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行立改】广州多重把关“菜篮子”安全:盯紧肉菜鱼 快速测残留
大洋网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如何建立食品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管机制,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面对这个问题,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给出的答案是:坚持改革创新,深耕细作,推动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从经验治理向科学治理、从结果治理向过程治理、从危机治理向问题治理、从应对治理向预防治理的转变,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今年以来,广州市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可控,未发生一起系统性、区域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各类大型活动的食品安全保障任务均实现“零事故、零投诉”,群众满意度有较大提升。
探索大数据科学监管
安全食品既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
今年年初以来,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全力构建食品安全“防护网”,突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一手抓监管一手抓服务,持续加强各个环节监管,特别是强化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的底线。
“当前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因素,不仅涉及产地环境污染、食品制售假冒,还涉及境外输入性风险……”据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姚建明介绍,通过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全流程闭环监管体系,关口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这一道道“坎”把住了,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油瓶子”有了安全保障。
在此基础上,广州市食品生产监管工作还逐步建立起以风险分级分类管理为基础,以企业自查为前提,以监督检查为主体,以抽样检验为补充,以专项整治为重点的监管体系,督促食品生产企业按标准规范食品生产行为,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与此同时,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科学监管模式,建立食品生产全过程动态监管平台。
监管平台的建立提高了监管效能,动态全面掌握全市食品生产企业的总体情况。通过平台整合基础信息,对广州市食品生产企业许可审批,企业风险分级分类管理、日常监督检查、监督抽检及不合格核查处置、行政处罚和投诉举报等信息数据进行高度整合,形成企业综合监管档案,实现“一企一档”的监管。
市市场监管局还将食品生产全过程动态监管平台作为推进食品生产企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强化食品生产监管的重要手段,加大力度督促企业及时录入基础信息,按生产实际录入进货查验、生产过程、出厂检验、销售等生产管理信息,引导企业依托平台建立电子追溯体系。
截至目前,广州市97%的食品生产企业登录使用该平台,录入数据2427万条。
广州通过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全流程闭环监管体系,关口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这一道道“坎”把住了群众的“菜篮子”安全。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乔军伟 摄
每天都检“肉、菜、鱼”
把好进入市民餐桌的关口
农贸市场直接连着群众的“菜篮子”,是食用农产品种养殖、食品生产出来后主要的流通、交易场所,进入市民餐桌之前的重要“关口”。
为确保市民“买得安心、食得放心”,广州在推行“订单农业”“基地直供”“品牌专柜”等采购模式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贸市场自检,针对食用农产品鲜活易腐、流通性强的突出特点,充分借助“快速检测方法”快速、简便、易行的技术优势,通过“财力支持+技术辅导”运作模式,以招标形式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探索推行市场开办方自检为主、第三方服务机构指导为辅的快检新模式,以市场化运作手段,保障农贸市场自检室的正常运行。
记者了解到,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不仅提高了农贸市场自检的准确性,增强市场自检的主动性,也有利于政府监管职能的有效发挥,使市场监管部门摆脱烦琐的“包办”监管模式,促使“两头”发力,激发市场活力。
据介绍,市场监管部门对经快检不合格的食用农产品,要求经营者暂停销售,追查产品来源,以实现市场倒逼,所有快检结果在市场内电子显示屏公示,群众可以便捷获取身边的市场快检信息,买上放心肉菜。
目前,全市农贸市场每天都开展“肉、菜、鱼”快速检测。其中,对“肉”重点检测猪肉、猪肝,兼顾牛、羊、鸡肉等,检验项目包括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常见的“瘦肉精”)、喹乙醇代谢物等兽药残留;对“菜”重点检测叶菜、豆类、瓜类等,兼顾水果,检验项目包括毒死蜱、克百威等农药残留; 对“鱼”重点检测鲜活鱼类,兼顾虾、贝壳类等水产品,检验项目包括孔雀石绿、氯霉素等兽药残留。
餐厅注重保障食品安全。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 摄
打造“看得见的厨房”
“目前,在‘明厨亮灶’工程的带动下,超过9万多家餐饮服务单位以透明式、视频式、网络化等方式,打造‘看得见的厨房’,让‘厨房重地’时刻处于‘阳光’照耀之下。”广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始于2012年的“明厨亮灶”工程是广州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最早仅在学校食堂推行,随后逐步向社会餐饮单位铺开,彻底转变了以往餐饮食品安全单纯以政府为主的监管模式,逐步建立起“政府搭台引导、企业配合落实、消费者与媒体参与监督”的食品安全社会化治理平台。
如何善作善成,进一步推进“明厨亮灶”工程从数量型向质量型升级?年初以来,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探索创新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透明化”新路径,由原来的餐饮业“厨房重地、闲人免进”的传统观念向“明厨亮灶、欢迎监督”的现代管理模式转变,有效提升了全市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水平,较好地落实各方食品安全的责任,开创政府、企业、公众共建食品安全的新机制。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市场监管部门根据餐饮业态的实际状况,采用监管部门指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市场化运作等多种手段,进一步加强全社会餐饮业食品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疫苗监管全覆盖
