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来,我们都管!广州地铁员工为社区抗疫添暖色

07.06.2021  19:11
目前,广州市正处在与疫情赛跑的关键时期。面对疫情,广州地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闻令而动、冲锋在前,他们或坚守地铁运营服务一线,或深入疫情防控最前沿。在诸多受疫情封控管理的社区,活跃着一批地铁员工志愿者,他们不畏风险、不计得失,自发集合、主动入列,将抗疫的决心和行动融入到所在社区中,凝聚成温暖人心的社区防疫力量。

 

                 

 

带头组建志愿者服务队,每天为144户人家配送物资

5月29日,在收到白鹤洞街道和社区招募接种过两针疫苗的志愿者信息后,广州地铁党员熊绪波、高明第一时间报名投身社区防疫志愿工作,几天内连续参加社区核酸检测服务,帮助维持现场秩序,并发挥技术特长帮助修复核酸检测现场的电风扇等设备。5月30日,在社区居民因为封控管理起居不便的情况下,熊绪波动员所在住宅楼的群众组织起了一支14人的志愿服务团队,负责楼内住户的日常生活需求保障。

基本本栋住户的吃喝拉撒,只要有需求我们都管。”熊绪波说。每天,熊绪波带领的志愿者服务队要配合居委搬运居民急需物资,再将各住户急需的生活物资配送上楼。熊绪波还主动提出负责144户住户的业主群信息沟通工作,带领服务队每天按时收集本单元住户的生活急需,通过各种平台协助购买日常物资和药品。他还将工作中的经验融入到志愿服务团队管理中,创新性地提出分层包保方式,保证不漏一户,针对独居老人还会进行重点帮扶,专门上门询问生活需求,协助其下单买菜,对其提供送米、募集食物等帮助。除了服务所在住宅楼的住户,14人的志愿服务团队还会积极参加物资配送、核酸检测等社区的其他志愿者活动。在熊绪波的带领和感召下,群里的业主们也自发地互帮互助。

不寻常的“陈家姐”,家有两老依然积极投身社区服务

滘口中心站值班站长陈茵敏是一名有12年党龄的老党员,在地铁一线工作已有24个年头,地铁的服务工作培养了她的爱心与耐心,就像家里的大姐一样管理着车站的大小事务,同事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陈家姐”。5月30日,陈茵敏所在的小区开始封闭管理,消息传来,很多居民都来不及提前准备生活的必备物资就被隔离在家中。家里原本就有2名身体抱恙的高龄老人要照顾,但陈茵敏克服困难,依然第一时间主动加入荔湾区白鹤洞街道社区的志愿服务小队,担任自己所在住宅楼的志愿者,收集各家各户的物资需求,同时协助社区完成配送物资、传达通知等工作。凭借常年在车站的工作经验,陈茵敏顶住了重重压力,一边照顾好自家老人,为老人购买物资、药品,一边担任社区志愿者,协助居民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资的派送。

6月3日,经历了4天的奔波劳累,陈茵敏一早起来就感觉膝盖酸痛,下地行走困难,不得已她只能贴上膏药在家休息了一天。当天下午,陈茵敏所在的滘口中心站提高防疫级别,滘口站采取只出不进的特殊措施,关键时刻不能和同事们并肩作战,陈茵敏只能将满腔热血投入到社区的防疫工作上。6月4日上午,感觉已有所好转的她看到群里急需人员运送生活物资的通知,不顾腿伤未痊愈,又加入了运送物资的队伍中。

有国才有家,70后老党员带头战“”彰显时代品格

荔湾区鹤园小区封闭管理,45岁的广佛电客车司机、有着十余年党龄的老党员梁卓斌就是小区的一员。在接到社区党员志愿者招募通知时,梁卓斌第一时间报了名,而他身后,是家里已经70多岁高龄并患有心脏病和糖尿病的父母。父母因为隔离期间不能及时复诊,心中已难免焦虑,又看到梁卓斌要去做志愿者,担心他接触风险多,忍不住对他说:“你去帮别人了,我们怎么办?”梁卓斌只好不断地开导两老,表示自己会做好防护,也会按时回来照顾他们两老。在安抚了两位老人的情绪、解除了他们的担心后,他便马上出门参与到社区服务中。

在社区服务的这几天,梁卓斌主要承担起了给隔离人员送餐送货资的工作,以及协助隔离区内的核酸检测工作。他所在的小区约有9000人,一天核酸检测下来有时超过12小时,他一直站着帮忙维持秩序和引导大家扫码,登记各家各户核酸测试人员情况。忙碌的时候也不觉得累,晚上回到家才感觉到腰都硬了,双脚就像灌了铅。这些工作都是累活,而梁卓斌都是抢着干。每次送餐都要爬上爬下,加上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而且忍着长时间不喝水,这样下来梁卓斌身体也有点吃不消。但他咬咬牙选择继续坚持,每当敲开邻居家的门前,他都会调整好呼吸,尽量不让邻居听到他气喘吁吁的声音,还会告诉他们这是哪里送来的饭,让大家放心食用,有时候还会跟熟悉的邻居寒暄几句,告诉他们目前小区的情况,安抚大家的心情。除了送饭,梁卓斌还挨家挨户上门收集清理大家的生活厨余垃圾,并扔到指定的地点,45岁的他从来没说过一句苦和累。“广州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广州人民也经历了抗击非典等考验,相信这一次,大家齐心协力一定也可以共渡难关!

活跃在封控区域的地铁员工志愿者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在抗疫组织、动员、服务中表现出大局意识、担当精神和专业素养,共同勾画着战“”志愿服务的生动面孔,为社区力量参与战“”带来了一抹暖色,成为了标示广州地铁战“”精神的一抹亮色。(文/洪敏、杜妍妍、温培聪、史夏伦;图/王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