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供销合作社破解改革难题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显成效

21.08.2018  17:00

      广州市供销社积极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供销社“为农、务农、姓农”职能,多举措破解助农服务基础薄弱、农资流通能力不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低等难题,在增强助农服务、经营网络、农资农化服务、规模化生产能力上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夯实助农服务基础 

  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条件限制,我市助农服务基础较薄弱。传统的农产品流通业务阵地丢失严重、基层供销合作社历史债务沉重、经济效益不佳等问题严重阻碍为农服务发展。为走出困境,市供销社积极开展村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基层示范社改造等基层服务组织建设试点工作,大力支持基层供销社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家、区镇级农合联9家、培育出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48家、广州市示范社20家,涌现出粤来粤好、康满庭、黄茅甜笋、禺锋蔬菜、燊之源罗汉松等一批管理规范、实力雄厚、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强的合作社,形成了“供销社+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有效扭转了农村综合服务缺失、基层社经营困难等问题,增强了为农服务能力。 

  (二)以农产品流通为主导,建设现代经营服务网络 

  市供销合作社以社有企业为抓手,以社区零售终端网点、采购配送中心和专业批发市场为基础,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基地,构建以农产品流通为主导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持续推进基层社改造,拓展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多样化需求的经营网点,共建成连锁经营和配送网点899家,配送中心7个,各类交易市场4个,仓库27个,连锁经营销售额近20亿元。培育了小鲜驿站、百越、康满庭等农产品流通企业品牌和一批专业合作社品牌。星洲源公司成为全国两个最大的枣类批发交易市场之一,2017年销售额20多亿元,被评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农产品公司、星洲源公司等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产销对接,发挥城市供销合作社的辐射作用,带动农产品产区的农民增收致富,2017年全系统农产品直供配送近4000万元。顺应电子商务发展新趋势,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力,加快流通方式的创新,应用电子商务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推进线上线下联动发展融合的新型营销模式,形成基于电子商务的新型农业产业服务体系,较好的促进农产品进城,方便农资和消费品下乡,2017年全系统实现网上销售1805万元。 

  (三)以庄稼医院为主体,开展农资农化服务 

  供销合作社服务功能从农资供应、农资储备向社区农业技术、土壤污染防治、气象、金融服务等延伸。目前全系统农资配送网点710家,约占全市网点总数的48.6%。根据市农业种植地区分布情况,在增城、从化、花都、南沙、白云等主要涉农区乡镇建设了19家庄稼医院,提供便民、利民、惠民服务。开展庄稼医生现场会诊、新肥新药技术推广、协办促春耕及打假活动、高产希森马铃薯“希森6”推广培训班、庄稼医生职业技能培训、新肥在茄瓜和马铃薯种植试验田、采样测土等农化服务活动近200场次。完成化肥储备2万吨、农药常年储备500吨,较好的发挥了供销合作社在农资流通、应急救灾、市场调节和保障生产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四)设立全市首家农合联,引领农业规模发展 

  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先后领、创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近300家,总注册资金超过1.5亿元,入社农户12000余户,辐射带动农户近3万户。业务涵盖了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农机农化服务、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等,涉及全市绝大部分优势农产品,其中有61家办理了商标注册,近40个分别取得了无公害、绿色、有机等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3家被认定为全国供销总社示范社,10家被认定为省级示范社,52家被认定为省供销联社示范社,20家被认定为市级示范社。8月16日,设立全市首家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市级农合联),联合1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共有20家成员,注册资金500万元。市级农合联成立,标志着广州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市、区、镇上下贯通的三级农合联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将有效解决以往单一合作社发展规模小、产业链短、经营层次低、竞争力弱等问题,有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为实施乡村振兴、助农增收致富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