严守药品安全底线
为保障人民群众药品安全,广州市严格落实“党政同责”、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第一责任人”责任,打响新一轮药品安全保卫战。截至目前,全市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向好,未发生一起重大药品安全事件。
药品安全防线的背后没有偶然。年初以来,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严格落实疫苗监管事权,持续加强对全市疫苗生产、流通、接种环节的监督检查,对全市13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372家疫苗接种单位进行全覆盖检查,严守疫苗安全底线。
与此同时,市市场监管局深化落实全市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牵头起草《广州市落实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实施方案》,拟在市级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各环节优化服务,推进临床试验、实施检验技术服务,开展“减证便民”、压缩办理时限、强化专利能力建设及推行互联网+的许可服务等政策叠加,进一步满足本土药品医疗器械的研发创新加速的需求。
药品安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等多个环节,市市场监管局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药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针对可能出现的药品化妆品安全隐患进行收集、分析和提前介入,梳理并建立全市药品抽检、不良反应监测、舆情监测和投诉举报、立案查处等监管风险点台账,进一步强化风险管控。
数说食品
药品安全
农贸市场“快检”
截至7月底,广州农贸市场(大型超市)完成“快检”152万批次,处理不合格食用农产品7500多公斤。
明厨亮灶
广州有11万多间餐饮单位,实施“明厨亮灶”的有9万多间,覆盖率超82%;3300多间学校食堂安装有视频监控系统,全市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以及高风险单位中央厨房、集体配餐单位“明厨亮灶”实现100%全覆盖。
食品生产监督
完成食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1352家次,发现问题167家次,问题发现率为12.35%,查处食品违法行为企业96家次。
药品生产监督
截至7月,检查药品生产企业80家次,药品批发(连锁)企业293家,限期整改85家,立案5宗;检查药品零售企业2527家,限期整改457家,立案34宗,撤销GSP证书5家;现场检查药品使用单位704家,限期整改42家;完成GSP认证初审183家;药品GMP、GSP跟踪检查企业30家,并责令限期整改存在问题。
化妆品生产监督
完成化妆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639家次,责令整改57家次;完成化妆品经营企业日常监督检查2088家次,责令整改34家次,立案查处7宗,非法经营化妆品立案26宗。
基层声音
任昌亮 市民
看见每个加工环节有安全感
第一眼看到“明厨亮灶”,感觉企业在经营上很自信。开放式的厨房,尊重了我的选择权、知情权和监督权,最让我感到满意的一点是,能看见厨师们加工的每一个环节,让我对食品质量和卫生有了安全感,比如他们的番茄酱确实是现场加工没有添加剂,而且他们的味道确实也很不错。
涂国福 天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
多方共建食品安全新机制
“明厨亮灶”转变了以往餐饮食品安全单纯以政府为主的监管模式,建立起“政府搭台引导、企业配合落实、消费者与媒体参与监督”的食品安全社会化治理平台,较好地落实各方食品安全的责任,开创了政府、企业、公众共建食品安全的新机制,形成社会共治。
吴强 私营餐饮企业负责人
有消费者就是冲着“明厨亮灶”来的
有了“明厨亮灶”,我们受益良多:把后厨的“底牌”亮出来,消费者吃得更放心,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实时直播餐厅后厨食品安全的具体情况,更好地督促厨房员工提高自觉性,促进员工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确保了餐饮生产环节安全;帮助餐饮单位做了宣传,形成良性循环,有些消费者就是冲着我们“明厨亮灶”进店消费的。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大林 通讯员穗市监
守护舌尖安全
敢创新才能见成效
食品药品安全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守护好这份“舌尖上的安全”,正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作为。今年以来,广州未发生一起系统性、区域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各类大型活动的食品安全保障任务均实现“零事故、零投诉”。在广州,食品药品安全更有保障,见证了人们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不断提升。
安全、放心的食品药品,既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为进一步管好食品药品安全,广州全力构建全链条、闭环式监管体系,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溯源监管为核心、以智能监管为手段、以检验检测为支撑、以社会共治为目标……通过一手抓监管一手抓服务,持续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监督。比如,建立动态监管平台,用大数据技术将进货、生产、出厂、销售等信息高度整合,实现“一企一档”、精准监管;持续加强对疫苗生产、流通、接种环节的监督检查,对全市13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372家疫苗接种单位进行全覆盖检查,严守疫苗安全底线。
同时,一系列便民惠民举措纷纷落地。在“明厨亮灶”工程的带动下,超过9万多家餐饮服务单位以透明式、视频式、网络化等方式,打造“看得见的厨房”。此外,广州大力推进农贸市场自检,针对食用农产品鲜活易腐、流通性强的突出特点,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如今,以市场开办方自检为主、第三方服务机构指导为辅的快检新模式,在农贸市场推行开来。所有快检信息即时可见,买到放心肉菜一点不难。
食品药品安全不容有失。能不能强化责任、创新检测监督方法,效果大不一样。当前,社会对食品药品安全的重视前所未有,对管理成效的期待尤其热切,广州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借力新技术、拿出新举措,全力以赴营造好安全放心的食品药品消费环境。
(广州日报评论员毛梓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