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1.2万亿投向280个重大工程 多措并举“去降补”

29.08.2016  11:06
广州1.2万亿投向280个重大工程 多措并举“去降补” - News.Ycwb.Com
来源: img.ycwb.com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记者黎旭阳 摄

广州推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落实好中央和省的重大部署,一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斗已经在广州打响。“十三五”期间,广州将如何执行“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已经取得了哪些成绩?从今天起本报将推出《广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题报道,聚焦“广州特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路。

记者从广州市发改委获悉,“广州特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瞄准降成本、补短板,同时积极稳妥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广州安排了280个项目着力补齐创新型经济、城市建设管理、公共服务短板,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出为企业年减负约705亿元一揽子政策措施。前7个月广州为企业减负近513亿元,“成本洼地”加速企业聚集,内资企业注册数猛增四成。补齐短板发力,“十三五”期间每年都有新地铁开通,同时将规划65个“零距离”换乘综合交通枢纽,构建无缝换乘的绿色交通出行网络。

文/广州日报记者耿旭静 通讯员穗发宣

多措并举形成广州特色“去降补

广州市委、市政府系统谋划部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个重量级会议、文件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部贯穿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主线,通过“广州特色去降补”实现改革突破。

全面规划

从“十三五”规划入手,《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先后出台,广州提出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着力找准补齐广州在创新型经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公共产品与服务、制度供给创新等方面的短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更加注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打造国际航运、航空、科技创新三大战略枢纽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1+5”部署“去降补

今年4月份,广州特色的“去降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全面打响。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议,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5”文件,部署“去降补”重点任务。

创新驱动补齐短板  

实施创新驱动补齐科技创新短板。今年2月市委、市政府召开的第一个全市重大会议就是“集聚现代产业人才、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工作会议”,贯彻创新驱动发展“1+9”文件,出台集聚现代产业人才“1+4”文件,实施人才绿卡等优惠政策,增强高端产业人才吸引力,通过一系列努力来积极补齐科技创新短板。

建枢纽型网络城市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今年8月初,市委十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进一步明确了城市战略定位和总体格局,为做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基本遵循。

深化改革激发活力

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供制度供给。今年以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推出181项系列改革事项,着力深化工商登记、创新机制、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南沙自贸试验区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和潜力。

广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亮点

三大枢纽:上半年新增16个世界五百强项目

目前广州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

国际航运枢纽方面,1~7月21个重大工程完成投资80亿元,南沙港区三期主体工程完工,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节点性突破。国际贸易“单一窗口”2.0版上线运行,全球最大散货运输公司中远海运散货总部落户广州。广州港新增外贸航线8条,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增长2.3%,附加值更高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长5%,增速居国内主要港口第1位。

国际航空枢纽方面,1~7月8个重大工程完成投资22亿元,白云机场扩建工程等项目加快推进。1~7月新增国际航线14条,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6.1%,国际旅客人数增长20.3%,货邮行吞吐量增长6.5%。

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方面,1~7月24个重大工程完成投资108亿元,广州LG8.5代液晶面板项目投产。聚焦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国际生物岛、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国际创新城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上半年落户或签约16个世界500强项目。

在推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方面,目前,已制定国家、省、市共建广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工程协议并上报国家发改委,广州铁路枢纽总图规划也已顺利通过中铁总公司审查,明确了四面八方、四通八达、多站布局、多点到发的广州枢纽总格局。广州规划了10个铁路客运枢纽,14个国铁项目、13个城际轨道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创新驱动:全球首款载人无人机广州“智造

广州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突破。

高新技术企业加快成长。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919家,13家企业入选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强。“三个一批”初步形成: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正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知名品牌;一批高成长企业在前沿尖端科技创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奥翼电子研发出全球首款石墨烯电子纸,广州亿航公司推出全球首款载人无人机“亿航184”;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发展。

科技孵化器加快建设。7家国家级孵化器被评为优秀,数量居全国第一。拥有众创空间83家,新型研发机构44家。

新经济加快发展。上半年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超过60%,新能源汽车和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量分别增长3.9倍和86.1%,光电子器件、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2.6倍、1.3倍。1~7月,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5254件,增长44.2%.

