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小学名校“东进南拓” 缓解中心城区入学压力

16.08.2016  10:39

记者 陈晓璇

全市新改扩建上百所中小学、名校扩张 “东进南拓”、示范性高中发力办“公办初中”……当你还在为“学位房”发愁时,广州未来几年的中小学校布局将发生大调整,“学位房”极有可能迎来“大洗牌”。

近日,广州市教育局官方网站公布了《广州市中小学发展策略研究与布点规划》(2013-2020年,草案)(以下简称“规划草案”),透露了全市11个区将新改扩建的数百所中小学,很多家长关心这对今后广州的教育格局将带来哪些影响?  

全市综合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从规划草案可以看到,未来广州教育的全市总体布局是要全面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化、优质化发展,合理增补中小学教育资源,保障学校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缓解中心城区学位压力。

根据全市行政镇街和服务区划分,按全市划分为 206 个编制区。全市规划中小学学校2141所,小学1403所、初中374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11所,高中75所,完全中学168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0所。

如何促进综合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规划草案提到将均衡布局,不断缩小区域差异。

天河区、海珠区、荔湾区、越秀区这四个中心城区将注重小学与初中学位数量的增加,适当增加高中学校的数量。花都区、萝岗区、黄埔区、番禺区以及白云区北部将扩大高中学校的布局范围,确保高中教育资源的有效覆盖,满足适龄人口的入学需求。从化、增城以及南沙区加大教育资源集中建设,满足这些地区学龄人口的快速增长需求。

越秀、荔湾规划调整不大

根据规划草案,备受家长关注的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地越秀、荔湾两区的中小学发展规划调整不大。

越秀小学布点规划图草案显示,越秀新建的学校不多,只有1所,就是杨箕小学。改扩建的小学占多数,共有28所;荔湾区将撤并5所小学,新建29所普通小学、7所九年制学校、18所初中、4所高中和3所完全中学。

业内人士分析,未来广州中心城区的初中和小学学校将增加,而更多的高中学校将集中在新城区,这说明缓解中心城区的学位压力,更大程度是将高中外迁,腾挪出更多的空间来满足义务教育的学位。所以,中心城区的小学初中“学位房”并不会受该规划太大的影响。

九年一贯制”学校 将缓解择校难

义务教育学区化建设提了好多年,在这份规划草案中透露,广州加快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建设,通过推行学区建设,实施优质带动,促进共同发展。当中还重点提到要提高新建学校中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比重。

从总体规划中可以看到,广州未来将建“九年一贯制”学校111所,分布在全市各区。据分析,建九年一贯制学校是为了实现对口直升,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配置,缓解择校问题,让更多家长发现“家门口”好学校,构建更好的教育生态。

每年小升初,家长为了让孩子进入好学校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应付各种升学选拔,对孩子、家庭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九年一贯制学校减少了升学的中间环节,为家长减轻了负担。学校和教师也将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学生的教育成长。”某重点学校校长说。

执信要在天河东部建分校

但是,规划显示,老三区未来新建中、小学主要集中在海珠区和天河区,这将可能使这两个区的“学位房”大洗牌。根据规划草案,2013年至2020年海珠区将规划新建30所小学、17所中学(5所为完全中学),新建学校多数集中在海珠区的西部、中部区域。与此同时,海珠区将撤销23所中小学。另外,海珠区还将有36所小学,12所中学不同程度上改扩建。

从规划草案来看,此轮天河新建学校量也不小。到2020年,天河要新建48所小学、3所九年制学校、2所十二年制学校、近30所初级、高级和完全中学。新建学校中,执信中学天河校区备受关注。天河区有关部门透露,执信中学天河校区已经在天河东部完成选址。之所以选择在天河东部建设执信分校,是因为该片区比较欠缺学校资源。

番禺楼盘聚集区周围新建中小学

在新广州人较多、楼盘配套学位量较少的番禺区,今后“回流”到市中心上学的历史也将可能被改写。从规划草案中不难看出,番禺将花大力气、大成本在教育提升上。规划草案显示,未来几年,番禺大型楼盘聚集区周围都会新建大量的中小学。

而作为新城的南沙自贸区,根据规划草案,未来几年的基础教育规模将以新建为主,到2020年将新建小学约60所、新建初高中近30所,其中不乏多所九年制学校。其中,南沙新区与华南师范大学签约合作建设的华师附属第二中学。

羊城晚报记者整理规划草案发现,未来五年内,广州的名校扩张主要集中在新城区,其中以天河、黄埔、南沙亮点比较多,优质教育资源向东、向南拓展的走向比较明显。

这些新区新建的大量学校,将有效缓解中心城区的入学压力,也会给中心城区的“学位房”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