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国际龙舟队200多人六成是老外 教练中外搭配
端午节扒龙舟,珠三角的大小河涌都热闹非凡。当各地村民兴奋点燃鞭炮敲响锣鼓准备好好赛一场时,有一支来自广州的龙舟队却在南宁国际龙舟邀请赛上奋力向前。
这支龙舟队,蓝色队服上印着中英文两种logo,既有“SouthChina Inter-nat ionalDragonboatTeam”,也有“广州国际龙”的字样。仔细一看,队员也是“混搭”的,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男男女女,组成一支“华南龙”。
成立于1999年的广州国际龙舟队,历经中断、重组后,如今成了不少赛事上的常客。国内的南宁、顺德、香港龙舟赛及国外菲律宾等地的龙舟比赛,都有他们的身影。即将到来的广州国际龙舟赛上,他们也将再次出征。
成员:队员来自十多个国家六成是老外
广州国际龙舟队早年被称为广州“领事馆联盟队”。龙舟队最早的成员,是在广州工作的外籍人士及驻穗领事馆工作人员。龙舟队成立的目的好简单,就是一个字“玩”。
外籍队员由于任职期满,部分成员陆续离开广州回国,龙舟队不断换血。现任领队是中国人V ega,她于2006年时接任领队。
早在2003年时,V ega就跟着朋友加入龙舟队,那时队员基本以外籍人士为主,鲜有中国面孔。2005年时,龙舟队原领队因工作关系调派回国,龙舟队无人接管,运动狂热分子V ega决定接下领队的职务。
为 了吸引更多人加入,上任领队后,V ega先是找来一起玩户外的小伙伴们加入,重新组建的队员构成也发生了改变,从老外主打的龙舟队变成中外面孔各占半边 天。随后,Vega从和她一起玩橄榄球的人中邀请了几位外籍成员加入,其中一位便是她的先生,来自苏格兰的Stu。直到此时,队伍的组成才再次与“国际” 沾边。
目前龙舟队队员来自各行各业,年纪最小的25岁,年纪最大的60多岁。六成队员为外籍成员,分别来自于英国、俄罗斯、匈牙利、法国、约旦、澳大利亚、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国。
训练:随时开启双语教学模式
可 别小看了身形娇小的女领队V ega。喜欢跋山涉水的户外运动,也热爱橄榄球,可谓运动全能的V ega和丈夫Stu因橄榄球在广州结缘。苏格兰人Stu 曾是橄榄球教练,目前在广州当英文老师。S tu正是在V ega的引领下,开始了与龙舟的亲密接触,之后便一发不可收。
Stu来中国前从未听过龙舟,对他来说,这不仅是项传统运动,当中所蕴藏的传统文化更是独有的。Stu以前划过独木舟,但“和独木舟不一样,龙舟是团队训练,更多讲究团队精神,注重团队整体性,稍微有偏差,便会影响整体”。
为 了更好地驾驭这条“水上龙”,Stu在训练之余,还通过不同形式恶补跟dragon boat有关的文化知识。为此他曾和队员专门前往番禺东乡拜访村民, 学习怎么扒龙舟。外出旅游也不闲着。一次Stu和V ega在德国汉堡旅行,二人还在网上找到当地的一支龙舟队,并登门拜访,“德国人的严谨,在训练中就 体现出来了,有很多值得我们龙舟队学习的地方。”
作为持证橄榄球教练,体力本来就不错的Stu如今成了龙舟队的教练之一。由于Stu的中文水平有限,日常训练,常常是他和V ega或其他中国队友拍档,一人说英语,一人说中文,在龙舟上上演双语教学。
目前龙舟队有三条船,据V ega介绍,一条船是别人送的,其他两条为租用。除去新人训练船,剩下的两条龙舟分别作为参赛选手训练船及日常团队训练船。
每当有新队员下船训练,Stu和阿帆这一洋一中两位教练都会带新队员先热身,分配好船桨,Stu和V ega还不忘再三叮嘱,“周边其他船只经过时,船会晃动,千万不要紧张,不要乱晃,这样才能保证船身稳定,避免翻船。”
对 于新队员的训练,教练们不敢怠慢,因为稍有闪失,便有可能出现意外。训练中,也可能会有些新人因为没有经验,朝反方向划。一番折腾后,载满新人的船暂时恢 复平稳,船上又会再次开启双语教学模式,老船员们争取在开训前将扒龙舟的要领逐一告诉给新船员,“记住了,当你把船桨插入水中时,角度要抓对,是直插入水 中,而不是从水面轻轻扫过,握着船桨的手臂,要保持直线,如果姿势不正常,很容易受伤,也会影响到整船的节奏……”
每一个进龙舟队的新人都要经历过这样一场训练,三小时不靠岸的练习,“真是把人累惨了”。正因为如此,龙舟队如今能坚持频繁参与训练的队员有四五十人。
“刚 开始时只是把龙舟当做业余消遣,有些人训练时比较随意,训练完后啤酒伺候。”印度籍队员M ike坦言,不少对龙舟队感兴趣的成员,起初都是抱着这样的心 态,后来不少人发现,龙舟训练并不只是划划船桨而已,既要耗费大量体力,又要讲究团队合作,能坚持下来的才是真爱。
忧虑:理想训练场地难觅
近 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外籍队员的加入,龙舟队总人数扩大到200人,坚持日常训练的人有四五十人,龙舟队也争取到不少外出比赛机会。虽然拿名次的比赛都不 是什么大型比赛,小小成绩也鼓舞着队里的老外和中国人。他们开始把扒龙舟当成一件正儿八经的事情来做,而不是意思意思,“如果每次都是玩玩而已,久了就会 没感觉。”V ega说。
2011年起,龙舟队训练由原来的赛前两个月开训,变成每周末都有例牌活动。每周日下午两点,队员们会准时开练,全程3小时不间断,V ega表示“除了雷雨天气训练会暂停,基本都会维持这个频率”。
