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东濠涌深隧施工难度大 根治水浸街或要等到后年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辰曦
■摄影:新快报记者 祝 贺
新快报记者多方采访为读者揭开神秘面纱,有施工人员称
作为国内第一个深层隧道排水工程项目,广州市深隧工程东濠涌试验段(下称东濠涌深隧)一直备受关注。本月15日在广州举行的第二届城市防洪排涝国际论坛上,东濠涌深隧也一直是全国各地治水专家议论的焦点。
这段不足两公里长却是万众聚焦的示范工程,原计划在2012年底开工,实际上是去年8月悄然动工。东濠涌深隧进展如何?工程建成后对解决“水浸街”将发挥什么作用?新快报记者近日走访了东濠涌深隧各个施工现场,为读者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首个深隧排水项目引关注
所谓的深层隧道排水工程,就是指在地下40米处建设容量为数十万甚至过百万立方米的大型蓄水池。发生大暴雨时可将降雨先储存在地下,排水高峰期过后再用泵机将水抽出,经处理后排放到江河湖泊。
作为国内第一个深层隧道排水工程项目, 东濠涌深隧是广州市为有效解决“水浸街”的重点工程,项目位于越秀区,北起东风路以南的东濠涌高架桥西侧绿化用地,沿越秀北路、越秀中路、越秀南路以南,终点位于江湾大酒店东侧的补水泵站。工程造价2.72亿元,总长1.77公里。
昨日上午,新快报记者来到位于中山三路、东濠涌高架和越秀中路交界口位置,原本此处有一块紧挨东濠涌的绿地,如今已被围蔽,这里正是东濠涌深隧中山三路竖井工程的施工现场,也是隧道开挖的始发地,一个直径17米、深40米的基坑早已挖好,这里是整个工程的盾构始发井。 据介绍这个基坑下面,将要铺设一条直径约5米的排水管道,从东风路一直通往江湾大桥附近的排水设施。竣工后的东濠涌深隧排水系统,在当地面浅层供水处理系统无法满足排放要求时,可将降雨全部纳入深隧,进行调蓄,之后再通过深层隧道,泵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同时,它有很大的过流能力,遇到强降雨,可作为分洪通道,缓解城市内涝。
早在2012年,广州市便提出建设深隧工程,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家为规划把脉、支招。
改造难度大未按计划施工
据了解,规划提出后,其必要性受到过质疑。有专家认为,在深隧工程上马前,应该先改造和完善广州的浅层排水系统,如果浅层排水系统的改造没做好,城市内涝时出现的积水便不能排到深隧里去。也有专家质疑,由于规划选址老城区房屋密集,深隧可能对它上面地下空间甚至地面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此,广州市水务局表示,老城区的建筑面积大,排水多,浅层排水的改造难度大,实施空间条件非常有限,且居民意愿难以统一,整体改造难度大,造价极高。在这种现状下,深隧系统更能解决问题。它将溢流的污水和初雨调蓄收集,雨后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
2013年3月,广州市深层隧道排水系统东濠涌试验段工程环评公示,随后广州市水务局承诺2013年底便可动工。后来有消息称施工场地在进行考古勘探,开工要推后。此后因为种种原因,工期一直推后。2014年8月,不少市民才在中山三路发现东濠涌深隧悄然施工。
正式交付使用要等到后年
开始施工后也并非一帆风顺。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中山三路的竖井工程已经开工,然而东风路竖井、沿江路竖井等其余工地现场并未开挖,毗邻中山三路竖井的玉带濠竖井工地更是还未进行围蔽施工,规划图上的工地位置,至今还是一座环卫公厕。
根据规划显示,江湾大酒店东侧的尾端排水泵站,虽然有围墙围蔽,但围蔽区域内依然是杂草丛生,摆放着大量杂物,工地门口处也并没有张贴施工公告。根据中山三路竖井工程施工现场的指示牌可以看见,该工程原计划竣工日期为2016年5月,现场施工人员表示,工程实际竣工时间需等到2016年底,正式交付使用的时间则需要等到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