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公安局电信诈骗警情每日通报(20150601)

02.06.2015  20:09
 

广州市公安局新闻办公室今天(6月1日)向媒体通报:5月31日,广州市公安局反电信诈骗专线接报的诈骗警情中,网络交易诈骗(19宗)和冒充客服诈骗(14宗)较为突出。典型诈骗手法如下:

案例一:5月31日中午13时许,广州警方反电信诈骗专线接一名女事主报警,称被人以网上消费刷单的方式诈骗6万余元。据了解,女事主在网上兼职消费刷单,对方指引其先将钱转入指定的支付宝账户,称随后登陆对方提供的网站便可办理取现并收取佣金。女事主按照对方的指引,将6.4万元转入对方账户,随后无法打开网页,且无法联系对方。

案例二:5月31日上午9时许,广州警方反电信诈骗专线接到一名女事主报警,称被人冒充机票客服诈骗2.9万元。经了解,事主曾在网上订了某航空公司的机票,当天其收到一条冒充该公司客服的手机短信,称航班取消、需要办理机票改签。随后,一名冒充机票客服的人员指引事主到银行柜员机操作,其按要求向对方账户转账2.9万元。

当前,网络购物人群数量正日益增大,而阿里旺旺、支付宝、余额宝又是网购人群最广泛使用的通讯软件和支付平台。目前有关“支付宝”的网络电信诈骗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不法分子通过百度竞价排名机制,将虚假的淘宝、支付宝、余额宝的客服联系方式,推送至搜索结果的靠前位置,以博取被害人信任,进而遥控指挥进行诈骗。

二是利用支付宝转账名义实施诈骗。不法分子以在淘宝购物为名,假称支付宝问题无法支付,和事主约定将付款金额转账给事主银行卡,由事主银行卡再转到其支付宝账户再进行付款,后通过银行短信与实际业务的时间差,诱骗事主相信并实施诈骗。

三是利用支付宝手机校验功能实施诈骗。不法分子群发手机电子邮件,以代办高额度银行信用卡为名,诱骗事主将其指定的电话号码作为银行卡预留号码,后通过手机校验功能开通事主支付宝账户并操控,通过转账取现方式诈骗。

四是利用“支付宝盗号木马”进行诈骗。不法分子先以“实物图”、“库存表”等名义通过QQ、淘宝旺旺等工具将包含木马病毒的压缩文件发送给网购买家或卖家,并诱导受害人打开压缩包,激活木马,导致支付途径被转移,将本来应该转入支付宝的钱款“劫持”转入嫌疑人账户,或直接操控事主手机实施支付宝诈骗。

五是假冒“支付宝”页面骗取账号、密码、钱款。犯罪分子事先注册假支付宝网站,诈骗事主输入账户、密码甚至银行卡密码实施诈骗,或者是提供相应的“客服电话”,诱骗消费者按照客服提示操作并提供账号、密码后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预防该类诈骗,市民群众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网民要掌握余额宝、零钱宝、理财通等网络金融理财产品的官方客服联系方式,对通过百度搜索出的官方网站或客服电话等信息保持审慎态度。

二是余额宝等网络金融理财产品的用户不要点击陌生人发送的链接、压缩包;收到后缀为.apk的文件应警惕,不要点击下载。

三是网民在出售或外借电脑时,务必清理电脑中的个人隐私内容,特别是常用的账号和密码。

四是在日常使用中,勿保存网银、支付宝等账号密码;一旦电脑中木马,应立即在安全的电脑上(不要在已中木马的电脑上)修改账户密码,同时致电相关客服确认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