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打造生态安葬服务体系 生态葬占比居全国前列

23.08.2019  12:05

抢抓大机遇 焕发新活力

大洋网讯 31年前,广州全国首创骨灰撒海;30年前,广州全国首创骨灰还林……如今,广州节地生态安葬率已高达83%,位居全省和全国前列。作为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单位)之一的广州,已经形成了“1+N”的生态安葬服务体系,制定了生态奖补政策,以骨灰寄存为主,骨灰还林、骨灰撒海为品牌,草坪葬、花坛葬、壁葬等节地生态葬法已成为殡葬改革的广州特色。

从今年4月起,广州市开启骨灰撒海活动常态化,改变以往“集中登记、一批次出海”的方式,实现了预约登记常态化和出海告别活动多批次,同时实现了活动预约、骨灰临时寄存、办理业务确认、补贴申领等业务一站式办理,为有需求的市民提供了便利。

案例聚焦

骨灰撒海每具补贴2000元 常态化一站式办理

为亲人办骨灰撒海 她只花了一个小时

没想到办骨灰撒海这么快,我女儿见我那么快回来,还以为没搞定,没想到一个小时就搞定了。”回忆起7月20日将先人骨灰送往骨灰撒海活动受理点的一幕,越秀区街坊罗阿姨(化名)对记者说。

骨灰撒海不仅费用全免 还补2000元

19年前,罗阿姨的婆婆去世,骨灰一寄存就是19年。如今,随着罗阿姨年纪越来越大,先人的拜祭成了一个问题。同时,骨灰寄存即将到期,罗阿姨开始思考如何让先人的骨灰得到妥善安置。一番思索之后,她对孩子们提出,希望将骨灰撒海,这样既能解决骨灰安置问题,也积极响应了国家政策。

我公公就是骨灰撒海的,而且早在几十年前就撒海了。”罗阿姨说,让她更加坚定将先人骨灰撒海的原因之一是近年来广州对骨灰撒海的宣传力度越来越大。“骨灰撒海是节地生态葬法,对环境也有好处。

基于这种想法,7月20日,罗阿姨来到位于燕岭路394号的骨灰撒海活动受理点。从活动预约到骨灰临时寄存,再到办理业务确认,全程只花了1小时。让她没想到的是,广州户籍居民还能免除所有费用。几天之后,在工作人员帮助下,罗阿姨的婆婆“魂归大海”。

不仅不用花钱,我们楼上一位邻居去世时选择了骨灰撒海,还获得了2000元补贴。”罗阿姨说,尽管由于她婆婆已去世多年,不符合补贴条件,但她依然感慨政府的政策越来越好。“以后我也会选择海葬。”罗阿姨说。

广州市骨灰撒海活动办公室

老人为去世廿年 先人办理骨灰撒海

不仅罗阿姨选择了将先人骨灰撒海的模式,如今越来越多人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今年4月起,广州开启骨灰撒海活动常态化,改变以往集中登记、一批次出海的方式,实现预约登记常态化和出海告别活动多批次,位于燕岭路394号的骨灰撒海活动受理点随之更加繁忙起来。这里可一站式办理委托骨灰撒海业务的活动预约、骨灰临时寄存、办理业务确认、补贴申领等业务。记者现场走访发现,一位老人带着后辈同时为3位先人办理骨灰撒海,其中去世时间最长的已达20多年。

事实上,早在三十年前,广州就开始了生态节地葬的推广,生态节地理念已深入人心。1988年、1989年在全国首创骨灰撒海、还林活动,广州先后以免除活动费用、发放补贴等方式,激励群众参与绿色节地生态葬法。截至2012年,已组织还林96批次,累计还林骨灰2.12万具;截至今年7月,全市已举办93批次骨灰撒海活动,撒海骨灰2.46万具,参加群众3.8万人次。

另外,广州还大力推广骨灰寄存(安放),大力兴建公益性的殡葬基础服务设施。目前,广州市有5家殡仪馆,为方便群众寄存,均配有骨灰楼,其中广州市火葬场现存骨灰15万多具;全市共有132家公益性骨灰楼(安放地),每年近65%的骨灰存放在骨灰楼。

广州还鼓励各经营性公墓推行草坪葬、花坛葬、壁(格位)葬、骨灰楼寄存等服务项目,效果明显。目前,全市11个经营性公墓均推出了绿色节地葬法,共节地安葬(寄存)近3万例骨灰。去年,广州结合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大力推进公墓小型化、艺术化、生态化发展。市银河公墓、花都区新华陵园、增城区正果万安园等积极开发生态葬项目,继续深化生态葬品牌建设。截至目前,广州节地生态安葬率已高达83%,排在全省、全国前列。

广州市殡仪馆遗体3D打印实验室

3D打印“复原”遗体 家属流泪直呼“真像

除了倡导节地生态葬法,广州还将科技融入殡葬之中,让逝者走得更有尊严。

在广州市殡仪馆一间小小的实验室里,出生于1995年的刘峥正和同事们一起在“攻坚”,作为防腐部的普通员工,除了负责平时的遗体美容工作外,他的工作还有些特别:从去年开始,他和同事成立了一个实验小组,专门为受损遗体提供“复原”服务,让逝者走得更有尊严,而他们的技术正是如今最热门的技术之一——3D打印。

与普通3D打印不一样的是,我们还有多项独有技术,比如打印出来后,我们还会为模型植发等,力争最大限度还原逝者的原貌。”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联络部负责人付宏盛说。该技术从今年清明节后正式推出,如今已为两位逝者提供头部3D打印服务。

从二维的相片转化为三维的模型,确实很考验技术。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死者家属的认可,很有成就感。”刘峥说。在第一例中,为了保证效果,他和同事一共制作了三个模型,没想到家属看到模型后立刻就流泪了,直呼“真像”!

