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共体育设施提升设备和服务安放市民"洪荒之力"

23.08.2016  05:04
广州公共体育设施提升设备和服务安放市民"洪荒之力" - News.Ycwb.Com
来源: img.ycwb.com

金羊网讯 记者林润栋,实习生彭文秀、谢嘉怡报道:里约奥运今日落下了帷幕,广州奥运健儿在本次奥运会上收获了四枚金牌。这骄人的成绩背后与广州对体育产业的投入息息相关。而市民最为关心的,莫过于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与开放问题。对此,有街坊认为目前广州公共体育设施数量还无法完全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而人大代表也建言,在公共体育设施的设备和服务质量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金牌体育”与“公共体育”齐飞

本次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队共收获了26枚金牌、18枚银牌和26枚铜牌。而这26金中,广州培养的运动员有4人次在跳水、乒乓球项目夺金,金牌数多于除北京外的其他国内任何城市。可见广州在竞技体育领域的成就排在全国前列。除了竞技体育外,这几年广州也一直致力于推动全民健身,加大对公共体育设施的投入。

据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党委书记潘少敏介绍,全民健身已连续四年纳入政府“十件民生实事”的规划中。在体育设施建设方面,广州人均体育用地为0.43平方米,北京为0.51平方米,上海为0.41平方米。广州市级公共体育场馆有25间,区级为20间。目前广州已完成34个乡镇农民健身体育工程,健身路径达到3433条,篮球场7759个,小型足球场977个,社区活动中心325个。除此之外,去年广州市还启动健身步道的规划建设,初步规划1百公里。而在开放时间方面,根据广州市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的相关办法,公共体育场馆每天对社会开放不少于12小时,每周免费优惠开放时间不少于14小时。

那么,在傲人的竞技体育光环之下,广州目前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是否跟得上脚步呢?

对此,金羊网金羊民生记者采访了广州市人大代表、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副总教练杨新芳。杨新芳认为,从健身路径层面来说,基本上广州每个小区或者街道的体育设施点都是网式布置的,就像家门口的体育。从场馆方面来说,广州的体育设施场馆都有免费提供给市民的时间段,包括广州体育中心的各个体育设施如羽毛球馆、网球场等,都会为市民提供免费的健身时间,并且这几年广州也在推进学校体育场所的开放。总的来说,现在公共体育设施的分布和数量是比较合理的,基本能满足市民的需求。

而广州市人大代表曾德雄则认为,目前广州公共体育设施在数量上仍有提升空间,在质量上后期维护还不到位,一些运动场所的器材、服务等都还有待改善。当然,曾德雄也肯定了广州在公共体育设施方面做出的努力。曾德雄认为,广州在公共体育设施投入了很多,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如今,广州许多社区、街心公园都建设了公共体育设施,并且越来越多的学校体也面向社会开放体育设施。除此之外,政府还通过购买服务来满足市民的需求,上线“群体通”这样的公共服务平台。“公共体育设施的管理操作较多,政府在资源有限、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能做到现在这样,还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