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国家档案馆新馆二期开放

10.06.2018  14:21

广州国家档案馆新馆二期开放

投资逾3.56亿全馆馆藏130余万卷(册)总容纳量630万卷

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新馆二期2018年6月9日开放馆藏。

历经5年建成的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新馆二期9日正式对公众开放,总投资3.56亿元的新馆二期,装载着满满的广州历史记忆。9日又逢“‘6·9’国际档案日”,围绕“档案见证改革开放”主题,广州市国家档案馆首次启用新馆二期举办《档案广州》历史记忆展(常设展览)、唐大禧雕塑艺术档案展(临时展览)等多项展览同时开幕。

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胡旺林,广州市副市长黎明等领导出席开放仪式,并为捐赠巨幅新作《南粤雄风》的陈永锵颁发了收藏证。

走近新馆二期建筑,可见其大楼南立面上镶嵌一幅大型花岗岩浮雕《凤凰之光》,是著名雕塑家唐大禧上世纪90年代所作,以传统文化艺术纹样构成凤凰,象征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凤凰之光》曾经立于中国第一个大型现代游乐场所东方乐园,后因改建白云国际会议中心被拆毁,本次由雕塑家重新制作。

进入大堂,右侧是《南粤雄风》巨幅国画,正是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陈永锵专门创作捐赠给广州市国家档案馆的巨幅国画。画作高9米,宽5.4米,近50平方米,历时40多天完成,这也是以画木棉为擅长的陈永锵最大的单幅作品。

位于广州大学城档案馆路33号的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新馆,是国家一级档案馆,占地面积54007平方米。新馆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其中一期为29600平方米(2012年12月已开放),二期为48200平方米,三期为22200平方米(作为预留发展空间)。

记者了解到,新馆一期集办公、会议和展览等综合服务功能于一体;新馆二期突出智能馆库、技术用房和公共服务等功能设置,配备了智能档案管理系统,设置了档案修裱中心和数字化工作室,打造了集历史档案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大型广州历史记忆展厅、专题档案展厅和专业化声像档案利用、制作室。

截至目前,馆藏档案量达130余万卷(册)。新馆二期重点进行智能馆库建设,3-6层共46个档案库房,能容纳400多万卷档案(一期二期共能容纳630万卷档案)。

图文声像环环相扣吸引公众读懂历史

记者走进神奇的新馆二期《档案广州》历史记忆展见到,展区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展厅分为历史名城馆、生活历史馆、地图印记馆和时光隧道四部分,共展示珍贵档案500余件,讲述广州从先秦以来2200多年的历史故事和人文往事。

1937年,中山大学地理系教授吴尚时在广州七星岗发现古海岸遗址,展示了几千年来广州城及其周边区域的海陆变迁;1954年,在海珠区马顶岗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之后,特别是南沙鹿颈村发掘的3000多年前成年男性骨骸,这是广州地区首次出土的先秦时期的完整人类骨架;1983年,南越王墓出土的“番禺”铜鼎鼎盖上刻有的“蕃禺”铭文,成为广州城建史的重要物证……触摸可得的史料电影和新潮动画,随意选取出一件件详实的记忆档案,以体验式空间营造的模式,图文声像环环相扣吸引公众,让观众能在浸入中感受档案的历史文化魅力。

四大专题展区读懂广州2200多年城市史

历史名城馆设置名城变迁、千年海丝、近代风云、近代教育四大专题展区,分别展示广州2200多年的城市发展史、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发祥地和中心地位、在中国近代大变革中的历史贡献及其近代文教成就。生活历史馆则将清末至改革开放以来的档案资料融入生活场景,述说清末至今广州人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新中国生活部分,观众可以通过展览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社会以及人们衣食住行的巨大变化。

具体采用了档案库房、档案柜、档案盒、珠江、古代商船、西关大屋和骑楼等元素,打造出一个具有档案特色、广州特色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特色的档案展示体验馆。

在展品的选择上,还展出了大量的建筑图纸、照片档案、音像档案和实物档案。通过孙中山演讲录音、民国老电影、广交会纪录片、广州历年迎春花市录像等声像档案的展示凸显了馆藏声像档案特色。

唤醒声像档案记忆:国内特置声像档案制作室

记者了解到,作为目前领先国内的一项独特声像档案内容,新馆二期特别设置了声像档案制作室。声像档案制作室作为声像档案照片拍摄、音频录制、视频拍摄制作的场所,在功能上和电视演播厅类似,设有《家族往事》《图说广州》《口述历史-档案纪实》三个访谈区,公众可在声像档案制作室领略各种声像档案制作的全过程,也可以现场体验访谈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