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站规划优化方案:换乘15分钟内搞定(图)
南方日报讯(记者/刘怀宇 通讯员/穗规宣)作为华南地区的特大型交通枢纽,位于番禺的广州南站高铁、公交、城轨、地铁等交通设施换乘经常要耗费十几二十分钟,屡遭诟病。28日举行的广州市规委会上,广州南站核心区地下空间规划优化方案获得全票通过,未来将加大地下空间开发力度,将各类交通工具的换乘从现在的地面移到地下,时间全部控制在15分钟以内,比现在缩短5—15分钟。
交通设施换乘将由露天转入地下
据悉,2013年广州南站的日客流量为8万人次,2014年春运达到11万人次,预测2020年达到30万人次。负责南站核心区地下空间开发的市城投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样的交通规模以及区域性公共交通规划发生了变化,极易造成换乘困难,亟待新增交通设施有效整合。
本次规划项目位于广州南站核心区域,北接南站北路,南临南站南路,西接广州南站大楼,东至屏山河。跨越石兴大道、三坊路,石洲中路,项目用地面积为18公顷。广州南站东广场地下空间用地面积为18万平方米,地下建设2层,建筑面积不大于24万平方米。
规划修改后,地下空间层数由2层调整为局部3层。新增一层后,地下空间的总建筑面积也由原来的24万平方米增加到了约27万平方米。调整之后,该区域商业面积由之前的2.5万平方米增加到5.8万平方米。
本次规划调整思路是地下空间项目是对南站核心区交通枢纽规划的重要补充,将中轴东广场由单一的景观功能打造成集交通、商贸、景观于一体的复合型立体空间功能。通过地下空间建设,可使高铁、地铁、城际轨道互联互通,无缝连接,平均换乘时间缩短一半,效率提高一倍,改善人流日益增加的换乘模式与通行效果。
据悉,目前南站的各类交通设施大部分以地面露天换乘,地块之间不连通,过街以天桥为主;规划调整后,地下空间将实现无缝换乘,换乘时间可缩短5—15分钟,还可实现多点换乘,有效分流与疏导。增设公厕、咨询、地面社会车辆接送和出租车候车点。与各地块全面衔接,过街功能以地下空间为主。
增加6000平方米下沉广场商业面积增至5.8万平方米
商贸方面,现状交通配套商业独立分散,各地块地下商业不连通。规划修改后,地下空间商业面积可增加到5.8万平方米,其中配置名优产品展示中心2万平方米。为周边地块提供连通服务,片状开发,促进地区商贸发展及提升周边地块价值。
景观上,现状地面是单一的景观功能,规划调整后,地面集交通社会服务、集散休闲、景观等多种功能。中轴景观视野开阔。增设风雨廊,以人为本。对地面交通无影响。本规划还对地面景观提出了两个方案,计划打造多层次的绿化景观,形成更开阔的中轴线景观视野,提高城市品位。其中方案一提出,保留三坊路的二层平台,局部进行改造,地面人流通过地下空间通道解决过街功能。方案二同样提出要保留三坊路的二层平台,局部进行改造,只是连通石兴大道的人流通过复建过街天桥来解决,还要建设风雨廊方便行人从地下空间进出两个长途汽车站。
总体来说,将增加约6000平方米下沉广场,营造地下空间低碳环保、舒适安全地下空间环境。地面功能复合化,提高交通服务、社会服务水平,维持并优化地面景观效果,地面交通没受影响。
■现场讨论
陈建华:应尽量方便接送旅客社会车辆停靠
陈建华表示,广州南站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火车站,现在流花车站设计能力是4万人次/日,实际高峰期达到15万人次/日。广州南站设计客流量是30万人次/日,实际可达40万人次/日,“这么大规模的交通枢纽,我们还是缺乏经验的,超出可以借鉴的车站规模。”
对于长途客运站的规划,陈建华透露,原来长途客运站就规划在站内的二层,不仅是零换乘,而且是垂直式零换乘,通过电梯换乘。但后来铁路部门不同意,只能放在广场的两边,所以不得不考虑东广场的优化问题。
陈建华强调:“优化的第一个原则首先是功能的满足,换乘是第一,尽可能在一个平面实现零换乘。”此外,他还强调,所有交通包括城际、地铁、高铁和未来轻轨和长途出租、城市巴士都尽可能往车站靠,实现无缝对接。陈建华说:“地面交通实际上对社会车辆完全可以网开一面,尽可能设置通道,停车场尽可能靠近车站。长途客运站当然是放在西边比较合理,公交车总站就应该放在东边,社会车辆接送旅客的应该在地面或者现在的地下负一层。”
专家:南站不要一味迷恋大广场
在28日的规委会上,不少专家都提出,像南站这样的大型交通枢纽,不要一味迷恋大广场,还是要以解决交通组织为主。规委会委员史小予说:“这一方案对东广场交通换乘组织得还是比较好的,但社会车辆和出租车场地离南站还是比较远。从目前广州东站的使用情况看,是否有必要搞个这么大的站前广场,必要性值得考虑。是否可以减小大广场的面积,作为出租车和社会车辆的候车点?”
规委会委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孙一民也认为,高铁车站与传统火车站已经有很大不同,对站前广场的空间形态应该反思。孙一民说:“传统车站基本是静态的,代表着城市形象,24小时使用;而高铁是动态的,只是白天的,晚上很少有发车,标志性应该完全让位于效率和机动性。”
孙一民表示,目前站场设计还是完全拷贝传统火车站的做法,大广场和轴线,“广州东站所有集散广场都很小,二层天面作为集散广场现在都用不着。东站建成几十年,现在地下商业才改善。南站究竟应该怎么做?大广场没有必要,应该更加集聚更加压缩。”
对于商业问题,一些专家也认为,南站地下也不需要增加那么商业面积,其商业前景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