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典》要到海外征“遗珠”

13.10.2018  14:02

皇皇巨著《广州大典》 广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摄

大洋网讯 为期两天的地方文献保护与整理出版研讨会于12日中午在广州图书馆落下帷幕。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专家出席,围绕地方文献收藏与保护、影印出版和数字化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贡献论文60余篇。

记者从会上获悉,《广州大典》二期编纂为填补一期遗憾,将纳入广东、海南、广西等地文献,并针对海外有关岭南的著述作征集调研,《广州大典·曲类文献》更有望于明年年底完成。

各地学者倡议共建交流平台

本次研讨会内容丰富,包括了约30位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多个单位的经验分享。本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文章)60余篇,主要围绕地方文献收藏与保护、整理与研究、影印出版和数字化建设,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建设等议题展开研究,这些文章将由广州大典研究中心与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合作结集出版。

本次研讨会参会学者来自祖国大江南北,包括东北、华北、华东、西北、西南、中南地区,涵盖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全国约30个地方文献编纂项目。他们当中既有知名专家学者,也有在校硕博研究生;既有出版界人士,也有图书馆界人士、地方志专家等,老中青三结合,昭示着历史文献保护事业人才济济、后继有人。

据介绍,广州市图书馆下一步会加大购书力度,用各地编纂出版的历史文献丰富馆藏。广州大典研究中心也定于今年12月1日至2日举办以“岭南三大家与岭南文化”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明年将举办“张之洞与广雅书院广雅书局”研讨会,恭迎四海同好共会。

通过研讨会,大家有了一个共同心声:地方文献保护与整理出版的事业需要一个共享的工作交流平台。与会者建议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中华古籍保护协会等单位在条件成熟时设立地方文献编纂整理专门委员会,加强对这一事业的指导。

载体“数据化”成热门议题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地方文献的整理逐渐进入一个黄金期。

2007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在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坚实基础上,各地掀起了新一轮规模、力度前所未有的地方文献编纂出版工作热潮。据不完全统计,新世纪以来全国有40余种大型地方文献已经出版或在编纂中。

广州图书馆副馆长、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平清总结说,地方文献整理出版呈现6大趋势。一是在区域比较上,从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二是在时间范围上,从古代近代文献向民国文献延伸;三是在内容成果上,从影印到点校,再到推出系列研究成果;四是在文献范畴上,从传统书籍拓展到档案、民间文书、考古出土文献等形式;五是在传播载体上,从纸质出版到纸质与数据化同步进行;六是在机构设置上,从临时机构到专门研究机构更多涌现。

传播载体的“数据化”趋势是整个研讨会上的一大焦点议题。在当前信息技术背景下,利用数据库进行学术研究日趋成为许多学者首选的资源获取和利用方式,数字资源建设成为图书馆界和信息技术产业界共同关注的领域。古籍数字化也是顺应古籍整理、保护和利用需求的一个发展趋势,属于新技术条件下的古籍再生性保护之一。如《广州大典》正式出版前后数据化已被纳入议事日程。

刘平清介绍,《广州大典》数据化项目于2014年8月启动,目前《广州大典》数字图书馆收录的文献主要来自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和广州图书馆,占《广州大典》全部文献的70%以上。三馆读者都可以通过网络,凭借个人读者证号,在图书馆局域网与外网各自官网上在线阅读《广州大典》收录的原属于三馆收藏的文献。

广州大典》纳入曲类文献

广东是中国近现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之一。对民国时期广东文献进行原生态或再生性保护,留真存史,承续民国文献文脉,具有重要文化意义。

广州大典》二期的重点任务,便是整理编纂出版民国时期的广东文献。

由于民国文献存在纸质差、酸化老化等问题,许多民国文献正面临急剧老化、严重损毁的处境,如果不及时抢救保护,随着时间的流逝,民国文献损毁的程度必将加剧,不仅难以开发利用,民国历史将随着这些文献的消失而面目模糊乃至丧失记忆。

为填补《广州大典》一期在地域局限、曲类文献缺失、海内外文献部分缺失等方面的遗憾,二期编纂工作把民国时期广东文献全部纳入编纂范围(包括海南和今属广西的钦州、廉州地区)。

粤剧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广州曲类文献彰显地方特色,在广州地方文献中不可或缺。多年来广州大典研究中心与中山大学黄仕忠老师带领的团队密切合作,有望于明年年底完成《广州大典·曲类文献》约40册的编纂出版工作。

岭南有着两千多年的海外交往历史,海外有关岭南的著述较多,但是征集不易。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已为此设立专门课题,委托中山大学历史系相关专家,开展前期调研工作。

文/广报全媒体记者何道岚 通讯员穗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