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使命:从开放先行地到开放新高地

03.06.2016  05:16

  5月31日上午,广州空港经济区迎来两拨客人:中外运敦豪亚太区高级副总裁Spencer Lim一行,以及联邦快递中国区副总裁钟国仪一行。

  5月27日,在常年举办广交会的琶洲展馆,2016中国创新创业交易会开幕,来自国内外的顶尖科研团队,带来了1600多颗“创新种子”。

  5月24日,新加坡知识产权局首个海外代表处筹建办公室落子中新广州知识城,这意味着,更多的新加坡的知识产权服务商将登陆广州。

  从千年商都迈向国际枢纽,广州正呈现出全新的开放逻辑与路径:从全球商贸网络的节点城市,转型为全球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高端要素的汇聚交换枢纽。而拥抱全球化的制度创新,则支撑广州抢占知识经济与服务贸易的制高点。

  广州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广州要从全球发展要素配置和国际产业分工中找动力,以扩大开放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构建高水平开放经济体系,成为国家及广东“十三五”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在全球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从中国开放先行地到开放新高地,广州正加快节奏、全速进发。

  ●南方日报记者 黄少宏 黄伟 陈思勤 江珊

  再立新标杆 建设国际枢纽,汇聚人流资金流信息流

  5月27日,琶洲展馆,从中国创新科技成果交流会升级而来,由广州市政府承办的中国创新创业交易会开幕,来自中国、美国、欧盟、俄罗斯的顶尖科研团队,带来了1600多颗“创新种子”。

  国际权威科学杂志《自然》的嗅觉灵敏,其近日刊文称:“广州正从贸易中心变身创新沃土,迅速成为科学家、研究者与产业界共同研发高科技产品与创新的中心。”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信息化与全球化的深度融合,广州正抓牢机遇期,用好用活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变开放比较优势为发展竞争优势。建设国际航运、航空及国际科技创新三大战略枢纽,既立足国内,更面向国际,成为全球产业、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资源的强大吸附器。

  依托国际航空枢纽,广州空港经济区成为投资热土。5月31日上午,这里迎来两拨客人,分别是中外运敦豪亚太区高级副总裁Spencer Lim一行,以及联邦快递中国区副总裁钟国仪一行。两个月前,13个龙头企业集体签约进驻。

  中澳新韩自贸区项目即将在空港经济区内崛起,拟重点打造集线上线下于一体的特色商品进出口展贸中心、体验式购物中心、结算中心及融资租赁、跨境电商总部。“目前,一期100亩的规划方案已确定,正在做单体的设计报建,很快就会动工建设。”广州空港委相关负责人说。

  “希望IDG能够在广州成就下一个‘BAT'公司。”27日,中国风投圆桌峰会在穗举行,世界创投大鳄、IDG资本合伙人熊晓鸽掷地有声。

  放眼世界,航运中心往往与金融中心相伴生。春江水暖鸭先知。去年底,IDG资本宣布在广州设立南方总部,并进驻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美国高通、复兴集团、深创投、中科招商、金沙江创投、诺基亚成长基金……国内外一线创投纷至沓来。依托广州,资本“嫁接”起人才、技术及市场,向更广阔的经济腹地辐射。

  集聚效应已显,广州正成为融资租赁新业态的“温床”。渤海一号以SPV(单机子公司)方式引进的空客A320交付使用,天合国际完成两架波音737—800的资产跨境包交易,越秀租赁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仅南沙新区,已落户126家融资租赁企业,融资规模3600亿元,汇聚金融企业1090家。

  从广交会到创交会、留交会,从商品流到人才流、资金流,广州正蝶变为全球信息枢纽——从商品、资本的流量中枢,向知识创新、信息流动的控制节点升级迭代。

  拓展新蓝海 掘金知识经济,融入全球服务贸易网络

  南沙港码头,每个工作日上午,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吴池力准时出现。三年来,吴池力“游船河”上下班,往返于南沙霍英东研究院和香港将军澳的家。

  三年前,吴池力带着“抗霾神器”——可以过滤PM2.5的节能空调,北上珠三角谋求技术突破和产业化。梦想很快照进现实,最近,他找到一家家电企业合作,不仅实现了产业化,还推动了合作方进军资本市场,“马上要挂牌新三板”。

  “港科大的教授在教学科研中积累的知识和技术,在香港这个狭小的市场环境内无用武之地。他们希望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带到内地特别是珠三角来,为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出一把力。”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署理院长吴景深说。

  国际力量瞄准广州日益崛起的知识经济。5月24日,新加坡知识产权局首个海外代表处筹建办在中新广州知识城揭牌,旨在实现中国企业与新加坡知识产权服务提供者的对接,帮助企业保护和管理他们在东盟及其他地区的创新成果。

  新加坡教育部代部长兼国防部高级政务部长王乙康说,“越来越多的广州创新型公司,特别是科技公司希望开拓海外市场。代表处将为这些公司海外知识产权专业服务。同时也将帮助更多的新加坡知识产权服务企业走进中国市场。”

