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今年三伏天以“蒸”为主气温比常年偏高

18.08.2014  12:52

7月29日到8月2日这连续5天的高温天气,是今年三伏里最长的一次高温天气过程,在整个末伏期间,由于最近广州雨水比较多,广州都没有出现过高温天气,可算是非常凉快的一伏。

出伏了!到上周六,今年30天的伏天已经全部“服役”完毕,昨天正式出伏。记者了解到,今年广州伏天的气温比常年偏高了大约0.2℃,是一个“热上加热”的三伏。虽说这会儿已出伏,但专家提醒,广州可以一直热到9月,真正入秋则要更晚一些,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还要继续和高温天气打交道。

今年伏天是7月18日到8月16日,共30天,其中初伏是7月18日到7月27日,中伏7月28日到8月6日,末伏8月7日到8月16日。常年来说,广州伏天平均气温为28.5℃,而今年达到了28.7℃,平均每天比常年偏高了0.2℃。另外,今年伏天平均最高气温更是高达34℃左右,比常年的32.8℃显著偏高了1.2℃。

从数据上来看,今年三伏中,气温最高的是中伏,平均最高气温超过了“高温线”,为35.1℃。伏天的极端最高气温37.2℃出现在8月1日,也在中伏之内。

记者查看气象资料看到,今年入伏之后广州出现了两个比较集中的高温时段,分别是7月22日到24日,7月29日到8月2日,都连续出现了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8月1日市区五山观测站录得39.2℃的日最高气温,打破2004年7月1日39.1℃的广州历史最高气温纪录。

气象专家告诉记者,三伏天长短并不一致。由于每年夏至和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出现的时间不同,所以三伏起止时间不同:如果夏至以后很快就遇到庚日,入伏就早,出伏也类似。

另外,流传下来的规定是从夏至开始,第三个庚日为初伏,有1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也有10天。第四个庚日起的中伏,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则是20天,所以三伏天既有30天的“短版”,也有40天的“长版”。

从1999年至2014年的情况看,40天的“长版”三伏天出现了17次,占近70%,而30天的“短版”只有8次。而且,未来5年(2015年至2020年)的三伏,也全部都是40天“长版”,这意味着我们在接下来的5年中都要度过相对漫长的三伏天。

8月下旬还可能有一次高温过程

专家解释说,我国大多数地方认为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对广东来说,“伏天”也是最热的一段时间,但高温天气出现的时段要长一些。不过,由于经常受到台风等影响,三伏天中广东不时都会下起一场大雨,这使得伏天气温比起内陆一些城市来没那么高。

记者查询到,广州直到9月下旬最高气温还可能超过36℃,1963年9月5日曾出现37.6℃的高温,因此,虽然已经出伏了,但炎热天气并没有远离,大家还是要做好防暑工作。

广东民间素有“大暑小暑不算暑,立秋处暑正当暑”之说,从目前的预报看,8月底我们还有可能遭遇一次高温天气过程,而8月24日前后、9月1日~2日和6日~8日则有可能出现降雨。

什么是三伏天?

所谓“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一般出现在每年阳历的7月中旬到8月中旬。对我国大部分地区而言,这时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非蒸即煮”,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按照习俗,每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立秋后的第二个庚日出伏。按照干、支纪日排列,昨天是“庚申日”,正好出伏。(文/记者叶卡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