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六处文化遗产点印证在海上丝绸之路的独特地位和贡献
25.09.2014 12:41
本文来源: 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古称“番禺”,历代为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内临珠江,外接南海,是我国最早形成的沿海对外通商港口城市之一,从广州出发入南海,西行经印度洋、波斯湾,可与西亚、北非和南欧诸国联系;南行直通东南亚,东行可至菲律宾。
我市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王墓、光孝寺、怀圣寺与光塔、清真先贤古墓、南海神庙及明清古码头遗址等6处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点见证了广州在各个历史时期海上贸易、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南越国宫署遗址许多出土文物包含了明显的海外文化因素,其中部分可直接认定为舶来品,这些贸易物品遗存佐证了广州经海路与外国进行贸易往来或文化、技术交流的传统;附近发现的秦代造船遗址则充分表明2000多年前我国造船技术和造船生产能力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据造船专家推算,3个船台可分别建造身宽5米—8米,载重25吨—30吨的平底木船。
南越王墓出土文物中直接来自海外或具有海外文化特征的遗物,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后,可以证明广州与南海诸国存在贸易或制造工艺的交流。如船纹提桶就是一件实物证明,器身有4组纹饰,器腹中部为船纹,船纹分两组,共4艘船,船身周围还有海鱼、海龟、水鸟,反映的是海上作战凯旋的情形,这些船应该是用于远航的海船。由此可知,秦汉之际的南越国,广州的确已经拥有相当规模的造船能力和先进的技术水平,能造出像这样能经历海上大风大浪的海船,这也为岭南地区与海外的交往提供了基础。出土于南越王墓中的波斯银盒备受世人瞩目,它被认为是岭南地区发现的最早“舶来品”之一。
光孝寺是羊城年代最古、规模最大的佛教名刹。是佛教禅宗初祖达摩泛海入华的传法地,六祖慧能继而在这里开创发展了禅宗南派,真正将印度佛教与中华文化融为一体,并进一步传播至中国北方和日本等地。光孝寺存有很多历史文物古迹,如始建于东晋的大雄宝殿,南朝达摩开凿的洗钵泉,唐惠能六祖的瘗发塔,南汉鋳造的千佛铁塔,宋时修建的六祖殿等。六祖殿建筑构件及西铁塔装饰细节可以证明广州的佛教自海路传入,直接受到印度影响,不同于北部陆上丝路的佛教传播特征;建塔瘗发也是印度旧风,体现了宗教仪式和建筑式样的跨海传播。
怀圣寺是中国早期著名的清真寺之一,是伊斯兰教文化随海上商贸活动而来,随之传播于广州的实证,相传艾比.宛葛素于唐朝初期奉穆圣之命来华传教,在广州建立了我国第一座清真寺——怀圣寺,寺内有一古老的阿拉伯式的光塔,怀圣寺及光塔的位置、功能证明了唐宋时期广州“蕃坊”的存在,蕃坊作为外国人聚居区都是中西文明及文化交流产物;光塔兼做出海航行的灯塔,进一步证明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清真先贤古墓即被中外穆斯林尊为“大贤”宛葛素的墓葬,直至明清周围埋葬了众多尊崇随葬者,千百年来,国内外穆斯林来拜谒者络绎不绝,见证了伊斯兰教文化传播于广州的过程。
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南岗镇庙头村,是古代皇家祭祀海神的场所,始建于隋朝开皇年间,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我国古代海神庙中惟一遗存下来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建筑群,庙内现存自唐、宋、元、明、清各代碑刻共45块,是西汉以来海上丝绸之路发源于广州的重要见证。古庙地处珠江出海口,中外海船出入广州,按例都要到庙中拜祭海神祝融,祈求海神保佑,出入平安,一帆风顺。所以古庙又是中国古代海上交通贸易的重要遗址。2005年,在南海神庙浴日亭和“海不扬波”牌坊南面发现明清码头遗址,是广州保存最为完整的古码头,是海上贸易的重要交通点。
此外,建于明万历年间的琶洲塔,成为广州明清时期番舶靠岸时的重要航标之一,塔基转角的托塔力士为西方人形象,是海上丝绸之路海港设施留存至今的见证。
由此可见,广州海上丝绸之路遗存中保存至今的海港航运体系遗存包含了海湾、码头、航标建筑、造船场、祭祀建筑等遗存要素,真实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海港设施以及繁荣的海上交通、贸易及文化交流。保存至今的宗教建筑及遗存,外国人聚居区及墓葬区、以及出土的舶来品等交流产物,真实反映了东、西方经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的宗教、技术、物产等文明与文化的多方面交流。
本文来源: 中国广州政府
25.09.2014 12:41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共建粤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部署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日中国广州政府
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听取并评议市委书记、省直有关单位负责人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
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
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