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改革创新就是建院法宝
广州南沙,坐落于美丽的珠江出海口,是大珠江三角洲的地理几何中心,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良好,产业基础坚实,发展潜力巨大,注定是一片不平凡的土地。国务院2012年9月批复《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广州南沙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之后国家在东部经济引擎地区设立的又一个重要的国家级新区,被列为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的“一号工程”,承载着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代表广州市、广东省乃至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重大使命。
获批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承担广东省社会创新观察项目、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获评全国“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治保障制度创新优秀事例”、承办的南沙区廉政警示教育基地获评十大“广州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检察院近年取得的一系列荣誉和成绩,引人关注。这个位于祖国南大门的年轻基层检察院,有一群怎样的检察官?
南沙区检察院建院于2005年,是广州市最年轻的基层检察院。建院以来,该院始终把公平正义作为检察工作的生命线,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不断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队伍建设,各项检察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2012年以来,该院紧紧围绕服务国家级南沙新区建设,提出“以检察文化建设为引领,全面增强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努力打造南沙检察工作品牌”的工作思路和“一年打基础、两年出成绩、三年步入开发区同类检察院先进行列”的工作目标,将工作重点和着力点放在服务新区开发建设大局上,找准自身发展定位,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全面加强和改进各项检察工作,有力推动了南沙检察工作跨越发展。
抓保障促发展
服务新区开发建设
“建设广州南沙新区是国家的战略部署,服务新区开发建设是检察机关的神圣职责和使命,作为新区检察机关,我们必须不辱使命、有所作为。”南沙区检察院检察长张中剑认为。
自2012年广州南沙获批国家级新区以来,该院就将服务保障新区开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不断细化服务保障措施。该院于2012年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服务保障<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贯彻实施的意见》,从狠抓执法办案、延伸服务职能、参与社会建设、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深化联动协调等9个方面提出24项具体措施。“我们的每一项措施都紧扣南沙新区发展定位,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我院是全区第一个制定服务新区开发建设实施意见的单位。”张中剑介绍。据悉,该意见出台后,受到区委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丁红都审阅该意见后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批转全区各部门借鉴学习。
思考不停步,服务不懈怠。2013年,该院又将目标瞄准了服务新区诚信体系建设。“南沙新区要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优化投资营商环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该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黄卫延介绍说。该院出台的《服务保障南沙新区诚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要求严惩失信犯罪行为、“菜单式”服务港澳企业、建立廉政警示教育基地、设置预防职务犯罪联络站、开展行贿档案查询、举办企业服务月活动……19项具体措施,目标明确、责任到位、节点分明,让人感受到广州市南沙区检察院服务新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动作之快、力度之大、措施之实。“我们这个实施意见,凝聚了全院的集体智慧,也广泛征求了区纪检监察、发改、财政、审计等25个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反复推敲、数易其稿,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意见主要起草人、该院办公室副主任、检察委员会秘书熊柳向笔者介绍。
作为国家级新区,广州南沙未来十五年开发建设总投资将超过15000亿元,面对巨额投资,如何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确保实现廉洁南沙新区的建设目标是新区面临的重大课题。“在服务廉洁南沙新区建设上,我们坚持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两手抓、两手硬,既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也高度重视开展同步预防和专项预防工作。”该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兼反贪局局长王心权说。据悉,2012年以来,该院共查处各类职务犯罪案件55件57人,其中县处级干部8件8人。
