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小学保安未穿戴头盔防刺服现象普遍

17.06.2014  09:13

■昨日在广大附中,外来人员需要登记方能进入。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摄

  教育部通报校园安全管理欠缺名单,广州三所学校在列——

  ■新快报记者 彭程 黄婷 刘操

  昨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关于对部分省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督导检查情况的通报》,指出被暗访的168所中小学幼儿园中,有35所存在安全防范问题,其中广州市的省育才幼儿园、小北路小学、广大附中三所学校在列。

  新快报记者昨日走访城区多所学校,发现通报中存在的如保安不戴头盔、未穿防刺服等情况很普遍,这些现象也不仅限于被通报的三家学校。广州市教育局表示,将针对教育部通报的情况,形成规范指导学校工作。

   通报

   未注明学校的具体问题

  教育部的通报透露,近期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和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对全国13个省(区、市)168所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防范工作进行了明查暗访,其中35所学校人防技防力量配备不到位。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校园保安员年龄偏大,安全防护器材缺乏,有些保安员在值守过程中,头盔、防刺服、橡胶棍等防护装备有的不佩戴或佩戴不全;保安员、教师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在上下学时段外来人员仍可随便进入校园;校园周边安全存在隐患,如学生进出校园存在秩序混乱,社会车辆停放较多影响人员疏散及日常交通通行安全等。

  纵观这些问题,其中学校安保人员的工作规范占据大头,而从通报情况来看,其并未指出具体暗访了广州哪些学校,且对于“上榜”的省育才幼儿园、小北路小学、广大附中,也并未指出这三所学校存在的具体问题。

   走访

   安保人员装备普遍不足

  针对教育部的情况通报,新快报记者昨日走访了广州市内包括“上榜”的三家学校在内的多家中小学幼儿园,发现对于进入校园的管理,其实仍相当严格的。

  下午3时40分许,记者来到小北路小学一二年级所在的校区门口,虽然还没到放学时间,不少家长已在旁等待。两名制服保安员手持橡胶棍,但并没有头盔、防刺服和盾牌等防护装备。而位于北较场路的省育才幼儿园,园内几名保安员同样没有头盔、防刺服和盾牌等防护装备,手里更没有拿着橡胶棍或钢叉。

  作为中考考点之一,昨日广大附中校门值守的一名中年保安员也只是身穿制服,没有佩戴任何的安全防护器材。

  此外,记者还走访了并未出现在通报中的市一幼、东风东路等多所小学幼儿园,同样发现保安员配备不全的现象,而保安员年龄偏大的情况也普遍存在。有保安员告诉记者,他们都有配备安保器材,“但只有在报名、开学等活动会用上”。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陌生人的管理,在记者走访的学校都能够规范管理,需要凭出入证出入或预约老师后登记身份信息后才可进园。

   学校

   保安员多由

   教育局统一配置

  “我们根本不知道有这样的暗访。”昨日,小北路小学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由于学校的特殊地理位置,校方一直很重视校园安全,且上周市综治办、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工作人员还特别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检查,“结果都很不错”。

  该负责人透露,学校的安保人员一般都由教育部门统一配置。记者随后也从天河等区小学了解到,目前对于校园安保工作,统一由各区教育部门负责,然后分配给各个学校,对于安保员装备不规范问题,有校长认为应该从源头上加强管理,而对于年龄偏大的问题,学校确实没办法,“这也是行业特点”。

   家长

   防范陌生人进

   入校园更重要

  家长朱妈妈的孩子在小北路小学读三年级,她本人也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说起了自己的经验之谈,她认为相比安保人员的穿戴,严防陌生人进校更重要:“保证校园安全才是重中之重。

   形成规范指导学校安保工作

  广州市教育局:

  对于教育部的通报,新快报记者采访广州市教育局,该局安全保卫处相关负责人坦言,对于教育部此次暗访事先并不知情,三所学校中,其中省育才幼儿园为省属管理,另外两所学校为市属管理学校。

  “通报里面并没有说明学校存在哪些问题。”该负责人认为,教育部的通报很笼统,下一步教育局会根据通报的内容,举一反三,去向学校了解暗访情况,查看存在的问题并督促解决。“当然有些问题不是教育局一家能解决,如民警执勤等,也要联合起来部门一起来做。

  “前一段时间,我们也组织了类似的检查。”采访中,该负责人表示,检查中没有发现大问题,但也发现不少小问题,“存在问题是必然的,每个学校情况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