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在传承中创新,千年广府文脉续新篇

01.12.2017  09:56
原标题:在传承中创新,千年广府文脉续新篇

  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

  粤韵操。

  近代以来,广东作为西学东渐的窗口,数度引风气之先,海纳百川,开放兼容,是它的精神特质;折衷中西,融汇古今,是它的文化格局,低调、务实、包容是它的独特性格。近代以来,以广州为大本营的岭南文化,更是诞生了粤剧、岭南画派和广东音乐等扬名海内外的“三瑰宝”。

  在这座城市,传统从未远离人们的生活,而是不断淬炼出新的气息。在这座城市,迎春花市、广府庙会是人们延续了几百年的生活习俗,它的面孔却越玩越“”,如今已成为“城市嘉年华”;粤剧博物馆的落成、广东音乐与岭南画派等盛会的举办,亮出了广州文脉的厚重“家底”;戏曲、体操跨界混搭的“粤韵操”,让人们看到传统萌生的新芽……

  多元文化的交融之下,无论是新广州人还是“老广”,都显得越来越有文化自信,频频为广府文化“打call”。连日来,南方+客户端与广州地铁联手向社会征集“爱广州的1000个理由”,成千上万表白广州的寄语雪片般飞来,道出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爱。

  漫步在这座城市,打动人的不仅有鳞次栉比的CBD高楼广厦,更有戏院、私伙局传来的声声粤韵;从大街小巷无处不在的凉茶铺,再到百年不衰的迎春花市,处处可以感受到广州两千多年城市文脉的传承与创新,它们一同诉说着这座城市传统融于当下、新旧交融的魅力。

   南国红豆

  五洲四海发新枝

  城市文脉的延续,有赖于每一位生于斯、长于斯的个体的守护与创造。在广州这座城市,传统与创新从来不是矛盾的,传统一直以鲜活的生命力延续在市民生活之中。无论是“老广”抑或新广州人,都在一点一滴的生活之中,体会这座城市的厚重与年轻。

  粤剧,是广州最具标识性的文化符号,与广州这座城市的文化气质早已融为一体。广州荔湾是粤剧的故乡。粤剧界的同业公会八和会馆就坐落在恩宁路。红线女、白雪仙、白玉荣、罗品超等多位粤剧名伶故居也在区内星罗棋布。骑楼底、榕树下、荔枝湾畔,来自“私伙局”发烧友的粤韵悠扬,经久不绝,粤剧的生命力已深深扎根民间。

  2009年,粤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粤剧振兴,首先须回到文化的根脉。上百年来,粤剧在这里起源、传承、发展,留下沉甸甸的文化遗产。去年6月9日,斥资4.34亿元、“三年磨一剑”的粤剧艺术博物馆,在荔湾涌边正式揭开神秘面纱。

  粤剧艺术博物馆将粤剧文化与岭南园林巧妙结合,汇集岭南传统建筑名家木雕、砖雕、灰塑、陶塑等杰作,美轮美奂,犹如一座“岭南非遗大观园”。市民不但可近距离接触5000多件套馆藏珍品,还可以品曲、听戏。展厅还运用声光电体验与互动手段,述说粤剧台前幕后、前世今生。

  粤剧的传承归根结底是人的传承。为了培养粤剧人才,让古老粤剧开出新枝,广州各界人士集思广益,先后启动“广州市戏剧创作孵化计划”、为广州市“振兴粤剧十大工作”立项、开展广州戏曲现状调研……种种创举,让“南国红豆”再现生机。

  “如今,从广州粤剧院诞生的‘梅花奖’得主已经超过12人了,我们院里创作的作品,也在全国产生了相当影响力。”谈起粤剧的发展前景,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勇洋溢自信的神采。他介绍,院方每年都会安排100多场的“周末剧场”,全部由年轻人去演,练就一支整齐的青年演员队伍。

  近年来,粤剧不但演员新秀频出,观众年轻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有趣的是,这些新晋戏迷不局限在粤方言区,来自全国各地也有不少。9月3日,广州粤剧院“粤剧艺术中国行”华东巡演顺利收官。在南京、杭州、建德、金华、上海5市,观看演出的观众逾万人次,创下该院有史以来国内巡演地域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次纪录。

