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扎实创建“平安宗教活动场所”为信教群众构筑和谐精神家园

24.07.2014  12:37

  近两年来,广州市民族宗教局以创建平安广州为契机,积极部署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创建工作,以强化“四个抓”举措为抓手,扎实有效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全市各宗教活动场所均没有发生任何重大不稳定事件,各项大型宗教活动平安、和谐、有序,受到广大信教群众的充分肯定。

  一、抓组织领导,确保“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创建责任到位

  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现有约100多万信教群众,81处宗教活动场所,每年前往宗教活动场所的信教群众、游客近2000万人次。由于大部分宗教活动场所地处闹市区,且场地窄小,人流高峰时段场内外人员拥挤,在治安、消防、卫生防疫、群体性事件处置、大型宗教活动管理、场所建设施工安全等方面压力较大,“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创建工作任务重、要求高。为加强创建工作的统筹领导,广州市成立了创建平安宗教活动场所领导小组,由市民族宗教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各区(县级市)民族宗教局、市各宗教团体主要负责人作为成员单位。同时,制定了《广州市创建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工作实施方案》和《广州市创建平安宗教场所考评标准》,设定工作目标,明确分工责任,确定创建项目具体责任人,分别负责跟踪督办不同项目。广州市、区民宗部门分别与市各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签订了《创建平安宗教活动场所责任书》,将“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创建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场所。为保证创建工作成效,市、区民族宗教局还定期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分析推进工作情况,指导落实各项创建工作。

  二、抓宣传发动,营造“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创建良好氛围

  为了抓好宣传工作,广州市民族宗教局专门制定了《广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创建平安广州宣传工作方案》,并通过举办培训班、印发宣传资料、开展讲经讲道活动等措施,引导信教群众共同参与平安创建工作。同时,每年坚持举办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系列讲座,邀请安全管理专家为全市民宗干部,各宗教团体、宗教场所负责人讲授安全管理、消防知识等,大大增强民族宗教干部、宗教界人士的平安创建意识和能力水平,切实增强做好平安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据统计,目前,在全市共开展了30多场次的宣传活动;广州市民族宗教局与广州大学、广州市委统战部先后合作开展了宗教界人士培训班,还编印发放了3万册《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手册》给基层工作部门;全市各宗教活动场所开展各类以“平安”“和谐”等为主题的讲经讲道活动100多场次,为广州“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创建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

  三、抓制度建设,保障“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创建顺利推进

  根据《广州市创建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工作实施方案》,全市“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创建工作包括宗教法制建设和宣传教育、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宗教文化建设以及宗教领域公共安全防控等17个重点项目。为推进各项工程项目,广州市民族宗教局制定了“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创建工作年度计划和推进措施,建立了创建工作牵头单位负责人和联络员制度,指导专人分管和负责“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创建工作。同时,建立了民族宗教工作纵向、横向协调联动机制,每逢重要节日,市、区(县级市)民宗、安监、公安、街道等部门联合开展安全检查,指导宗教团体对宗教活动场所加强督促检查,完善预案,落实措施,消除隐患,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宗教组织协同、信教群众参与和法制保障的工作大格局,确保了创建项目全面落地并取得实效。

  四、抓示范典型,整体推进“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创建工作

  2013年以来,广州市积极开展宗教文化模范窗口创建活动,推动各宗教活动场所进一步加强了内部管理,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完善了各类设备设施。全面开展以“教风”为主题的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推动宗教活动场所综合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佛教海幢寺、道教纯阳观、伊斯兰教先贤古墓清真寺、天主教石室天主堂、基督教锡安堂等5间寺观教堂先后被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评为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同时,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先进带动作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创建工作成果,广州市、区民族宗教局多次组织各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到先进单位学习考察,目前,全市宗教活动场所“和谐寺观教堂”覆盖率已达到100%,为“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供稿:广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陈娟,编辑:办公室 房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