  培养和吸引国际化人才,实现知识产权和专业技能的自由流动,更多金融、医疗、法律等高附加值服务的扩展,广州正转型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全球服务商。

  不久,香港金域中心实验室即将开业,这是金域检验在香港成立的第三家实验室。2011年4月,金域检验就成立了香港子公司,为港澳地区的医疗机构提供医学检验外包服务。此外,伊朗、马来西亚、日本已有金域的分支机构。

  从广州到香港,从香港到美国,金域检验的蓝图是在全球输出第三方医检服务。“几年前,我们需要借助香港平台,而现在我们开始自己接触世界。”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梁耀铭说,为推进此事,他今年已数次前往美国。

  “以色列是全球创新的源泉,而我在中国开公司,是要让中国想买技术的企业打开家门,就可以摸到以色列的前沿技术。”参加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的以色列人蓝龙以流利的普通话说,他自己不是技术团队,而是“桥梁”。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林江认为,珠三角整体面临产业的转型及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其中特别是要通过新知识、新技术来实现生产效率与服务品质的提升,它迸发出来的市场机会价值和产业的空间是非常庞大的。

  探索新路径 对标国际规则,以制度创新提升全球竞争力

  半年前,南沙自贸片区法院作为全国首个自贸区法院在广州宣告成立,首批16名法官以国旗下的宣誓开启了他们的新职业生涯。

  与一般法官不同的是,南沙自贸片区法院的这16名法官身上有着“专业化、国际化”的标签。熟练掌握英语乃至多门外语是他们的“标配”,国际金融、贸易、知识产权也是他们必备的专业知识,因为他们随时要面对的是国际商事纠纷以及国际当事人。

  “发挥南沙自贸试验区作为新的国际投资贸易规则压力测试的作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加快外经贸转型升级。”在广州市委十届七次全会上,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说。

  瞄准自贸区纠纷化解的国际辐射力和全球影响力,南沙自贸片区法院将建立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推动自贸区商事纠纷高效、便捷、经济解决。

  全国率先引进的港澳籍陪审员也已在南沙法院坐堂审案。“引入港澳籍人士参与审判,不仅能倾听港澳人士心声,也可消除其对内地司法的距离感,也增加了裁判透明度。”履职一年半的港澳籍陪审员王明焱所言也代表了广州化解国际纠纷的探索方向。

  广州仲裁委则走得更前。“当事人有自由选择自己熟悉的法系的机会。”广州仲裁委主任陈忠谦说,在广州仲裁委发起设立的南沙国际仲裁中心,仲裁当事人可根据自身的需要,选用社会主义法系、英美法系、大陆法系这三种不同法律体系地区的裁决书,选择自己熟悉的语言和庭审模式,达到去香港、澳门、内地仲裁机构仲裁同样的效果。

  大通关体系水平再次升级。4月21日,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2.0版本上线,比1.0版本增加了8个新模块。“目的就是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广州市口岸办主任刘曦说,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瞄准的是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主动对标新加坡等先进国家经验,让企业在一个平台办理21个部门的业务,提升通关效率。

  投资门槛不断降低。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外资管理体制改革在南沙自贸片区试水,市场准入前置审批事项由101项压减为12项,包括营业执照等在内的“十二证三章”可实现24小时办结。

  制度革新带动国内外投资者纷至沓来。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南沙新设企业10802家,超过自贸试验区获批前历年注册企业数的总和。

  从港澳陪审员坐堂审案到全国首个自贸区法院,从负面清单管理到大通关体系,从三大仲裁模式任选到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瞄准国际先进规则,广州正在以制度创新提升全球治理话语权和竞争力。

  数说

  广州开放发展

  1.截至2015年底,共有28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广州投资。

  2.吸引外资快速增长。2016年一季度,广州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362家,增长7.4%;合同外资52.1亿美元,增长1.1倍;实际使用外资18.3亿美元,增长53.1%。

  3.境外投资持续向好。2016年一季度,广州办理境外投资项目79个,增长1.5倍;协议总投资额19.1亿美元,增长80%;中方协议投资额17.2亿美元,增长1.7倍。

  4.2016年一季度,预计广州服务贸易进出口80亿美元,增长超13%;服务外包合同额31.2亿美元,增长44.7%;离岸执行额11.0亿美元,增长13%。

  5.2016年一季度,广州完成旅游购物商品出口308.4亿元,增长1.9倍,对出口增长的拉动率达19.5%。跨境电商进出口26.7亿元,增长2.3倍;其中出口17亿元,增长2.1倍,进口9.7亿元,增长2.7倍;跨境电商对进出口增长的拉动率为1.1%。限额以上网上商店零售额(电子商务)134.8亿元,增长26.3%。融资租赁取得新进展,首单总价值1.05亿美元的跨境租赁飞机成功交付。

  总策划:莫高义 张东明 总指挥:王垂林 姚燕永 郎国华 邓红辉 统筹:胡智勇 姜玉龙 刘江涛 执行:黄伟 郑佳欣黄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