  作为广府民系共同的精神纽带,粤剧可谓华人华侨魂牵梦萦的“思乡曲”。如今,频频出访的粤剧演出团体,不但抚慰海外同胞心中的乡愁,还为传统戏曲“”来不少“洋粉丝”。今年4月,广州粤剧院演出团赴美演出交流期间,美国历史学家格雷还兴致勃勃地将《睿王与庄妃》剧本全本译成英语。

  余勇介绍,演出团此行还在三藩市、洛杉矶等地举办多场“中美粤剧文化交流培训班”,让“南国红豆”的友谊之“”,飘香五洲四海。

   岭南精神

  融入当代创作血脉

  粤剧的复兴,是广州文化厚积薄发的一个缩影。同被誉为“岭南三大艺术瑰宝”的广东音乐与岭南画派,近年来也不断焕发神采。广东音乐史上,以“何氏三杰”、吕文成为代表的名家大师灿若群星。《赛龙夺锦》《步步高》等名曲脍炙人口,屡屡登上“大雅之堂”。粤乐绕梁,生生不息。

  深受岭南文化开放、兼容的特色浸润,广东音乐既吸收江南小调、昆曲、中原古乐、湖南丝弦、陕西秦腔等外来养分,又融入了本地民歌、小调、戏曲等民间音乐特色,形成极具世俗情感和平民意识的个性特征。步入近代,前辈大家用于创新,率先使用西洋乐器与中国民乐进行合奏,让广东音乐飞越五岭,远渡重洋,征服无数听众。

  去年11月25日,首届“南国音乐花会”正式开幕,《赛龙夺锦》《雨打芭蕉》等广东音乐代表作“经典重现”。“南国音乐花会”从源头上梳理广东音乐发展的脉络,全方位展示广东音乐百年来的经典韵味、人文精神,通过“经典的力量”为广东音乐再次勃发提供动力。

  多年来,著名高胡演奏家何克宁等一批广州音乐人,不遗余力地发展广东音乐,将“广东音乐五架头”发扬光大。今年“2017香港高级视听展”,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牵头风林唱片等六家唱片公司组团参展,隆重推出了广东传统音乐专辑《匠心》和《传承》,展示对广东音乐的抢救性挖掘。多位从艺数十年的老艺术家参与录制,其中就包括年逾古稀的何克宁。

  “折衷中西、融汇古今”是岭南画派的灵魂。今年7—9月,北京、广州、深圳三地先后举办的“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开启岭南画派再发现、再研究的新篇章。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岭南画派代表人物入选“21位广东美术大家”。展览所到之处,引起各界观众轰动。广州画院共有69件作品入选本次大展,羊城画坛实力显山露水。

  岭南画派“关注现实”的精神,也在当代广州画家的血脉中传承。“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第13届全军美术作品展览”上,广州画院成绩令人瞩目:广东省入选34件,名列全国第二,广州画院的入选作品就有14件之多,甚至比浙江、陕西的全省入选数目还要多。

  广州画院历来就有关注主题创作的传统。“年轻人送到哪里,他们的触觉就会伸向哪里。”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州画院院长方土如此分享创作秘诀。仅在今年,广州画院就先后两度开展红色“溯源”之行,组织青年画家远赴广西、贵州老区写生。“艺术家只有先去关注社会,社会才会关注你。”他补充道。

  在重大主题创作中,广州艺术家展现出高度的历史责任感。雷坦的《飞夺泸定桥》入选小学课本插图多年,已成为几代人的集体回忆。“留美幼童”是广东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当代画家方瑞的《洋务运动·留美幼童》填补了这段空白,该作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百年花市

  变身“新春嘉年华

  从微信朋友圈刷屏的被紫色勒杜鹃装扮的立交桥,到“广州过年,花城看花”全国八家报纸封面版组成的“九宫格”……“花城”广州的面孔越来越年轻、时尚、迷人。活色生香的城市节庆活动,以最具生命力和说服力的方式,向来到这座城市的人们诉说它生生不息的活力。

