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行立改】广州为青少年搭建社会教育、就业实习平台

27.08.2019  11:31

大洋网讯 每年七八月,大中小学学生们纷纷离开校园,如何让他们过一个快乐、安全、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这不仅是家长们的操心事,也是青少年群体的迫切需求。

结合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团市委认真调研青少年真实诉求,查找工作短板,检视存在问题,切实履行好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更好地满足青少年在人身安全、权益维护、创新创业、成长成才等方面的实际需要。

社会教育:搭建专业平台服务家长和孩子

根据市未保委开展的广州市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情况摸查,近几年,广州未成年人遭受的侵害类型涵盖性侵、暴力等人身伤害,溺水、火灾等意外事件。那么作为父母,如何保护自己的孩子?又如何教会孩子保护自己?这是所有父母最迫切想要知道的。

吴女士的儿子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在“广州青宫”公众号上看到课程活动信息后,母子二人今年报名参加了不少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小课堂。“小朋友自己去上的有防性侵的课程、消防演练的课程等,我选择参加的是怎么更好地和孩子沟通的教育类课程。”吴女士说:“我以前的相关知识都是来自一些育儿有关的公众号或者APP,很有限。比如防性侵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去说,但孩子去上了这些课之后回来会主动和我们讲学到了什么,自己要保护身体的哪些地方不让陌生人侵犯,家里如果发生火灾要怎么逃生怎么保护自己。感觉他很开心,很愿意去,让我以后有这类课都帮他报名。

近年来,未成年人以及家长对相关知识的学习需求越来越大,却缺少获取相关知识的权威和专业的渠道。团市委、市未保办先后推出了“广州12355卫宝课堂”和“广州未成年人保护大讲堂”两大系列活动,紧抓诉求重点开展社会教育,让家长和孩子们用知识武装自己,免于遭受侵害。

广州12355卫宝课堂”始于2017年。课程内容根据对象的身份和年龄段分为三种,青年家长、教育工作者参加“卫宝课堂——育苗教室”,4-11岁未成年人参加“卫宝课堂——青苗教室”,12-18岁青春期的青少年可以参加“卫宝课堂——青苹果教室”。为了让课程知识更广泛地传播到家长、老师和孩子,这些课程不仅在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定期开课,还可以免费送到学校、社区,送到青少年身边。

2018年,“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大讲堂”正式开讲,邀请到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权益保护、家庭教育、安全教育等未保领域专家连续开展15期主题教育课程,保持每月一课的频率向广州市民提供未保知识,同时专家授课视频也同步上网,即使没有到现场的市民一样可以在网络上观看和学习。

截至2019年7月底,未保大讲堂和12355卫宝课堂已开展206场次,服务辐射逾8.1万人次,网络学习浏览量超40万人次。

救助平台:“社工+志愿者+专家”多重联动

孩子们参加广州12355卫宝课堂《青苗性教育课程包——我是身体小主人

在向社会普及未保知识、提升未保意识的同时,团市委和市未保办还在着力建设和完善针对未成年人及家长的救助平台。未成年人受到侵害后,在寻求法律援助、身心健康援助、专家咨询和经济救助等方面都有需求。但有家长在侵害事件发生后由于不知道去哪求助,感到“求助无门”,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帮到孩子。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团市委一方面进一步打通救助渠道,另一方面在救助平台的宣传推广方面下功夫。救助平台由青少年事务社工、未成年人保护专家和专业志愿者三支队伍共同支持,建立了“专业服务、个案转介、专家咨询、联动协作”四项工作机制,强化专业服务的制度保障。

为此,12355广州青少年服务台进一步增加了咨询服务和个案评估转介的功能。12355的背后是专业社工队伍,由公开招募选拔的熟悉青少年身心特点的青少年事务社工组成,常态开展服务,能够以专业知识对热线接触到的青少年案例进行判断和转介。同时,全市23个“青年地带”有100余名社工下沉社区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在社区中就近及时发现需求,提供帮助。另外还有专业志愿者队伍,开设了专业志愿者在线、专业志愿者走进课堂等服务,凝聚维系志愿者超过50名。

不只有社工和志愿者,首批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凝聚了包括教育、医疗、心理、法律、社工等五个界别的74名专家委员,为广州12355提供专业支持。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12355广州青少年服务台增加了“专家在线”服务班次,共计17名专家、39个班次为青少年及家长提供亲子教育、心理辅导、法律咨询等方面的专家在线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便民服务,受到市民和未成年人的欢迎和认可。自2016年10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12355广州青少年服务台接听各类来电共162006人次,社工和专家依托热线提供远程辅导服务22966人次,个案1733个,跟进重点个案27个,开展个案转介57个。

实习平台:在用人单位和学生间搭建桥梁

利用寒暑假实习已成为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必选项。广州高校资源集聚,大学生实习需求日益多元化,但大学生实习见习的单位以民营企业为主,基本通过商业化平台发布实习信息。团市委注意到这一现象,对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发现,部分企业规模较小,信用程度低,以实习为名,实则招聘学生兼职、打短工。提供的岗位锻炼机会不够,或与专业不匹配,不能深化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和提升实践能力。部分平台、企业发布虚假实习岗位信息欺诈大学生。大学生苦于没有靠谱的渠道寻找实习机会,也很难快速找到和专业对口的优质实习见习岗位。

