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居民这项指标,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25.09.2019  11:25

大洋网讯 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至今已十年。昨天,在广州市政府部门定期发布会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副主任欧阳资文向媒体通报了广州医改十年间的成果。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十年间,广州市区两级财政对医改总投入超过400亿元;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就医负担有效减轻,“看病难”“看病‘三长一短’”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医改十年 市区财政对医改总投入超400亿元

2009年,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十年来,市区两级财政对医改总投入超过400亿元,全面落实政府办医责任。

经过改革探索期、成熟期和攻坚期,广州市医改工作取得丰硕的阶段性成果:着力打造的高品质家庭医生服务受到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通报表扬;“花都探索基层医改新路径”入选2018年《中国卫生》《健康报》“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举措”;2018年,广州市成功创建“市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2018年及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连续两年在广州市召开医改新闻发布会,推广广州市及花都等区医改工作经验做法。

十年间,广州居民健康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主要表现为“二降一升”:户籍孕产妇死亡率从2009年的11.68/10万下降至2018年的3.67/10万,下降幅度达69%;婴儿死亡率从2009年的4.46‰下降至2018年2.50‰,下降幅度达44%。十年前,广州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为78.95岁,2018年已经达到82.28岁,提高了3岁多。广州市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居民健康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就医负担有效减轻 “看病难”、“三长一短”有效缓解

看病贵”问题曾经饱受诟病。这十年间,广州居民就医负担得到了有效减轻,“看病贵”问题得到初步缓解: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由2009年的27.46%下降至2018年初的16.87%;以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为主体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作用越来越显著,职工住院、居民住院、居民门慢、居民门特次均个人医疗费用支出都有所减轻。同时,公立医院收入结构逐渐优化,公益性越来越明显。

大医院人头涌涌、看病“三长一短”也是过去就医过程中的一大痛点。这些问题也已经在医改过程中得到有效缓解。欧阳资文介绍,如今城市15分钟和农村3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随着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速和“互联网+医疗健康”全面推进,较好地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居民预约挂号和缴费省时省力,看病就医更加省心。

2018年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公立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获得绝大多数满意的评价。

欧阳资文表示,针对目前区域医疗卫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广州市将继续推进医改工作:围绕实施健康广州战略、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等重点工作,及时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和工作方案;扎实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全民医保制度等医改重点制度建设;按照国家、省和广州市既定的医改重点任务安排和时间节点,积极做好统筹协调。

广州地区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47个

医疗高地建设工作是广州市正在推进的工作之一,具体有哪些措施呢?欧阳资文介绍,《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11-2020年)》修订工作在去年完成,明确了“调布局、补短板,建高地、强基层,促均衡、抓效能”的总体思路,形成了“一主、一副、五分、网络化”的医疗卫生设施总体布局,通过重点推动中心城区优质医疗资源向城市发展新区、外围城区转移,加强中医、儿科、康复等机构建设,逐步构建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018年,广东省启动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全省共遴选了3批30家重点建设医院,其中13家医院都在广州市。其中广州市属3家;2018年复旦版全国医院综合实力排名中,广州地区有10家医院进入前100名,仅次于北京、上海。上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将与广东省共建1个国家医学中心、7个区域医疗中心,都在广州市。目前,广州地区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47个。

他表示,下一步,广州市将按照国家和省的具体要求,将重点指导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等方面取得突破。广州市还将举全市之力重点打造27个市级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及培育专科,培育70项重大高新特色的项目,让广州尽显医疗高地的优势。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伍仞 通讯员穗卫健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