  自2013年起,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迎春花市,凭借现代营销理念“华丽转身”,升级为长达18天的“新春嘉年华”:原本只有3天的传统花市,与春节为期15天的民俗表演、非遗展示、灯光艺术、主题花展、文体活动相互叠加,成为广州一张独特的城市新名片。

  广州成立了迎春花市节庆活动组委会,形成“理念统一、主题统一、宣传统一、形象统一”的推广思路。组委会将每年花市的重头戏,放在花城广场集中亮相:高达13米的迎春吉祥树、直径30米的花城Logo花坛、绚丽动人的灯光音乐会……新春期间每个晚上,“城市客厅”都会变成欢乐的海洋。

  让传统民俗的精神内涵,成为“”在当下的现实,离不开传播方式的创新。今年元旦刚过,北京、上海、天津等全国8家重要城市的主流报纸封面,不约而同地出现一个神秘的“单字谜”,在社交媒体引来网友刷屏。网友用九宫格将8页封面“合体”后发现,这是广州向全国人民发出的一封“请帖”:“广州过年,花城看花”。

  “带上你喜欢的人,到岭南去吧!”微信大V“六神磊磊读金庸”如此点赞广州过年。今年花市还邀请奥运跳水冠军、“广州仔”陈艾森主唱《发歌》。歌词巧妙地将粤语“”、幸运数字“8”、英语“fun(有趣)”谐音编织在一起,让歌曲既有广州味道,又易于传唱,引起共鸣。

  在广州市委宣传部牵头下,组委会主动出击,让迎春花市“圈粉”圈到国门外。2016年大年初一,一段名为“广州市民新年祝福”的主题视频,分别在纽约时代广场、伦敦皮卡迪利广场、东京银座的户外新闻大屏播放,邀约全球游客来广州过年。

  从2015年起,花市主办方通过家庭征集、评选等方式,邀请海内外“友好人家”来广州过大年。“友好人家”与本地“花城人家”结对子,体验行花街、饮早茶、登广州塔、吃年夜饭、赏灯光音乐会等“粤味”生活。“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广州人对传统文化仍然充满尊重。广州人对生活的热爱,使这座城市有了一份让人感动的脉脉温情。”广州的年味让美国人帕特里克深受感动。

  为使花城的“花事”永不落幕,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在特定道路、区域开辟“一月一花”的主题花带,让市民一年四季都能欣赏到花景。广州市委、市政府正打造“春花·南国春早”“夏果·岭南佳果”“秋夜·花城夜色”“冬年·广州过年”等不同季节的城市名片,让广州人最地道的生活方式,成为游客深入人心的文化品牌。

  不久前公布的《广州市花景建设规划》披露,未来3年,广州将建成赏花点140处,全市新增主题花树20万余株,而整体花景规模将达到30万余株。届时,“花城见花”将成为不争的事实。

   ■微故事

  粤剧、体操玩“跨界 让孩子感悟粤韵之美

  今年春节,央视“2017春节戏曲晚会”播出的明星版“第一套戏曲广播体操”视频在网上火了一把。其实,早在2015年,广东就以广东文化、粤剧艺术为基础,率先推出一款“粤韵操”。它的创意来自于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省粤剧促进会会长倪惠英。

  “粤韵操”按照教育部的学生课间操标准编成。体操共分五节,包括手势组合、腰腿组合、南拳组合、跳跃组合、舒缓收势。它在艺术体操的基础上,融合了传统粤剧的一些基础表演程式,同时还以南拳等武术姿势增加了动作幅度,看上去既柔美、又刚健。体操配乐还采用旋律亮丽、节奏明快的广东音乐,充分体现粤剧艺术的开放性和兼容性。

  “我们是干戏曲这行的,这些动作做起来不难,但要推广开就不容易了。”两年来,为推广“粤韵操”,倪惠英在广州、佛山、东莞各地奔走,办教师培训班,有时还要亲自到场现身说法。在悠扬的粤韵声中,她手把手地教孩子将粤剧身段融进一举一动,让他们既能健身,又可以学到粤剧知识。