和传统的乡际龙舟队不同,因队伍里有外籍人员,便可以用国际队的身份参加国际赛事。在V ega看来,通过国际身份参赛的好处之一便是可结识到了更多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龙舟队。她说龙舟队曾在比赛中遇到过一支来自英国的俱乐部队,该队还有成员曾出征过奥运。
其实,广州国际龙舟队不光老外多,女队员也多。队里的女队员数量名副其实“顶起半边天”。此前龙舟队托村民制作了新龙头,迎接仪式上,女队员们也参与了点睛全过程。
在 印度籍队员M ike眼里,女队员训练比不少男队员还卖力。据称在队里保持训练强度的女性有20多人,她们中有人跑过马拉松,有人酷爱户外运动,打橄榄 球、玩皮划艇和独木舟也样样在行。M ike也知道,“女性成员已足够撑起一支女子队,龙舟队正计划组建自己的女子龙舟队,但需要更多人当比赛替补”。
和缺人相比,广州国际龙舟队更缺训练场地。
龙 舟队的日常训练场所目前在海珠区新洲,从天河市区出发至少需花费40分钟时间。V ega表示,原本在市区开训的他们,因为河道管制等问题,搬到了新洲附 近的游艇码头。为寻找理想的训练场所,V ega和队员们曾试探过不少河道,“有一次,我和一个外籍队员到大学城附近的河道上划船,无奈水质实在太差,水 上漂浮着生活垃圾,把队员给吓跑了,再也不敢来了。”
目前龙舟队选定的训练河道,只适合白天训练,“夜间灯照不足,河道上有船只来往,并不适合练习。”除了日常上班忙碌,训练场地不佳也是龙舟队只每周一练的原因之一。
在刚刚结束的南宁国际龙舟邀请赛上,广州国际龙舟队由于出赛队员人数不足等,最终未能拿到理想名次。来自匈牙利的队员B alazs表示,“获得冠军的南宁民族大学女子队每周练三次,我们只练一次。比赛好玩儿,但需要更多训练。我们都有兴趣继续参与训练。”
英国人D avid:爱皮划艇又爱扒龙舟的队长
来自英国的D avid,5年前加入龙舟队,目前任队长,对内负责人员管理,安排竞技活动,对外则负责企业进行团队培训等。
喜爱水上运动的他是一家咨询公司负责人,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往来港澳,D aivd第一次接触龙舟便是在香港。
“我 喜欢任何水上活动,经常玩皮划艇,但龙舟和皮划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运动。”对于玩惯皮划艇的人来说,龙舟是个大家伙!“划龙舟时身体的姿势,划桨的方式 和力度的掌控,和皮划艇完全不同。需要通过训练才能够完全适应。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团队性的活动,而不是一人可以完成的”。
从香港到广州工作后,D avid很快便加入广州国际龙舟队。那时,队里的外国人寥寥无几。凭借自己早前在香港的资源,D avid入队后,为船队带来赴香港比赛的机会,广州国际龙舟队也保持参加香港的龙舟赛的习惯至今。
当 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国籍的人聚集在一条龙舟上,一起参与比赛时,在David看来,这是另一种社交。这当中,有人或许希望借此交些外国朋友,也有人因此成 为工作上的伙伴。长时间在一起训练的队员间早已培养出了一种默契。来自花都的队员兼教练阿帆说,在龙舟队里学到最多的是包容。
David 表示,当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加入这项运动,除了给运动本身带来世界级的影响力,对于环境保护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水质的好坏,坐在船上的我们,感受最深, 当队员们发现受污染的水域越来越多,可以提供练习的场地逐渐减少时,便会有意识地去保护环境,并且影响着身边的每个人。”
印度籍队员M ike:超强H R带动100多人入队
如何加入龙舟队?“只要你足够热爱运动,并且能坚持训练,随时都可以来。”印度籍队员M ike,三个月前通过D avid的推荐加入龙舟队。
“来到中国后,第一次接触龙舟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一条船上同时坐那么多人,保持平稳而快速地前进,并且要争夺名次,感觉非常有意思。”M ike说,过去每年端午看到龙舟时都非常想加入龙舟队,但一直未能寻找到合适的机会。
直到今年年初,M ike通过一个活动和D avid相识,并且了解到了广州国际龙舟队的信息,很快便决定加入。
“有些人一开始来时以为只是玩玩而已,就好像我一样。当我真正体验接触后才发现,这是一个要严肃对待的训练。”三个多月前才正式加入龙舟队,这位一开始抱着玩乐心态而来的成员,如今成为了船队的H R,并且在短时间内邀请了不少身边的小伙伴加入。
M ike 自豪地表示,“这三个月里,我带来的人有100多位。”其中有些人在一次训练后便累得吓跑了,有些人因为太忙无法保证出勤率而放弃,能够坚持下来的约有 25人。M ike和他的朋友们的出现,也让龙舟队的成员格局发生变化,原本队里中国人占60%,如今反过来,老外成了占60%的多数。
出品:南方都市报朋友圈新闻工作室
主持:胡群芳
策划:陈实
采写:南都记者 郑雨楠
摄影:南都记者 钟锐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