职务犯罪预防方面,该院牵头承办的南沙区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占地面积达1500平方米,是目前广州市规划面积最大的廉政警示教育基地,于2013年9月25日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接待市内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参观学习100余批4000余人次。基地在建筑风格上充分体现了岭南文化特色和南沙水乡风格,分为前庭、警示教育展厅、视频展播厅三个部分,精心选择了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67个正反典型案例,成为南沙新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反腐败工作的重要阵地。今年4月,该基地从全市检察机关中脱颖而出,获评十大“广州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
此外,该院还大力推进廉洁企业建设,依托预防职务犯罪联络站,对新区在建重大工程开展同步预防,目前已先后在广州地铁四号线延长线工程、南沙中心医院二期工程等多个重点工程开展同步预防,涉及总投资20余亿元,并先后与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签署《共同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实施意见》近30份。“目前,针对新区开发建设实际,我们在大力推进‘廉洁企业’建设,将重点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统统纳入进来,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开发建设氛围。”该院预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检察长邓礼力表示。
抓管理促规范
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该院党组紧密结合该院建院时间短、历史积累少、规章制度不健全的情况,坚持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推进精细化管理,首要的是解决制度缺位问题。”张中剑说。
2012年年初,该院启动了第一轮制度完善计划,院党组和各部门针对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认真开展自查,及时提出相应的制度修订、制定方案,通过半年的努力,该院共针对党组会、办公会、检委会及调研、信息、宣传、财务等日常政务管理制定和修订规章制度近30项,并汇编成册、下发全院执行,着力解决了一批管理缺位和管理空白问题。
2013年,该院又成立专门的规范业务流程工作领导小组,针对修改后刑诉法、民诉法对检察机关执法办案提出的新要求,统筹推进修改后刑诉法实施后各项检察业务流程的细化分解和制定完善工作,拉开了第二轮制度完善的序幕。经过认真梳理、分解,各检察业务部门共制定业务流程146项,并全部经检委会讨论通过。“每一个检察业务部门都按照尽可能精细化、可操作性强、不留死角的要求来制定工作流程,主要业务部门基本上都有10项以上的工作流程。”该院副检察长张建中介绍。在长达362页的《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检察院业务规程》上可以看到,侦监部门从审查逮捕到侦查监督、公诉部门从审查起诉到立卷归档分别有14项流程,反贪局从线索审查到立卷归档有49项流程,反渎局从信息收集到法律文书管理有45项流程,每一项业务流程都非常清晰、具体。
为进一步加强对执法办案的监督,该院高度还重视加强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建设。一方面,大力推进检委会建设,先后制定出台检委会例会、检委会委员考察调研、履职考核、服务决策等一系列制度,有力提升了检委会的宏观指导和业务决策能力。另一方面,深入开展岗位廉政风险防范,从2012年年初起,该院部署以检察权、人财物管理相对集中的部门为重点,开展岗位廉政风险排查分析,逐一查找廉政风险点,共排查各类廉政风险点205个,制定防范措施172条,做到风险防范上网、上墙、上桌。“现在我们每个干警的办公桌上都制作了专门的岗位廉政风险防范台,办公室墙壁上也悬挂相应的牌匾,既可以做到时时自省,也便于外部监督。”该院党组成员、
纪检组长张翼洲表示。
“为加强对干警队伍的精细化管理,我们还为每位干警建立了专门的发展档案,内容涵括执法办案、学习经历、教育培训、调查研究、立功受奖、党风廉政等各个方面,实现了对干警的全方位、精细化、动态化管理。”该院政工办副主任杨奕向笔者介绍。
抓改革树品牌
南沙检察影响力不断扩大
建院时间短、历史积累少、队伍向心力不足、工作品牌不突出……面对这种现状,如何抓抢发展机遇、树立南沙检察品牌成为该院党组必须破解的发展难题。“我们找到了这个法宝,那就是改革创新。”张中剑说。
该院将改革创新的第一把火烧在了检察文化建设上。2012年,该院正式启动检察文化建设“2111”即“两廊一刊一网一基地”建设。其中,“两廊”是指打造“检察文化长廊”和“检察廉政文化长廊”,“一刊”是指创办“南沙检察”刊物,“一网”是指率先在全市基层检察机关中推出职务犯罪预防网,“一基地”是指启动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各项任务已圆满完成。笔者看到,该院建成的检察文化长廊,充分利用了办公楼两侧通道空间,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广泛收录全院干警、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及市、区书画名家的书画摄影作品,充分展示建院历程、干警文艺创作成果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给人带来耳目一新、清风拂面的文化气息。
“‘2111’工程是我院全面加强检察文化建设、推动检察整体工作水平大提升的重要行动纲领,不仅拓展了检察文化阵地,丰富了检察文化内涵,也有力夯实了检察工作发展基础,有效提升了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受到上级充分肯定。”该院党组成员、政工办主任何正华表示。据悉,该院实施“2111”工程以来,先后有包括澳门特区检察院在内的省内外兄弟单位50余批次1000余人到该院交流学习检察文化建设成果。
