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站国庆当日40万人如何疏运?

01.10.2015  23:58

广州南站国庆当日停车全国居首

     

10月1日11时许,记者在广州南站采访时发现,虽然正是全年客流最高峰日,但车站乘降组织和平日一样忙碌而有序,乘车旅客在进站口排着队安检,候车旅客在候车厅淡定地等候,下车旅客从各条出站通道安静地走出。“我每次出差和旅游都坐高铁。现在高铁火爆极了。高铁站虽然熙熙攘攘、人来人往,但给人感觉非常好,十分顺畅。”记者在出站口采访了来自广东省社科院的黄振瑞。他刚乘坐G6029次从韶关到广州南站。

据广州南站站长张哲介绍,今年国庆节迎来开站以来最大客流,全天停靠动车组高达570列,数量为全国之最。当日发送旅客20万人,远超今年春运15万人的最高日(2月24日)发送量。在发送量达到全年峰值的同时,广州南站到达量也持续上涨,接近20万人。也就是说,国庆当日有40万人进出广州南站,超过了广东地区其它海陆空交通工具。

这40万人到底是如何疏运?为什么全国停车最多的高铁站能出现流大不滞留、峰高不显峰的喜人局面?

事实上,连接广州南站的各条高铁在国庆当日都攀上了开通以来峰值。国庆节,广州南站途径去年底新开通的贵广和南广高铁,发往贵阳北、南宁动车组始发客座率高达95%,当日发送量达6万人,是开通初期日均发送量的2倍以上。而武广高铁、广深港、广珠城际铁路当日均迎来了开通以来最大客流。

尤为关键的是,因为5条高铁线在南站交会,使广州成为全国唯一四向均有延伸出省高铁干线的城市。广州南站也因此出现了全国罕见高密度发车现象——每天始发动车组直通全国18个省市区,并往返其中15个省市区。今年国庆期间广州南站停靠动车组每天高达570列,数量为全国之最。

因为高铁多了,人们出行变得频繁了。广州南站2010年开通初期日发送量仅1万多人,5年多时间增了10多倍。” 张哲分析,国庆节当日车站主要有购票、乘车、中转和出站四股客流。高铁大站所应该具备的“流大不滞留、峰高不显峰”特点,在南站的体现就是——快运、快疏、快导。

为让国庆当日40万名旅客快速吞吐,广州南站实行东西南北四向(东西进出站通道、南北停车场进出口)疏导客流。这在广东省交通行业尚属首例。车站四向同时吐纳巨大的客流,可以同时购票进站、乘车出站。这样既防止了高峰期客流对冲,也为旅客进出站提供了空间便利。

国庆期间,车站东西两头四个售票厅增加10多台自动售(取)票机,使总数超过100台,这种自助售票的推广,在为旅客提供买票便利和节约出行时间成本的同时,大大疏散了购票客流。” 广州南站副站长刘慧介绍说。

在组织好旅客进站上车的同时,疏导数量庞大的中转客流显得尤为重要。据刘慧介绍,因为五“”戏“”,广州南站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中转换乘功能。国庆节当日有7万多人在广州南中转换乘。为方便旅客从高铁与城轨间相互转乘,广州南站推行便捷换乘服务,安排100多人引导、检票和护送,使整个中转乘降过程更加流畅,为旅客节省20到30分钟的时间。

“通过常态化便捷换乘服务,不仅方便到达旅客“零距离”换乘前往珠三角各地,而且凸显出高铁枢纽站吞吐有余的疏运能力。未来随着国内最大轨道交通项目—珠三角城际轨道网建成,广州南站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高铁+城轨交通枢纽,客流还会大幅上涨,预计中转换乘将超过10万人。”张哲说。

为了让每天数十万旅客顺利出行,总建筑规模达60万平方的南站,建立了以地面标识、静态揭示、灯箱指示和语音引导为一体的立体式引导标识系统。为解决车站作业区域大、列车密集、旅客安全监控难等问题,广州南站在全国铁路率先创建了综合指挥中心,运用科技手段保安全。

同时,为确保出站客流及时疏运,铁路部门与地方交通部门建立了国庆黄金周联动机制,南站指挥中心每日通报旅客出站人数,由广州市交通部门调配运力,特别是零点地铁停运后,公交部门第一时间跟进出站客流情况,增开夜间公交,及时疏导旅客去市区。

院士专家智汇“花城院士讲坛” 共话城市基础设施韧性建设
  8月5日,第三十六期“花城院士讲坛”在广州成功举行,本期讲坛由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作为指导单位,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003013.广州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