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典》十年编纂总结会议召开 陈建华出席

09.04.2015  11:23

积水成渊 大典成焉

  2015年4月8日,《广州大典》十年编纂总结会议召开。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建华,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杨树出席并讲话。会议由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甘新主持,广州地区文史专家学者,市属宣传文化单位主要负责人等近100人参加会议,与会专家积极发表《广州大典》编纂感言。会议全面总结了《广州大典》十年编纂工作,回顾了十年艰辛历程,并研究部署了出版后相关后续工作。

  陈建华充分肯定了十年编纂取得的巨大成就,积极评价了各参编单位和专家学者们作出的卓越贡献。陈建华指出,文献典籍是前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文献典籍进行收集整理、开发利用,使历史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不断发扬光大,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存、利用和传承意义重大,功在当代、泽被后世。《广州大典》的编纂出版,有“积水成渊、聚沙成塔,继绝存真、传本扬学,重振学术、远播宇内”之善,充分证明了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

  陈建华强调,要继续做好《广州大典》研究开发利用工作,要广泛宣传大典的文化价值,高标准推进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建设,建设好广州大典网络服务平台,持续开展好《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传承弘扬广州历史文化,提高广州文化影响力。要总结《广州大典》编纂经验,培养一批广州古籍研究、保护、编纂人才队伍。

  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杨树讲话中指出,《广州大典》的编纂体现了对传承文化记忆的历史担当,内容丰富,数量浩大,气势恢宏,堪称“十年一剑、经典出品”。大典编纂是我省文化强省建设的一大亮点,不仅充实了广州历史文献汇编的宝库,也是岭南继广雅书局大量刻印文化典籍后的又一盛举,《广州大典》编纂是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政治、思想、文化革命和发展先导的岭南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全国也将发挥先导示范作用。下一阶段,要着重利用好大典编纂成果,做好深层次开发利用,要加强宣传推介,总结编纂经验,为广东省实施重大文化工程提供示范和借鉴。

  《广州大典》简介

  《广州大典》是广州史上继学海堂和广雅书局刻书之后的第三次古籍整理,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广州历史文化史料著作的集成。《广州大典》征集到内地56家图书馆、港澳地区3家图书馆,以及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日本和葡萄牙等18家图书馆、档案馆及私人藏书家所珍藏底本。收录了2000余位著者4000余种文献,蔚为壮观。

  《广州大典》共编成520册,其中《经部》56册,《史部》197册、《子部》62册、《集部》102册、《丛部》103册。《广州大典》珍稀版本众多,共收录稿抄本461种、清乾隆以前刻本357种,包括很多善本及只存于国外图书馆的罕见版本。如:《广雅丛书》增加了附录《广雅翰墨》,首次对社会公布王贵忱先生珍藏的张之洞手稿。经部收录的陈澧、桂文灿等大家手稿,史部收载《夷氛纪略》、《鸦片事略》、《烟海庚辛录》等一批稿钞本及《常惺惺斋日记》、《望凫行馆宦粤日记》等未刊稿本,子部收录的《龙眼谱》、《槟榔谱》、《烟经》、《蚕桑谱》、《岭海兰言》,均非常珍贵。集部收入的《岭南文献》是广东第一部诗文总集,《广东文集》是海内外孤本。这些文献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文献价值大,对地方学术文化研究裨益甚多。

  《广州大典》出版后,将作为珍贵礼品向国内国际知名图书馆、国际友好城市、各大学及科研机构图书馆、博物馆等200多家单位赠送,更好传播广州历史文化。

(编辑:蔡海威;审发:袁燕才)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共建粤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部署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日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