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考昨起连考3天 11万中考生同写“广州风格”

14.06.2015  11:02

  昨天上午,在四中考点,考生与送考老师击掌鼓劲加油 羊城晚报记者 陈秋明 摄

今年广州中考昨起连考3天,语文作文命题首次以“一材两用”的创新形式

羊城晚报讯 记者陈晓璇、黄丽娜,通讯员穗考宣报道:从13日至15日连续3天,广州市约11万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13日上午,广州市中考语文作文题以一则材料加命题的作文形式亮相。作文材料来自中考试卷里阅读理解的文章——毕淑敏写的《地铁客的风格》,要求以“广州风格”为题目来写文章。

此前,广州多年的中考作文题一直都是简单的命题作文,今年“一材两用”的命题形式是一次全新的创新。

今年的中考作文题出得好不好、难不难写?羊城晚报第一时间邀请了四位专家点评作文题,其中包括作文题材料《地铁客的风格》一文的原作者、著名女作家毕淑敏;同时记者还采访了考生和学校的老师,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

【作文题目】

地铁客的风格》这篇文章,反映了不同地区的人的性格及其地域文化。同样,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细节,也可以反映出广州这座城市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精神面貌。请你结合身边的鲜活事例,以“广州风格”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600字以上;3、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4、不得抄袭《地铁客的风格》一文的内容。

【专家点评】

1、切合广州实际有人文思考

点评人:《地铁客的风格》作者、著名女作家 毕淑敏

要写好这个题目,我的一己之见是,要有广州的特色,因为要扣题;要有自己的观察,不是泛泛地议论,因为要切合广州的实际;要有一定的人文思考在里面,关心这个世界,热爱广州,也从自己做起。如果这些方面都谈到了,那判卷的老师就给高分吧。

(张林 陈妙吟)

2、大题简易化就能写出彩

点评人:广东实验中学初三语文备课组长 陈静洁

这个题目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身边的生活,但对于初中生要从生活细节中悟出广州风格的独特精神面貌和文化内涵,题目有些高中的味道,对初中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当然这个题目就是以小见大的写法,会审题的学生能把大题简易化还是能够写出彩的。

(陈晓璇)

3、重视传统文化拉开写作距离

点评人:广州市铁一中学初三语文备课组长 胡仁真

作文题体现了对广州传统文化的重视,引导学生认知本土传统、继承地域文化、弘扬传统精神,可以激发学生认真审视在本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自我。考生应该可以产生“作为一个广州人我有很多东西写”的写作激情。

写作切入点还是很多的,饮食如饮早茶,建筑如骑楼,戏曲如粤剧,语言如粤语,为人处世风格如勤奋务实、兼收并蓄、包容创新等。正因为如此,应该能拉开写作的距离,区分度较大,体现了选拔性考试的特点。

对一般学生来说,审题会有一定难度,“风格”两个字比较难把握,就要看他们怎么读懂毕淑敏的例文《地铁客的风格》,并将例文中的审题能力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来,这是一种能力的考查。

(陈晓璇)

4、题目有难度考生易跑题

点评人:北京大学原中文系主任 温儒敏

作文题让所有考生都有话可说,可以发现自己周围的事物,然后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去发挥。

但题目对初中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为地域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国民性,需要考生上升到这个层面去理解,很可能写的时候把一些不一定能表现地域文化的东西也写进去,容易写跑题。

对于地域文化和国民性,需要有一定的归纳、提升和发现,是有难度的。但大家都难了,作为选拔性考试能够起到作用,总体还是不错的。

可以从体现广州文化和广州国民性这个角度来入手,同时结合发现的周围的一些事物,联系起来加以分析,就容易切题。

(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