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居民健康管理协会成立,专家齐聚“论剑”

08.01.2018  13:46

昨日,会上专家针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现状展开讨论。信时记者康健摄     

  大洋网讯   “利用医保报销比作为杠杆,引导病人到社区看病,病人不是发自内心地接受社区医疗服务的。让病人主动接受社区医疗服务,要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做起……”昨天,广州市居民健康管理协会成立。同时,协会举办羊城居民健康管理高峰论坛。会上专家针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现状展开“论剑”。

  广州新添一“居民健康”管理机构

昨日广州市居民健康管理协会成立。新当选的会长陈文明介绍,该协会以广州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和高校、中央部委、省属部队驻穗医疗单位、医务工作者为主要成员,按照“共建共享”“共融·共创·共抗”的指导思想,积极吸纳社会各界力量,实现全民健康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旨在帮助居民增强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识和提高科学的健康管理水平。

    未来,该协会将积极协助初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提高对居民健康管理的卫生服务水平,促进社区居民、各级医疗机构、政府街道居委相关职能部门、健康产业企事业单位交流、衔接、合作,并逐步建立渠道,为广州地区居民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作出引领,促进实现健康社区、健康街道、健康行政区、健康广州。

健康管理需界定医患的责任

论坛上,社区医院开展家庭医生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成为讨论的焦点。现实中,确实存在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免费却受“冷落”的情况。对此,上海交通大学社区医学与健康管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社区联盟主席鲍勇认为,社区健康管理一定要收费,人的心理,付费的东西才珍惜,免费的东西很少人会意识到它的价值,而且医生付出的努力也可以得到价值体现。

    鲍勇提出,现状下,健康管理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情。为什么很多老百姓对于这方面的管理却是被动的呢?自己的疾病全权交给医生。他认为,主要没有建立健康管理工作责任划分。鲍勇建议,在社区里面,将健康管理的责任实现社区医院、家庭、个人的“承包责任制”。“大家共管,如果个人健康不管,健康中国会遥遥无期。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科陈宏教授长期跟社区医院打交道。他指出,如今社区大夫在拼命地签约、宣教、学习。“从治病到管人,请大家理解家庭医生,理解它们的工作和服务。”他也认为健康需要大家维护,“尤其是在社区慢病防控方面,对社区医生来说是很有难度的。因为要改变人顺应欲望大吃大喝等不良生活习惯,就要研究出居民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帮助他们管理慢病。

良好医患关系服务是社区医疗优势

华南师范大学医院院长、广东省医师协会全科医生分会副主任委员胡悒萍在论坛上表示,最近几年,社区医院的医生确实在签约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基层使出浑身解数建立联系。当中,确实存在签而不约的。但这是一个必经阶段,需要三五年的时间去慢慢充实、落实服务,但是签约是第一步。从治病到管人,从关注健康到管理健康。

胡悒萍指出,现状之下,病人下沉主要是靠医保杠杆作用引导。“病人不是自己乐意和愿意去的。”那么基层医院靠什么留住病人,拿什么跟三甲医生竞争?不过她认为,社区医生可以利用好“两把刷子”:一把刷子是良好的医患关系,建立信任;另一把刷子则是连续性医疗服务和照顾。

专家认为,社区医生有地理优势,可以跟社区居民建立情感关心,“可以跟邻居做朋友,通过熟人文化再建立信任工作机制。”胡悒萍说,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则是建立固定联系和关系的基础,建立以后,社区医生再给病人提供连续性、个性化和综合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信时记者张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