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拟"五禁"电动车 中大布市3万商户运货成问题(图)

17.10.2014  16:20
广州拟"五禁"电动车 中大布市3万商户运货成问题(图) - News.Ycwb.Com
来源: img.ycwb.com

  ■送布工张燕明正把自己电动三轮车上的货物转运到货车上,他每天如此,一天工作12小时。

市场方呼吁制定专业市场货物运输制度,切勿“一刀切

■本版统筹 新快报记者董芳 ■本版采写 新快报记者 郑光隆 卢佳

本版摄影 新快报记者 郑光隆

广州市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自10月10日公开征求意见后,持续引发各方热议。不仅专家学者的言论频频见诸报端,记者在暗访时也发现地铁口的“五类车”搭客仔们也在谈论这一话题,毕竟,他们正是《条例》中“被禁止”的那部分。对于海珠区中大布匹市场的送布工们,他们的谋生工具几乎都是改装过的电动车或三轮车,《条例》将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不小的影响。有送布工表示,此次广州若“动真格”开禁,他们肯定“返乡下”不干了,那中大布市每天大量的货物运输将如何解决呢?

送布工的一天

如果‘开禁’动真格,我只能回老家谋生了

现年42岁的四川汉子张燕明,在中大布匹市场一带骑电动三轮车拉货至今已有12年。他曾经在工地当过建筑工,目前每月收入六七千元,虽然也是体力活,但比在工地要轻松很多。“如果禁用电动车,我只能改行。”提及广州即将全面“禁电”,张燕明显得很无奈。

看到交警就得躲 扣车一个月就白干

无论晴雨寒暑,每天9时30分,张燕明都会骑着电动三轮车准时出现在中大布市顺景汇展中心附近,静候当天的第一单活。

这天是10月15日,将近上午10时,他的手机响起。一位档主请他拉两大包布料去瑞宝新村的仓库。三百多斤重的货物,两三公里的路程,张燕明花了20多钟,赚了30元。

卸完货还没喘口气,张燕明又接到一单,拉一车布匹去大塘的一家制衣厂。当他骑着满载的三轮车准备加速时,突然发现逸景路口有交警查车。张燕明立即拐进路边的银岭皮革毛绒市场内。

好险啊,一旦车子被扣,这个月就白干了。”张燕明说,一台改装过的三轮车要卖4000元,送货时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远远见到交警就得躲。今年3月份,他就被交警扣过一台电动三轮车。

在市场内躲避“风头”将近半个小时后,已是中午11时30分。从同行口中得知查车的交警收队后,张燕明才继续上路。这一趟路途较远,张燕明得到了80元酬劳。

今年拉货电动车猛增 交通更加混乱

张燕明从大塘的制衣厂返回顺景汇展中心后,已经是中午12时多。他在路边的快餐店买了一份12元的快餐和一瓶珠江啤酒。填饱肚子后,径直将电动三轮车开到广州轻纺交易园。

此时立新街边已经聚集了七八台电动三轮车。“都是熟人,等下有一批从福建来的货,要我们送去各个档口或仓库。”张燕明说,他接的每单活,都是熟客。一辆满载的电动三轮车可以拉2000斤重的布匹,价值以万元计,若不相熟,客户也不放心让他们拉走。

下午1时多,一辆大货车靠近路边,三轮车们聚拢过来排队装货。张燕明的车上很快就堆积起一米多高、三米多宽的几大包布匹。

接过几张派货单,张燕明首站前往珠江国际纺织城。此时正是布匹市场真正热闹的时候,大量电动三轮车和电动自行车在狭窄街道上如鲫鱼般穿行。张燕明娴熟地在车流中左穿右插,很快就拐上瑞康路,但遇上塞车,他慢慢挪了20多分钟才到目的地。

送完货后,张燕明返程时又在逸景路遇到了塞车。“没办法,三轮车实在太多了,跟小车混在一起就会堵。”张燕明说,以前凤阳街道会给拉货的电动三轮车发证,每个月收500元管理费,并派城管在市场内清理无证的三轮车。今年再也没有发证和收钱,也无人管理。拉货的电动三轮车猛增了好几倍,不但乱抢生意,交通也比以前更混乱。

每天工作12小时 晚上十点才收工

张燕明拉了三四趟货后,已经是下午5时多。此刻的凤景路、瑞康路、逸景路等几条主干道,大量电动三轮车和小车挤在一起,塞得一塌糊涂。张燕明干脆先回康乐村的出租屋内休息,晚饭后再开工。同样骑电动三轮车拉货的妻子已提前收工,煮好了晚饭。晚上7时许,张燕明又出动了,“都是熟客约好的活儿。

晚上,中大布市虽然人流减少,但来回穿梭的电动自行车和满载货物的电动三轮车随处可见。“每晚都要拉到10点多才能收工。

谈起这12年的变化,张燕明说,随着中大布市发展得越来越大,运货量与日俱增,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送布工来这里淘金。12年前,他还是用人力三轮车送货,不但辛苦,也赚不到多少钱。后来大家都往人力三轮车上装马达,效率提高了,赚得多了,交通也越来越混乱。

正在征集意见的《条例》中规定,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得在非机动车和摩托车上加装动力装置,张燕明说,为了多送货挣口饭吃,没办法不装。“政府应该给我们这些拉货电动三轮车发证,进行培训,让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而不是把电动车给禁止了。如果三轮车不能装电动机,靠人力踩拉不了这么多货,也赚不到钱,我只能跟妻子回四川老家谋生,或回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