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摸清农耕资源“老家底”

11.08.2022  22:07

大洋网讯 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和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完成的广州市农耕文化本底调查成果今天正式发布。记者在成果发布暨农耕文化传承保护研讨会上了解到,广州市开全省先河,启动农耕文化资源本底调查,系统加强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保护传承,为乡村守住历史文脉、为城市留下乡村记忆,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广州市建议将“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进行整合,加快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全域调查摸清农耕资源“老家底

岭南地区是中国农业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国传统农业的典型区域之一,农业垦殖历史悠久,物产丰饶且极具热带于亚热带地域特色。广州作为岭南地区农耕文化的中心区域,具有鲜明南热带地域特色的农耕文化资源。为进一步掌握广州农耕文化资源情况,探索加强农耕文化保护与利用途经,2021年4月,广州市在全省率先组织开展农耕文化资源本底调查,对全市11个区丰富的农耕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摸查,系统梳理广州传统名优农产品、农耕技术、生产工具、农耕知识和农业文化遗产等农耕文化资源,全面厘清广州农耕文化现状、分布、形态。

本次本底调查历时一年多,编撰形成一部38.4万字的《广州市农耕文化资源本底调查报告》、一本包含803幅图片6.7万字的《广州市农耕文化资源名录图册》、一套广州市农耕文化资源数据小程序和电子地图等。通过深入系统的本底调查,共识别出广州农耕文化资源素材2199条,其中具有地理位置统计意义的素材1305条。对识别出的农耕文化资源分门别类建立名录图册,开发数据应用程序,建立重要农耕文化资源电子档案,为保护传承优秀农耕文化奠定坚实基础。

从此次调查结果看,广州已经初步形成穗中都市型农耕文化区、穗南水乡农耕文化区和穗北广客交融农耕文化区三个区域,具有水系资源丰富、生态条件多元、农业物产丰饶、农业贸易活跃等特点。

强化农遗保护留下城市文明“旧印迹

近年来,广州市积极组织开展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以农业文化申遗为抓手,强化全市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工作。广州制定出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方案,实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报告制度,持续推动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作开展,为城市留下共同的乡愁记忆。截至目前,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增城)、广东海珠高深沟传统农业系统成功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全省4项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广州市2项入选。据了解,为做好后续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准备工作,广州市已建议将广东4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最具岭南地域特色的“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含增城、东莞、茂名)进行整合,拓展覆盖到全省各大荔枝主产区,加快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注入乡村发展“新活力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广州市注重发掘农耕文化的多种功能、多元价值,将保护传承农耕文化与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优秀农耕文化“活态”利用。据介绍,广州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耕体验、研学科普、农业观光等乡村特色产业,在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区域内设立研学基地,推动增城在遗产地打造省级荔枝产业园,建设荔枝文化博物馆,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农耕文化的生产生态生活功能和现代价值,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增城积极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与新乡村示范带联动共振,推动荔枝小镇新乡村示范带建设,以仙进奉荔枝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引入5家市场主体,建成古荔枝景观大道、仙进奉荔枝古荔园、荔枝农耕文化园、荔枝文化博览馆,周边配套皇朝御苑酒店、仙村国际高尔夫球场、五叠岭森林公园、饶宗颐学术艺术馆、洗衣文化世界博物馆、垃圾分类体验馆、环保科教中心(3A级旅游景区)、仙湖农场、特色农家乐等配套设施场所和文化科普教育基地,推广“小规模、组团式、微公园、生态化”建设模式,推动农业文化遗产元素与旅游线路融合发展,将荔枝小镇、荔枝文化公园、挂绿园等遗产地核心区优先纳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打造遗产地休闲旅游精品路线,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勇当城区农遗保护的“探路者

2021年11月,“广东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成功获评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该批广东唯一入选新增项目。作为世界范围内唯一位于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始于秦汉,是两千年以来海珠劳动人民在紧邻广州城、商品农业发达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充分利用高温多雨、地处珠江弱潮河口、水网密布的自然条件创造的一类极具珠江三角洲地域特色的农业生产系统。这里地处经千年围海造田、筑堤种果而成的岭南名果产区,农耕与果商历史文化悠久,文脉积淀深厚。其独特的果基农业系统,是珠江三角洲唯一保留至今的独特河网堤围果林生态系统。目前该遗产项目已成为广州市民可达、可享的重要生态空间,成功打造了自然教育、农耕文化科普领域颇具影响力的“海珠模式”。在全球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的保护与发展,将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一个宝贵的样板。

会上,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务实有效做好广州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了热烈讨论,就进一步促进广州农业文化遗产这一宝贵财富真正“活起来”“火起来”分享真知灼见。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农业农村部全球/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骆世明指出,中国农耕文化讲求精耕细作、物尽其用,在地球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能够发挥重要引领作用。

专家一致认为,保护和发展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在需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蕴含历史、民族、文化、生态、经济、科技等多方面价值,对于促进农文旅融合、产业价值链升级、生态涵养、品牌影响力扩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乡村发展能力建设、农民增收等具有特殊功能和作用,契合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叶卡斯 通讯员:穗农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