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发布家庭暴力典型案例 电视未关老公挨老婆一巴掌

22.08.2016  04:04

当心!他是施暴者,又是受害者

今年3月1日,我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这也意味着,家暴将不再是家务事,实施家暴将是违法行为。《反家庭暴力法》拟定了反家暴的基本框架和总体依据,然而针对具体个案,妇联如何协助维权、公安如何介入处置、民政如何后续保障,仍然有很多细则需要专业研究。对此,广州市妇联通过与专业社工合作,委托优公益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对全市家庭暴力的真实案例、工作指引、人员培训等进行攻关,开设了全国首个“反家庭暴力与家事调解高级研修班”。参加研修班的学员是从全市11个区中筛选的从事妇联维权工作的32名骨干成员,今后,他们也将组成广州市妇联家庭暴力与家事调解专业行动组,为人们提供专业有效的反家暴服务。

全国妇联调查显示,24.7%的中国女性遭受过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每年约有10万个家庭因为家暴而解体,还有不少重大的刑事案件是因为长期的家庭暴力积累而成。近五年来,广州市公安机关平均每年处理家暴案件1800多宗。

此次研修班上,广州市妇联公布了全市范围内的20个家庭暴力典型案例,并对这些真实的案例加以律师和社工的点评建议。记者留意到,这些案例中,有不少还是男性遭受家暴的情况。对此,香港理工大学曾伟洪博士表示,多数男性受害者遭遇的暴力是言语暴力,一般是女性用言语暴力等方式伤及男性的自尊心,从而造成伤害。然而,因为社会角色定型等原因,男性求助的可能性比较少,但他们会更有羞耻感,甚至会导致自杀。而他也同时指出,一般的反家暴工作会集中在保护受害者,但专业的反家暴不仅应该保护受害者,同时也要辅导施暴者。

记者 丰西西 实习生 连花 通讯员 穗妇宣

【个案1】

电视未关,她揪出老公就是一巴掌

熊某2002年与妻子何某结婚。婚后刚过一个月,何某有次起床后发现电视没关,就把熊某从被窝里揪出来,照脸上就是一巴掌,从此,就开始了不间断的家暴事件。

熊某考虑到妻子的个性比较强,便选择忍让。婚后第二年,何某生下一个儿子,但依旧未能缓和她对丈夫的暴力行为,何某仍我行我素,不时对熊某进行殴打。儿子的规劝也对何某的态度毫无改善,渐渐地,儿子也对此越来越冷漠,甚至有点看不起熊某。过去13年,熊先生没有把挨老婆打的事告诉任何人,因为他怕别人说三道四。然而,熊某的内心深处却是极度苦闷,很想找一个地方倾述,但却无处可寻。

点评:男性不善表达,家暴变本加利

对此,优公益的社工表示,夫妻间的暴力,都伴随着对婚姻长期的不满意,例如夫妻间的不良沟通、一方对另一方的放纵隐忍、子女管教的分歧、婚外情、配偶沉迷赌博或酗酒等问题。当妇女缺乏适当渠道表达自己情绪,将负面情绪积压在心时,便有可能用极端的方式去表达个人的需要和感受,进而演变为实施家庭暴力的人。男性不善表达,加之缺乏更多的宣泄渠道,种种因素也会让女性对男性的家庭暴力变本加厉。

该社工还梳理出了女性施暴者的极大特征,首先是对别人的评论很敏感,容易引起情绪波动;其次要别人为自己的感受负责;第三是不切实际的期望、固有传统的性别角色,将自己活得幸福的责任转嫁到伴侣身上。然而,一旦丈夫在物质或者情感方面暴露了其弱点或者不足时,她们会耻笑他的表现,怪责对方并非完美或辜负了她的期望;另外还有以威胁做手段。扬言会伤害家里孩子,甚至是伤害自己;第五是缺乏社交网络,她们依赖伴侣以建立自我形象和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