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历史建筑险被拆 文保监督员制止了

27.03.2015  14:11

  ■番禺区的文物保护监督员和信息员每天都要巡查文物。

  越秀区历史建筑玛瑙巷55号有人搭棚准备拆屋,文物保护监督员(以下简称“监督员”)徐洁霞发现后立即阻止,并上报管理部门。

  徐洁霞是全市800多名监督员中的一员。广州市监督员队伍在2014年9月15日正式成立,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称,目前全市共招聘监督员、文物信息员800多人,其中专职约占1/4。自成立至今,巡查发现200处文物有安全隐患,如年久失修、违反文物法规定装修房子、文物牌匾不翼而飞……一些文物监督员如徐洁霞也同时巡查历史建筑并及时发现问题。

  2014-2018年广州每年财政拨款6000万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其中,900万元补贴监督员。监督员队伍由市文广新局委托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管理。

  市文广新局文物处刘晓明处长介绍,监督员由各区自行招聘,根据文物数量多少、分布区域大小而确定人数、资金,“比如番禺区、花都区文物多、分布广,人数、资金就多一些。

  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介绍,除了白云区仍在筹备组建外,其余各区招聘监督员的方式主要包括专职招聘,如番禺、荔湾、海珠、萝岗;以及由网格员、护林员、村长等兼职,如越秀、花都等区。

  模式一

  向社会招聘专职监督员 每日专职巡查

  随身带着相机串街走巷到处拍照,在巡查石楼镇赤岗村时,发现九世陈公祠没报批就开工修缮,就立即上报执法部门。“80后”番禺区监督员黎庆青的日常工作是巡查镇内文物,区登记文物每月至少一次,区级以上文物每月至少两次;做好记录、拍照、汇总信息。她还与石楼镇内各村的文物信息员建立联系,文物信息员每天巡查后向她汇报。另外,黎庆青还要帮助和指导业主申请文物修缮经费,做好宣传。

  黎庆青目前负责石楼镇11条村117处文物的保护监督工作。去年7月经过培训《文物法》、文物常识、番禺区文物分布及被破坏案例后,她正式上岗,成为番禺区首批监督员。“这个工作很有意义。文物代表了我们的历史,这个工作可以保护好它们。

  “90后”艾思梅也在去年加入番禺区监督员队伍,她在巡查中发现了松露小学的课室墙体剥落、窗户破旧,就立即提醒业主并帮助业主申请政府资助修缮。

  通过社会公开招聘,是广州组建监督员队伍的一种模式。

  番禺区作为广州市文物数量最多的一个区,2014年7月率先成立监督员队伍。番禺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曾昭明表示,番禺区招聘16名文保监督员,一个镇街一个;此外,还招聘120名文物信息员。

  曾昭明介绍,去年广州市向番禺区拨款100万作为监督员经费,监督员每月工资3000多元,含五险一金;另外,番禺区也从区配置的500万文物保护经费中划拨35万元用于补贴120名文物信息员,每条文物村设立1名文物信息员直接与监督员沟通,每个文物点一年的监督费为500元。

  和番禺区相似,荔湾区、萝岗区也是面向社会招聘专职监督员、每日有巡查。荔湾区有文保监督员24人,管理255处文物。萝岗区10人负责监督保护212个文物点,有祠堂业主打算拆了重建,被监督员及时发现制止。

  市一级的文物协管专业队也采取公开招聘,在去年9月成立。10名监督员除了检查监督各区监督员以外;还分为两组,每天巡查市级以上重点文物点3~5个;此外,文物一旦发生重大案件,文物协管专业队立即保护现场。”

  海珠区:9名监督员保护221个文物,每月巡查1~2次

  文化执法总队:显然 不够,要改进

  同是社会招聘,但和番禺、荔湾等区每日巡查不同,据海珠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介绍,目前9人专职负责保护监督全区221个文物点,其中8人分四个片区,平均每人负责20-25个,每月巡查1-2次;1人做内勤,负责收集统计信息数据、上报。

