州实施西江引水工程和东部水厂工艺改造,从改善水源地水质和提高水处理工艺两个方面提高饮水出厂水质。

如今,广州不少水厂生产出来的自来水早已达到直饮水的标准,然而不少市民拧开水龙头时会发现,自来水有时会出现杂质,这又是为什么呢?

对此,广州市自来水公司人士表示,目前广州部分居民家中的终端水质与自来水厂出厂水质确实存在差距,主要问题往往出在居民楼二次供水设施管网上。这一类管网属于居民共用用水设施,由于缺乏监管年久失修,很容易导致自来水水质受到二次污染。根据市自来水公司的统计,供水热线收到的投诉中,大部分属于共用用水设施问题。

最后一公里”污染谁来管

针对共用用水设施所带来的水质污染问题,深圳市宣布计划将投资18.6亿元,对全市居民小区不合格的供水管材进行集中更新改造。

广州是否借鉴这一做法?对此,广州市水务局表示,对于深圳的经验,会结合广州实际情况进行借鉴。有业内人士坦言,广州效仿深圳出资为小区更换水管可行性并不大。首先,目前广州并未允许供水企业参与小区共用用水设施建设。其次,即便允许供水企业介入,按照《物权法》相关规定,小区共用用水设施属于业主共有财产,若要更换小区水管,需征得过半业主同意,操作难度较大。

而且,广州目前不少共用用水设施现状堪忧,“一旦要全市更换,可能不是几个亿能够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广州在管理共用用水设施上并非大包大揽。今年7月,《广州市用户共用用水设施管理办法》对外公布,规定小区共用用水设施可通过协议的方式移交给供水企业进行管理和维护,以保障用户的用水安全。但记者留意到,《办法

已经实施了4个多月,但对于共用用水设施如何移交,维护费用如何收取等问题仍然未能理清。广州市水务局方面表示,将尽快出台维护交接协议的示范性文本,目前仍在制定中。广州市法制办法规处处长李毅日前透露,业主如果需委托自来水公司对共用用水设施进行维护管理,只需要经过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