广州市殡仪馆员工刘峥用3D打印技术练习遗体“复原”。

在这个实验室中,记者发现,许多实验室中“练手”的模型高度一致,而它们的原型都是同一个人——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殡仪服务部防腐组负责人黄桂泉。今年已是他在这里工作的第26个年头。“之前练手时是没有案例的,反正每个人都有离开的一天,我一点也不忌讳,所以我就让他们拿我练手咯!”黄桂泉笑着说。如今,实验室里仅以他为原型的模型就多达数十个。

除了3D打印遗体修复技术走在了全国前列外,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还与民政部101研究所联合设立了殡葬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大殡葬人才培养力度,推动殡葬科技创新发展。其中,双方联合研发的火化炉升级技术和火化机一体化遗体自动输送设备系统已投入试运行。

基层思考

广州市殡葬管理处处长梅向阳:

奖励补贴+人性细节

助推节地生态葬普及

梅向阳表示,作为全国80个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单位)之一,广州建立了市殡葬综合改革联席会议制度,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深化殡葬综合改革。先后制定了《广州市殡葬设施总体规划》《广州市十区公益性骨灰楼规划》《广州市2011-2020公墓建设规划》《广州市殡葬事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不断完善殡葬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尤其重视生态葬服务网络建设。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白云、黄埔、增城三区公益性骨灰楼布局规划制定工作。

生态葬奖补机制的健全对生态节地葬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2009年起,广州免收市民骨灰撒海活动费用;2013年出台了《广州市骨灰撒海补贴办法》,对广州市户籍,在2013年1月1日后死亡火化并实行骨灰海葬的,给予每具骨灰1000元的补贴。2017年出台生态葬奖补政策,将撒海补贴提高至2000元一具。市民在广州市经营性公墓进行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的,每具骨灰补助公墓300元、补助委办人500元。对于骨灰寄存单位,给予每具骨灰10元/年的补贴,专项用于设施建设维护、提升寄存(安放)单位服务管理质量。这些政策,都大力推动了生态节地葬的推广。”梅向阳说。

为让市民容易接受生态葬法,有关部门加大了宣传力度。如每年4月份,在市火葬场等清明期间主要祭扫场所设置生态葬咨询预约服务点,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册,在各种渠道发布宣传生态安葬的公益广告,宣传骨灰撒海、树葬、花坛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宣传奖补措施。为方便群众,2016年,广州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市民可直接在线上办理预约。市民如需预约骨灰撒海,可关注“广州民政”微信公众号办理。

人性化的细节设置也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对海葬文化的社会认同感和社会影响力。梅向阳举例说:“广州引入了专业人员优化撒海仪式,从悼词的起草、哀乐的选择到现场布置都充分考虑家属的心理需求,力求简朴不失庄重,更好地传承中国孝道文化,倡导‘移风易俗、厚养薄葬’理念;为增强仪式的厚重感,还设置了天堂信箱,让家属把对逝者的思念付诸笔端,投入信箱,撒海活动结束后专门举行仪式,将卡片火化传递对逝者的哀思。

据了解,目前广州民政部门正全力破解殡葬基础设施布局不够均衡、高素质人才较为短缺等难题。将加快制定广州市殡葬设施中长期规划,合理布局殡葬设施,增设更多的便民办事点方便群众。同时,将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进入殡葬行业,提升工作素质和行业技术攻关能力。

此外,广州还将完善奖补机制,加快建立海葬纪念设施,推进现代殡葬文化建设,鼓励更多群众选择生态葬法,提高海葬等不保留骨灰的生态安葬比例。

专家点评

中国殡葬行业协会理事许国栋:

走进学校社区深化生命教育

针对广州殡葬改革的成效,许国栋表示了赞许:“广州的殡葬管理很有序,特别是在一些政府倡导的节地生态葬中,群众参与度都比较高。

许国栋认为,从全国范围来看,广州的生态节地葬呈现出几大特点:其一是最早,已经超过三十年,走在全国前列;其二是数量大,83%的节地生态安葬率排在全国前列;其三是补贴给力,如撒海补贴达2000元一具,进行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的,每具骨灰补助公墓300元等。“有关部门的大力宣传加上广州人务实的特质,让广州生态节地葬走在了全国前列。”他说。

许国栋表示,“目前广州已经有很好的节地生态葬氛围,但在丧葬文化传承发展、增强丧葬仪式感方面,建议广州加大纪念设施投入,这样也将对节地生态葬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他介绍,目前在粤东一些地区已经兴建了海葬纪念广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觉得广州也可以选择地方建一个海葬纪念广场,既可以建在江海边,也可以建在墓园中,让人们有一个拜祭的场所,同时也更有仪式感,通过这种仪式感来增强生命教育,怀念和回忆先辈们的优良品质,激励后人不断学习和践行。”许国栋说。

此外,许国栋认为,生命教育还可以继续深化,比如,多走进学校、社区开展该类型活动,而这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有一部电影中说,人的死亡有三次,第一次是停止呼吸,第二次是亲友们参加葬礼的时候,第三次死亡是世界上最后一个记起你的人把你忘掉……我们可以在祭祀文化的传承方面多做一些事情。”他说。

中心工作室出品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秦松 通讯员廖培金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专栏统筹:毕征、汤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