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又推动新的深隧工程建设规划 一主六副启动环评

09.07.2014  17:49

东濠涌试验段迟迟不动工,广州又着手推动新的深隧工程建设规划 深隧一主六副启动环评编制

羊城晚报讯记者林园报道:一条临江主隧道、六条分支隧道及一座初雨处理厂,这个城中备受瞩目的深隧排水系统建设一旦启动,会对环境产生多大影响?今日凌晨开始,“广州市中心城区深层排水隧道系统规划环境评价项目”正式在广州市政府采购网招标。一般而言,城中重大项目的启动,重要工作之一便是编制环评报告书。而公众也多是从环评报告中,获悉重大工程建设影响的概况。

深隧对地下水影响几何?

昨日,广州市政府采购网发出公告,广州市水务局委托招标公司,欲对城中的深隧建设环评项目招标。采购预算为260万元。项目采购文件公示时间为7月9日至7月15日五个工作日。

文件中提到,《广州市中心城区深层排水隧道系统规划》编制范围为广州市中心城区部分范围,规划服务面积为318.5k㎡。建设深隧的目标有解决广州市城区“内涝”问题,提高相应流域城市排水标准,由现有的0.5-1年一遇提高到5-10年一遇;基本消除“初雨污染”和“合流制溢流污染(CSO)”,根本改善河涌水质等。目前,广州市水务局正在开展《广州市中心城区深层排水隧道系统规划》的编制工作。

根据相关法规,在编制工程系统规划的过程中,也应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于是,水务局特组织开展环评报告书的编制。这份环评报告书的内容包括项目调研与现状调查,比如收集规划涉及区域,特别是重点区域的大气、噪声、水、生态等方面的质量现状资料。此外还有环境现状监测与调查,其中包括水生态、地下水现状和地表水环境现状等。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中还有公众参与的部分。其中需要概述该项目公众参与情况,以及与环境评价有关的专家咨询和收集的公众意见与建议。

深隧建设计划一再变更

从招标文件中透露的信息可看出,目前深隧的规划为一条临江主隧道、六条分支隧道及一座初雨处理厂。深隧设想公布至今,一直备受关注,民间也存在争议之声。而官方公布的规划,无论是建设的规模、选址和时间,均作了许多调整。

去年5月,广州市水务局召开建设深层隧道排水系统新闻通气会。会上拟建的深层隧道排水系统包括一条临江主隧道(长30公里)及7条分支隧道。而在今年6月的生态水城建设动员大会上,有关部门公布的深隧规划调整为:东濠涌、猎德涌、西濠涌、荔湾涌分支隧道被保留,而沙河涌和车陂涌深层隧道被替换成了驷马涌和沙基涌。

此外,相关负责人在多个场合中均表示,身为试验段的东濠涌深隧将在2013年年底动工。它的建设,也将为此后的深隧建设提供经验。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东濠涌深隧工程开工时间一再推迟,至今尚未开工。在试验段未开工的情况下,广州市又规划了新的深层隧道工程。据了解,2017年至2020年,广州市将新建驷马涌、西濠涌、猎德涌、荔湾涌、沙基涌等深隧排水系统。

新闻回顾

东濠涌深隧环评惹热议

虽然整体规划的环境评价书尚在招标阶段,但其中的试验段东濠涌深隧环评报告,早已编制完成,并在环保部门通过。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份环评报告,使得东濠涌深隧一度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报告预测洞室地面塌陷稳定性为较不稳定(易塌陷),洞室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危险性属“中等”。不过,环评单位也认为,在采取相关措施后,工程对地下水的影响便可以变得非常小。

这个地陷危险“中等”的评价,让许多人产生担忧:虽然做好了有效措施,可以避免危险。但一旦稍有差池,产生的危害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