  每月巡查文物1~2次,能有效保护监督文物吗?新快报记者走访海珠区部分社区发现,在基层居委会并没有专职人员负责文物保护巡查工作。龙凤街某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甚至并不知道社区内的文物数量。

  海珠区西北部某行政街文化站工作人员说:“我们街道文化站只有两名工作人员,文物巡查主要依靠监督员、热心居民和街道辖下的19个居委会。但居委会工作人员巡查文物不是专职,不需要填写文物巡查登记表,也没有要求巡查的次数。监督员设立以来我只见过一次,那次是他们发现某个社区内的文物存在消防问题通知我们。

  而南华西街内两个社区居委会主任均表示:“没有听说监督员”,“文物巡查无硬性规定”,“无专人负责文物巡查”。

  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表示,要求每个文物点监督员每周至少巡查1次。“一个月一次显然不够,已要求海珠区改进。

  模式二

  网格员、村长兼任监督员 有街道称网格员太忙应招聘专职

  除了专职招聘以外,有的区由网格员、村长等兼任监督员。

  去年一场狂风暴雨,把国家重点文保单位怀圣寺围墙上的“怀圣遗基”4个大字打落,光塔街怡乐里居委会主任兼任监督员徐洁霞发现后立即通知上报市文物部门维修。

  “设立监督员后,我的工作更加细化。之前要监督文物是否有破损,现在要填写破损尺寸和程度;之前上报的部门是街道党办,现在还要同时上报文化站和城管执法。

  据光塔街文化站刘站长介绍,光塔街辖下16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设2人为监督员。

  不过,新快报记者走访东山街内三个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均表示:“没有听说过监督员。

  越秀区另一街道文化站站长表示:“我们街道也没有专门设立监督员队伍,没有文物巡查登记表格。社区的文物监督巡查,主要靠网格员,还有热心居民、志愿者帮忙。不过网格员每日要负责几百户居民方方面面的事情,未必有时间定期巡查文物,所以执行效果要打问号。

  她希望尽快招聘专职监督员:“文物保护监督巡查应常态化。像我们街道文物多,而且有不少位于商业旺地,每天巡查一次是不够的。

  据越秀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介绍,越秀区准备在4月初全面布署落实网格员任监督员的工作。

  专职、兼职监督员,

  哪个更有效?

  志愿者建议:

  监督员不要由街道人员担任

  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称,目前监督员队伍的建设仍在完善中。下一步将加强监管,引入评比制度,表扬做得好的监督员,表现差的要退出队伍;还将组织培训,学习法规。

  新快报记者检索2006~2014年关于文物各类安全隐患的公开报道,以越秀区为例,公开报道文物遭人为破坏、年久失修变“危房”、倒塌、失火等问题15宗,主要原因在于无专人监管。

  发现渠道及数量分别是:市民、街坊5宗;记者5宗;专家2宗;业主后人1宗;不详(报道无提及)2宗。

  监督员该由社会公开招聘,还是由基层人员兼任?哪种方式更有效保护和监督文物?

  文保志愿者杨华辉一直热心巡查文物和历史建筑,并多次发现破坏情况,他提出:“应建立多层次、问责的文物保护监督机制。”他说,“监督员最好由第三方监督,不要由街道或居委会人员担任,避免出现隐瞒问题的尬尴;如果文物受损,要问责监督员;除了监督员,建议市政府保留部分资金招聘市民作为稽查员,稽查员不定期突击检查,与监督员定期巡查互补。

  负责广州历史建筑名录推荐工作的华南理工大学刘博士认为:“很多历史街区里既有文物又有历史建筑,两者都面临修缮改建的类似问题,完全可以建立统一的监管巡查队伍,同时监督文物和历史建筑。这支监管队伍应该得到文物和历史建筑两条线的经费保障和技术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向文物和规划部门报告。(莫冠婷 何 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