随后,该院又将改革创新的目标瞄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2014年1月,该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被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中国法学会评为全国“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治保障制度创新优秀事例”,这项荣誉的背后,是该院推进改革创新、树立工作品牌的不懈努力。2012年以来,该院以服务南沙新区、建设全国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验区为己任,大力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创新,创造性提出以“项目带动、课题推动、创新驱动”三位一体模式推动未检工作创新发展,先后成功申报最高人民检察院2012年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成功入选广东省社会创新观察项目“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综合创新项目”实施单位。该院未检工作创造了建院史上数个第一:第一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和项目、第一次从党委政府层面推动未检工作创新发展、第一次在全国研讨会上作专题经验介绍……
“未成年人保护,关键的是机制创新和力量整合,我们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未检工作制度和体制机制,树立了未检工作‘南沙模式’。”该院副检察长冯磊表示。
笔者了解到,在未检工作创新中,该院始终立足检察职能,秉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制度创新方面,该院先后制定出台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刑事和解、跟踪帮教、档案封存、刑事救助、合适成年人试点等一系列特色工作制度。其中,该院新刑诉法修改后率先在全省出台的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工作规程,进一步细化了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条件、范围及程序,创造性地引入刑事和解圆桌会议、人格心理评估、考察听证等多项特色制度,并依托高校师生成立专门的“附条件不起诉评估小组”,受到广东省检察院肯定并转发全省学习。机制创新方面。该院联合广州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广州心路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等设立未成年人心理测评与咨询中心,创造性引入心理测评矫治工作机制,为未成年人提供专业心理咨询、疏导、测评和矫治服务,并联合广州市尚善社会服务中心探索建立集犯罪预防、社会调查、考察帮教、技能培训于一体的专业司法社工队伍。社会联动协调方面,该院注重推动建立检察、教育、司法行政“三位一体”未成年人帮教矫正体系,联合区司法局成立全市首个“社区矫正人员心理测评与咨询中心”,深入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在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及有关社区建立社区矫正联系点,联合爱心企业设立未成年人安置帮教基地,及时为特定青少年群体提供心理干预、人格调查、再犯评估和助归社会等志愿服务活动。
抓调研打基础
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2012年7月,该院首次获批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成为当年广东省获批最高人民检察院调研课题的唯一基层检察院。这是该院力图通过抓调研、打基础,增强发展后劲的成功尝试。
为增强调查研究在推进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方面的重要作用,该院进一步健全了检委会委员专项调研制度,要求每一位检委会委员都要针对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每年至少牵头完成1项调研课题,并及时转化调研成果,确保解决实际问题。该院还注重打造高端调研平台,于2012年9月联合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成立集课题研究、专家咨询、犯罪预防、检察官培养于一体的“科研教学综合研究中心”,并外聘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的专家学者成立首届专家咨询委员会。
该院在抓调研方面的努力,为改革创新和工作发展不断注入新的血液。据了解,该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创新就广泛吸收、借鉴了该院所承担的前述最高人民检察院调研课题及共青团广州市委重点研究课题“特定青少年群体教育帮扶和预防犯罪工作模式研究”、广州市检察机关重点调研课题“附条件不起诉适用的实证研究”的实施成果。“去年以来,我院先后就服务新区诚信体系建设、反渎、未检等工作形成调研成果12篇次,并全部完成成果转化应用。”该院办公室主任郑创彬介绍。
2012年以来,该院先后成功申报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2项,形成具有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调研成果20余篇,并先后在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刑事法杂志》、《中国检察》、团中央《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等国家级刊物公开发表。在今年5月召开的第15届全国检察理论年会上,该院承担的最高人民检察院调研课题成果获评全国检察机关检察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三等奖,成为全国53篇获奖的优秀调研成果之一,该成果也同时被评为广东省50篇法学优秀研究成果之一。也正因为该院在抓调研、打基础上取得的突出成绩,该院于2013年6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为全国检察机关首批两家“检察理论实证研究联系点”之一。
“新区开发风正劲,南检扬帆正当时”。南沙区检察院将紧紧围绕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上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推动南沙检察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南沙新区开发建设“提效破局”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保障。
(编辑:邢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