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探索建“无人工厂”
机器人在工作。 广州日报庄小龙 摄
2015~2017年安排7亿元支持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
今年2月,上海海底捞“试水”机器人服务员,可以斟茶递水、送纸巾送酱料,如果被挡它还会大叫“啊呀你挡到我了,我忙死了”。不仅服务业,工业生产也将出现类似的场景,甚至会出现“无人工厂”。
珠三角不少企业正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号角,推出“机器换人”计划,越来越少的工人和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一起工作,直到最后,车间只需要一个工程师,摁下“启动”键。
文/广州日报记者何瑞琪
谁在制造工业机器人?它将带来怎样的图景?记者走进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智能装备园区,这里占据了广州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规模约200亿元的半壁江山。截至2014年,这里共有57家智能装备企业,总产值达到79亿元,近5年保持着2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
据了解,2015~2017年,广州将安排7亿元支持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正探索实施“智能制造计划”,选取一批企业开展“机器换人”试点,建设“无人工厂”示范企业。
在广州瑞松科技有限公司的厂房里,董事长兼总裁孙志强介绍了正在运作的“电梯层门板取件、点焊、码垛机器人自动化系统”。这长长的名字,足以将门外汉绕晕,而“六轴机器人”、“折弯前工序”这类专业术语,简直让普通人望而生畏。
不过,如果你看到下面的场景,这些词就不难理解了。
眼前的机器人,挥舞着粗壮的胳膊正在干活。瑞松科技工程师何艳兵说,它不只是胳膊,关节模拟了人的“腰肢、胳膊、手腕、手指”,保证了它既能在水平面自由旋转,还能在垂直平面移动。
这么粗壮的机器人,到底能干啥?它虽然长着“水桶腰”,但手指部分只有1毫米细。只见它端详着两块铁片的缝隙,几个关节飞快地左一扭右一动,1毫米的孔喷出一根细细的铝丝,就把两者缝合起来了。各种零部件经过各类机器人的手整合之后,就变成了电梯的那扇门。
说它是“大块头”干绣花针的活,一点都不为过。
让机器人也长一双眼睛
若对工业机器人作简单的区分,它们或可称之为“轴”家族。一个轴,就是机器人的一个关节,轴越多,机器人越灵活。上世纪60年代,能制造出二轴机器人就很了不起了。现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的智能装备企业,大都生产六轴机器人,也就是前文提到的生产电梯门的那类机器人。
随着科技日益进步,机器人的学习模仿能力越来越强,它们渴望长出一双眼睛。
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介绍了正在生产的2.0版机器人——集成高速视觉系统的并联机器人,与人的视觉系统不同,它们的眼睛是运算技术的产物。图像由大量的像素构成,每一个像素都有一个灰度等级,通过高速运算技术的分析,机器人就能快速识别并抓取所需要的东西。
这么酷的科技,首先被财大气粗、员工繁忙的物流企业盯上。据了解,国内某著名物流快递企业已经订购了多台视觉机器人,用它们的眼睛识别摆放无序的包裹,抓取并送到货架上。机器人扫描包裹上的条形码后,系统即可跟踪包裹去向。
趋势:
劳动力红利在消失 脑力红利兴起
谈了机器人的许多好处,现在该了解它的成本,毕竟高性价比才是大规模应用的前提。
孙志强介绍了上述“电梯层门板取件、点焊、码垛机器人自动化系统”与传统人工操作的成本比较。两个传统电梯工人一班可制造250件,白晚班一起,也只能生产500件层门。由于电梯市场需求量高,很多企业调整为3班制,周六、周日还需要加班,才勉强满足市场需要。
经过测算,每一条钣金线,如果采用人工作业,3班需要6人,24小时生产750件;而采用机器人后,1班只需1人操控电脑系统,8小时生产1800件,效率大大提升。
从账面上算,用广州话来说“有数围”。达意隆总经理助理李竞明表示,比如他们开发的第5代全自动旋转式吹瓶机,一台机器人可以抵4个人力工作量。以每个工人年薪4万元计算,一台30万元的机器人2年就能收回成本,机器人剩下10年寿命就可以节省人力成本100多万元。
当然,不同行业的机器人定价不一,有些机器人整装线起步价都要上百万元,而汽车企业引进的机器人焊接线,动辄也要上亿元投资。若简单换算成一年省多少人工费,这“性价比”又另当别论。
“投资不能着眼于眼前。现在工厂越来越难招到年轻人,他们基本都不愿意做高危险、重体力劳动,比如搬运、焊接等工作。”对广汽生产工厂负责人来说,机器人与智能技术的应用,除了让工艺更加完美,还能解决了一些高危、重负岗位“招工难”的问题,从长远来看,这笔投资划得来。
如此,随着机器人的大量投入,生产线上的工人被替换,“无人工厂”或将逐步实现。工人也可以坐在家里办公,通过互联网远程查看工厂设备的运行。未来的车间里,只有少数工程师会被留下来,摁机器人的“启动”、“暂停”、“关闭”键,并及时处理应急情况。
未来,围绕机器人会产生新一代“码农”。尽管廉价劳动力的红利在快速消失,但智能制造的脑力红利迅速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