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将推自体输血业务 费用列入医保报销

17.06.2014  02:26

人民网广州6月16日电 (冯芸清)到2016年底,要完成番禺、花都、从化、增城区4个基层血站达标建设,完成全市新建18个固定献血屋的设置,实现集体献血量达到40%以上,全市人口献血率达到3%以上,鼓励医院开展自体输血业务,修订《广州市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办法(试行)》……今天,广州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无偿献血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广州市无偿献血网点建设实施方案》,以促进无偿献血。

今年新增13个献血车泊位

据了解,目前广州市千人口献血比例为27‰,接近全国平均值的三倍,并且十年来基本可以满足临床用血需求。但由于广州是华南地区的医疗中心,在献血淡季依然面临着临床用血紧缺的情况。

而另一项数据表明,广州市无偿献血的70%来自于献血屋或流动献血车。为此,《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加强固定献血点和献血车泊位的建设。

2014年完成划定献血车专用泊位20个(其中新增13个);到2016年底,要完成番禺、花都、从化、增城区4个基层血站达标建设,完成全市新建18个固定献血屋的设置。

确定300个应急献血单位

加强集体献血”将是应对献血淡季的另一举措。

要鼓励集体单位,特别是企事业单位、部队、高校参与无偿献血”,广州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唐小平说,“每个单位每年至少组织相应比例干部、职工献血1次”。

实施意见》还提出,将组织制定《广州市血液应急预案》,建立不少于1.5万人的应急献血志愿者队伍和确定300个应急献血单位,在献血淡季应急单位献血人数应达到单位总人数的12%以上,确保该市在献血淡季及突发事件情况下的临床用血需要。

鼓励医院开展自体输血业务

此外,《实施意见》在加强临床科学用血、合理用血管理方面也做了相应规定,其中明确指出鼓励医院开展自体输血业务。

所谓自体输血,就是当病人需要输血时,输入病人自己预先储存的血液或失血回收的血液。优点是可以避免经血液传播的疾病。

广州血液中心主任付涌水表示,本市的许多大医院已经开展了这项业务,比如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但此项技术还未普遍应用。

为了尽快推广,《实施意见》提出将自体输血费用单独定价,把自体输血费用列为医疗保险报销项目,为临床自体输血的应用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