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小升初”模拟面谈过三关 家长感慨压力大

22.02.2016  10:09

单人面谈群体面谈,还有人机面谈! 这不是找工作,这只是“小升初

从今日起,广州各大中小学、幼儿园开学了,寒假正式结束。当大部分学生还在想如何收心时,“小升初”、中高考的学生已经早早进入“备战”状态。

昨日,来自广州8个区的18名六年级学生参加由卓越教育举办的“小升初名校挑战赛——2016年小升初模拟面谈嘉年华”体验活动,现场模拟“小升初”的面谈,每名学生进行单人面谈、群体面谈和人机面谈三大环节。部分家长在“观战”后表示,原来现在的孩子要承受这么大的压力。

记者 沈逸云 通讯员 余敏健

面谈过三关 人机面谈或成新趋势

2014年,广州外国语学校的“小升初”由笔试改为“推荐+面谈”。2015年,广州民办学校“小升初”取消笔试,改为面谈。在国家要求中小学生减负的导向下,广州“小升初”采取面谈这一方式已成趋势,但仍有不少学生家长摸不着头脑,不清楚面谈有哪些环节与内容。

新快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参赛的18名学生被分为3组,依次进行单人面谈、群体面谈、人际面谈3个环节。在单人面谈中,两个考官对一个学生。学生在抽签后,首先进行1分钟的中文或英文的自我介绍,并在30秒内回答考官提出的相关提问。此后,进入“快问快答”环节,学生需在一定的时间内,看屏幕问题口头回答3道智力因素题,题目涉及逻辑推理、时事热点等。

在群体面谈中,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25分钟内讨论、演示并总结“摔倒了,该不该扶”这一漫画。而在新颖的人机面谈中,学生则需在15至20分钟内完成50道题目,内容包含语数英学科知识(英语含听力)及百科知识。在这3个环节当中,学生都需严格按照要求脱离纸笔。同时,每个环节都有录像,学生家长可在观摩室观看孩子的表现。

面谈形式不外乎就是这三个了。”卓越教育考试研究院小升初团队校长黄小红表示,这次模拟面谈的形式与题库都是基于前两年广州市各校面谈的情况。群面将重点考查学生的合作意识与领导、协调能力,像广雅实验、中大附中等学校便曾通过这一形式来“精中选精”。而人机面谈是在降低题目难度的同时,增加题目涉及的广度。

有些名校可能有四五千人报名面谈,语数英老师全部面完可能得花上一个月。”黄小红透露,现阶段民校面谈的时间短、报名人数多,且结果不能快速出炉,人机面谈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这些“窘境”。一旦采用,可让更多孩子有机会尝试,并提高招生效率,促进公平性与保密性。

我觉得人机面谈的英语题比奥数还难

小升初”面谈的题目有哪些?新快报记者了解到,题目并不“刁钻”,但涉及面较广。比如,开放性问题包括“人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你认为自己是什么书?”、“谈谈你对‘拾金不昧奖10%’的看法”;也有逻辑推理题“LIVED is to DEVIL as 6323 is to____”;更有包罗万象的百科题“有‘江城’之称的城市是哪一座?”等等。

我觉得人机面谈的英语题比奥数还难。”白云区景泰小学六年级学生田果告诉新快报记者,自己的“弱项”是数学,但在人机面谈中反而比较有把握,“因为英语听力不是一边听一边做题,而是整个阅读题听完后,才能看到相关的题目,我没有纸笔,只能靠脑子记住一些关键词来作答”。

记者在现场看到,有的孩子在单面环节中过于紧张,没审清楚题目,当被问及“你认为自己是一本什么书”时,侃侃而谈自己为什么最喜欢《水浒传》。有的孩子不适应群面的规则,沉默许久后问组员“那我要干嘛?”也有部分孩子吃了近视不戴眼镜的亏,眯着眼睛盯着屏幕好半天,面露难色。

在家长观摩室中,家长们对孩子们的表现忍俊不禁的同时,也为他们偷捏冷汗。“我一直在想,如果是我当年面对这些题目,我会怎么回答,压力该有多大。”家长钟兆华表示,面谈相较于笔试,虽然能展现每个孩子的个性,但时间太短,无法做到客观、全面。找工作面试时,多个考官对一个面试者,大人尚感觉压力颇大,更何况是让小学六年级学生,“到现场才感受到原来现在孩子要承受的压力竟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