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电子首席维修专家李天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0年加入广州地铁维修队伍的李天明,在入司五年后成为当时新成立的电子班首任班长,带领一个3人的班组,开始负责广州地铁车辆电子板件及模块的部件维修工作。“我学的是无线电技术,一开始对地铁列车电子板的维修并没有多少经验,”李天明说道,“当时为了克服这个新挑战,每天回到家就埋在书堆里‘补课’,不上班的时候就去电子市场上淘零件做测试。”经过一段时间刻苦钻研,在班组成立一个月后,他成功修复了第一块辅助系统主控板。李天明由此成为广州地铁车辆电子板件自主维修的开拓者,更凭借对专业不懈钻研取得的突出业绩,先后荣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最美青工、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广州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而他带领的电子班也一步一个脚印,由一个仅有3人的班组发展成轨道交通领域中的一支高精尖专业团队。
在广州地铁自主研发、国产化技术改造的征程上,电子部件维修是重要的一环。广州地铁早期开通线路的列车部分采用国外进口的设备和技术,部件维修受关键部件停产、原厂家技术垄断、相关资料缺失等不利条件的制约,而电子部件是列车各设备的“大脑”,集成度高、单价高、维修难度大。“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持续发展的出路。”面对不会说话的电子部件,李天明需要“读懂”它们,原厂家无法提供相关资料,他就自己在各类书籍、网页中搜寻;不了解原理,就一遍一遍测验尝试。在这条高难度道路上“摸爬滚打”多年,以李天明为代表的电子维修团队技能水平越来越高,能够维修的部件种类也越来越多。2008年,他们通过研制电子板卡,制作电子装置,让一大批报废部件“起死回生”;2015年,他们自主开发多种电子维修专用测试平台,逐步实现多种部件、各项功能的离线测试;2021年,他们联合前后台维修技师共同攻克地铁车辆核心部件牵引逆变器模块维修难关,实现备件维修自主可控;他们还通过持续数年的攻关,研发出进口PU模块的国产化替代方案,成功打破原厂技术垄断。多年来,在李天明的带领下,广州地铁电子维修团队坚持自主开拓创新,不断突破国外技术壁垒,先后攻克4000余件地铁列车电子部件的维修难关,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卡脖子难题。
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广州地铁电子部件维修种类已达4000多种,年产能超过2万件,每年可解决约30项的“卡脖子”难题攻关。为了让广州地铁电子维修团队走得更稳、更实、更好,李天明牵头制定近200份行业维护工艺标准,摸索出一套高效的电子维修及测试平台开发模式,打造广州地铁电子维修系统化维修工艺和规模化自修能力。由他牵头建立的李天明创新工作室在2021年被评为“广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成为广州地铁青年立足岗位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李天明和工作室成员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技能包带教、日常培训、技术比武等培训方式,为广州地铁培养出一批批敬业、专业的高技能人才。在他的带动下,电子维修团队形成乐于学技术、比技能的良好风气,带教的徒弟中还走出了1名高级技师、6名技师,形成了“一门八技师”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为专业技能人才梯队建设、工匠技艺可持续传承做出了贡献。
随着大湾区轨道交通蓝图的展开,李天明和他的团队带着不变的初心与热爱,将继续深耕城市轨道交通电子维修领域,为广州地铁自主研发、国产化技术改造事业添砖加瓦,再立新功。(文/符晓媚、陈坤、曾盈;图/吴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