降成本:前7月为企业减负近513亿元

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计划,广州企业捷普电子人工和用电成本大幅下降,今年预计能省下2200万元。

广州市发改委有关人士介绍,广州市推出了八大类、31条、若干小项的降成本行动计划,1~7月合计为企业减轻负担约513亿元,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进一步降低。直接融资快速发展,融资成本大降。今年上半年,广州直接融资规模为1.2万亿元,在一线城市中仅次于上海,占全省(含深圳)的比重达53.8%。

降成本让企业享受便利。国际贸易“单一窗口”2.0版上线运行后业务快速增长,累计完成货物申报约93.7万票,跨境电商申报约3698万票,企业通关办事时间节省2/3,费用节省一半,港区物流运转效率提高50%以上。

降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广州城市竞争力提高,企业加速向广州聚集,1~7月新登记内资企业户数和注册资本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分别增长39.2%和50.4%。

补短板:

十三五”每年都有新地铁开通

十三五”期间,每年都有地铁新线开通。按照计划,今年年底将开通六号线二期、七号线一期,明年将开通四号线南延段和地铁九号线。据广州市发改委透露,目前广州在建11条(段)300公里地铁线,同时正在谋划2015年~2022年新一轮10条(段)300公里地铁线路,目前正在抓紧向国家和省申请整体立项审批,今年有望获批。“其中11号线环线,将有望把广州东南西北中都连接成网,实现广州东南西北与市中心之间的无缝换乘。新一轮地铁建设规划中包括18号、22号线,将重点支持南沙副中心的建设,解决南沙与中心城区、机场之间的快速连接问题,根据新一轮地铁建设规划的报批情况,力争18号线今年年底启动建设。届时南沙乘地铁半小时可到市中心,45分钟到机场。”目前在建和新一轮建设规划实施完毕后,广州地铁累计开通里程将达800公里,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此外,广州还将建设65个“零距离”换乘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国铁、城际、地铁、公交、出租车、私人用车等一站式无缝换乘,其中国铁8个、城际25个、地铁32个。

围绕提升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功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行动计划安排重大项目280个,总投资1.2万亿元。目前已开工或年内计划开工的项目共135个(其中114个项目已开工),1~7月完成投资408亿元。其余145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预计明后年陆续开工。

创新型产业项目加快建设。1~7月,35个重大产业建设工程项目共完成投资123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86%。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加快建设,复星南方总部等项目开工建设,其余项目大部分将在2016年内动工。思科(广州)智慧城抓紧开展征地拆迁报建手续,即将配套建设多项公共基础设施。广州LG8.5代液晶面板项目二期顺利投产,产能达到12万片/月,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广州分厂项目建成投产,广州汽车集团自主品牌和用车产能(新增15万辆/车)扩建项目开始量产。

重大基础设施工程进展顺利。1~7月,50个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共完成投资24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2%。

社会民生项目稳步推进。1~7月,30个重大社会民生工程完成投资29亿元。广州报业文化中心主体工程封顶,从化图书馆(二期)主体工程已完工。

未来:

三大着力点提质增效促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广州永不停步。”据广州市发改委介绍,广州将继续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接下来,广州市将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落实好市委十届九次全会决策部署和“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培育新动能、拓展新空间,切实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大着力点是“着力实施‘枢纽+’战略,增强国际竞争力”。以三大战略枢纽建设为核心,推动港口、航空、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加快战略枢纽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自贸试验区、国家航空经济示范区、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广州国际生物岛等发展平台,培育引进枢纽型企业,做好制度体系建设,推动形成新的载体、新的空间、新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第二大着力点是“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城市,提升城市软实力”。通过硬件的建设提升软实力,为科创第一要素——人来服务。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才作为广州加快创新发展的第一要素服务好,开展来穗人员融合行动计划,建立高端人才绿色服务通道,妥善解决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在居留、落户、医疗、保险、住房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公共服务供给,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在统筹民生公共服务改善、优化城市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上下功夫,用心办好民生实事,提高公共服务品质,不断提高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三大着力点是“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发展活力”。加快建设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放宽市场准入,深化行政审批、投融资体制、商事登记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结合广州城市建设发展实际,深入推进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的各项体制机制改革,在创新重大项目组织推动落实机制、完善项目责任制度等方面谋划实施各项改革举措,以制度改革不断激发城市发展活力,补齐城市发展各项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