  如今,“粤韵操”正得到学校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响应、认同。5月21日,别开生面的“广东省中小学粤韵操推广邀请赛”在广州执信中学体育馆举行。来自全省各市的12支中小学队伍展开角逐。粤剧名家、著名编导与高级体育、舞蹈教师共同联手组成评委会,最终评出5个金奖、7个银奖队伍。

  “年龄太小的孩子,可能无法完全领会粤剧中的台词精华,但他们可以通过动作和音乐领会粤剧之美。”倪惠英一直希望,通过戏曲的音乐之美、动作之美的熏陶,让文化传承的火种从小就在孩子们的心中扎根。

  粤剧传承离不开教育部门的支持配合。2015年12月,广州市教育局公布了首批15所“广州市粤剧传统教育特色学校”名单。为了向青少年普及粤剧,每间学校各显神通:南海中学将“粤韵操”引进大课间活动,从化区神岗中学开发粤剧校本教材,番禺区韦大小学打造民乐社团、粤剧社团等品牌社团,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粤剧到目前为止一直都是口传身授,没有一套完整、规范、系统的表演理论体系,这对于初学和普及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在倪惠英的心里,对“粤韵操”还有长远的期许:“这是一个基础工程,我们需要团结起来,不分青年还是老人,不需要论资排辈合力起来做。

  “不是所有人都是粤剧接班人,我们培养的更多是未来的观众。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要让观众了解传统文化的神韵和精髓,这样大家的审美才会提高。”倪惠英如此期许道。

   ■观察眼

  因为文化的细节与魅力 爱上一座城

  作为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广州一直保存着极具标识性的文化面貌。不少传统民俗甚至比中原地区保存得更丰富。无论是年前三天的迎春花市、元宵期间的广府庙会,或是波罗诞、端午龙舟、重阳登山、“冬大过年”等原生态广府民俗,普罗大众总不缺乏“粉丝”,不难找到文化传承的有心人。

  务实是广州人的性格,接地气是广州文化的气质。广州人从来没有将“文化”从“生活”中割裂出去。广府文化由始至终“活在民间”。故此,与其说广州欠缺文化,不如说广州文化如同未经雕琢的“玉璞”,犹待有识之士发掘、打磨与重新包装,使之熠熠生辉。

  不过,在“互联网+”的时代里,酒香也怕巷子深。地域文化、传统文化不能“自娱自乐”。广州要成为举世公认的文化名城,形成对本地居民与外地游客的文化凝聚力,决策者必须敏于“识宝”、勇于“亮宝”:不仅要擦亮招牌,更要打造品牌,传统文化也可以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迎春花市的“变形计”,交出了一份示范性的答卷。年俗旅游正成为广州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迎春嘉年华并未囿于“原汁原味”固守传统的视野,反而加进水上花市、灯光音乐会等时尚的跨界元素。它还打破广府文化圈的局限,邀约全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友好人家”参与体验,让广府文化地球人都能“玩得起”。

  粤剧越来越自信地走到岭外、海外巡演,正是新生代传承人视野的体现。“粤剧本身有足够的魅力可以吸引文化地域不同的观众,也有深厚的底蕴可供挖掘欣赏。粤剧市场是巨大的,远远不止省港澳,也不止在乡村。”“80后”戏迷何文倩的殷殷期许,道出了许多广府人的心声。

  当然,城市文脉的创新发展,也离不开对传统“择善固执”的传承。岭南画派、广东音乐传承人一代又一代的坚守和创造,正好说明这一点。他们用严谨扎实的作品说话,以源源不断的文艺创作,为广州这座现代都市描画出一幅最个性、最打动人的面孔。

  城市文化的传续,要记得从哪里出发,才能找到发展最持久、深沉的推动力;也必须走得更高、更远,才能为传统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城市获得更强劲的发展后劲,让更多人因为文化的细节与魅力,爱上一座城,择一城终老。

  撰文:杨逸 王萍 摄影:李细华 编辑统筹:李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