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公安局电信诈骗警情每日通报(20150623)

24.06.2015  03:05

广州市公安局新闻办公室今天(6月23日)向媒体通报:6月22日,广州警方反电信诈骗专线接报的诈骗警情中,网络交易诈骗(27宗)和冒充客服诈骗(12宗)较为突出。

案例一:

22日22时许,市公安局反电信诈骗专线接白云区一名女事主报警称:被人以网上消费刷单的方式诈骗3.7万元。据了解,事主在网上兼职消费刷单,对方让其登录某网站购物,诱骗其将钱转入指定的支付宝账户,并谎称随后会向其支取佣金。其按指引将3.7万元转入指定的支付宝账户后无法联系对方。

案例二:

22日18时许,市公安局反电信诈骗专线接天河区一名女事主报警称:被人冒充中国移动客服诈骗9万元。经了解,事主当天接到冒充中国移动客服的诈骗电话,对方称其电话卡因未实名登记将被冻结,并以帮助其补充实名登记为由套取了事主姓名及身份证号。随后,该客服称事主身份证号已登记了另一个号码,该号码曾涉嫌发送违法信息而被举报,遂将电话转接至“公安局”。“公安局”人员告知其身份证还涉嫌信用卡恶意欠款,要对其银行账户资金进行安全验证,诱骗事主提供银行卡号、密码及收到的短信验证码。事主提供相关信息后,其平安银行账户内的9.3万元被陆续转走。其发现被骗后报警。

广州警方提醒:

1、刷单诈骗案例中,嫌疑人通过QQ群、微信、58同城等渠道发布兼职信息,以“为网店商铺刷单提高商家信誉”为名,招聘网络刷单兼职人员。因为不法分子用上了“互联网+”,表面看上去高大上,一旦警惕性放松便会频频“中招”。市民群众要对通过百度搜索出的官方网站或客服电话等信息保持谨慎态度,莫要总想着通过捷径获得成功,也不要被“高回报、高收益”冲昏头脑。

2、银行卡用户的个人姓名、电话、银行卡号等个人重要信息,一定要妥善保管,不要轻易透露给他人,或在不熟悉的网站上录入,更加不要把手机上收到的验证码透露给对方,以免信息泄露,造成财产损失。

3、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等部门,不会通过电话要求事主转账和对事主银行账户资金进行安全验证,也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核查账户”。

4、接到不明来电应多方进行核对。一旦涉及电话告知转账、汇款等情况,必须通过各种途径确认。任何改号软件所伪造的号码,一旦回拨就会无法接通或是转接到真正机主,骗局即被戳穿。

5、充分利用反电信诈骗专线资源。广州警方现已设立反电信诈骗中心并开通专线,由专人负责接听诈骗警情的报警、线索、举报和求助等信息,并提供咨询和指引。市民群众接到陌生可疑电话或短信,难辨真假,请及时拨打“110”或与您的社区民警电话咨询和核实。对已受骗转账的,第一时间致电反电信诈骗专线,准确提供相关信息,涉案账户建议通过12110短信和广州金盾网(http://www.gzjd.gov.cn)“网上报警”栏目提供给警方,按反电信诈骗中心指引立即采取快速应对措施,最大限度挽回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