来自广州航海学院交通运输专业的大一学生杜晓璐告诉记者,在大学的第一个暑假,觉得找实习单位“还是挺难的”。她发现很多企业需要的都是每周能去三四天的实习生,而不是暑期短期的实习生。要想找一个专业对口的岗位就更难了,因为才上完大一,的专业知识不是很丰富,还达不到一些专业相关单位的岗位要求。后来,通过老师推荐的“易展翅”系统,杜晓璐决定试着找找能够锻炼自己综合能力的岗位,投了六七份简历后,被广州市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综合部录取了。

我在一个月的实习时间里接触了不少类型的工作,还参加了垃圾分类志愿者行动启动的准备工作。”杜晓璐说,“明年还会争取找这样能够接触到社会的基层岗位。

帮助杜晓璐成功获得实习机会的广州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从2013年起已经开展7年,面向全省在读大学生、应届毕业生等,通过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开发高质量的实习见习岗位,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搭建广阔平台。

在“展翅计划”平台上,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发布岗位,各高校团委组织引导大学生积极填报个人信息和实习需求,组织大学生通过双向选择或者公益配岗的方式进行网上选岗。收到简历的单位通过简历筛选、面试访谈等环节流程,最终确定并向合适的实习生发送实习通知,实现“人岗精准匹配”。对于落选的大学生,团市委将其简历推荐给其他收到简历较少或人岗不匹配的单位,力争实现“二次配岗”“三次配岗”,尽可能让更多有实习意向的大学生成功找到实习单位。

各级团组织督促和指导有关单位及时上线处理学生简历,截至8月22日,在广州市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中,共发动868个单位为大学生开发暑期实习见习优质岗位数6535个,系统共收到17513份简历,简历处理率高达94.8%,录用实习大学生802人。

基层声音

广州市黄埔区 青年地带”社工梁焕娣:

整合社会力量保护青少年

广州市黄埔区“青年地带”社工 梁焕娣

我从2012年起在黄埔区担任青少年事务社工。团市委指导全市的青少年事务社工依托“青年地带”服务站,为来穗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开展自护教育。

现在,“青年地带”推出社区联盟,调动所有的力量进行社区环境改造去帮助未成年人。我们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活动,整合公安、禁毒办和街道等政府部门和商家特别是娱乐场所等社会力量,同时利用网络和短视频APP等,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进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广州番禺区某小学一年级家长刘丽芬:

场景类教学,效果会更好

广州番禺区某小学一年级家长 刘丽芬

我们现在暑假每天都会收到学校的安全提醒短信,学校也很重视孩子的安全,也会经常让孩子带一些安全教育的资料回来,我们还有一个安全教育的学习平台,常常会更新一些防溺水、防骗等课程。

我感觉从效果的角度来说,希望可以多设置一些场景类的教育,比如遇到自然灾害、遇到骗子应该怎么做。让孩子自己来扮演被诱拐的人和骗子,可以用一些什么招数脱险,这种实地的场景课程给小孩留下的印象深,效果会更好。

广州航海学院大一学生杜晓璐:

希望能有更多锻炼机会

广州航海学院 大一学生 杜晓璐

我觉得团市委“展翅计划”平台上的岗位挺多样化的,既有机关单位的,也有企业机构的。系统使用起来投递简历也很方便,可以一键投递,不需要重复填写和申请。通过实习,让以前粗心大意的自己做事更严谨了,责任感也更强了。我希望明年还是能去到基层岗位,各方面的工作都可以接触到,也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专业对口的岗位可以到高年级再考虑。

凝心聚力

为青少年成长搭建舞台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葱岁月,亦是追梦筑梦的大好时光。如何让青少年健康成长,帮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既令家长关切,也需全社会形成合力。

努力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更好地满足青少年在人身安全、权益维护、创新创业、成长成才等方面的实际需要,是做好青年工作的初心使命。结合正在进行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广州团市委认真查找短板、检视问题,在加强未成年人保护、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上拿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比如,先后推出“广州12355卫宝课堂”和“广州未成年人保护大讲堂”两大系列活动,紧抓诉求重点开展社会教育,让家长和孩子们用知识武装自己,免于遭受侵害;积极构建“社工+志愿者+专家”的工作模式,进一步整合救助资源、打通救助渠道,确保不让一个孩子、一个家长因为“不了解、不清楚、不知道”错过被救助的机会;联合市直机关工委等9单位继续开展2019年“展翅计划”,通过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开发高质量的实习见习岗位,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搭建广阔平台,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一方面是建平台、定机制,围绕青少年和家长的真实诉求,创新工作办法;另一方面是凝共识、聚合力,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更好地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我们仍要在这两个方面持续用力,让青年在奋斗中成长,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广州日报评论员毛梓铭)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洋

通讯员吕娜、李艺珊

图由通讯员、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