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人上讲台 心更要上讲台
在高分子领域,程镕时用心耕耘了60多年。
广州日报9月20日B7版讯 (记者 张映武)
高分子物理化学家程镕时:
“程镕时公式”是什么?这对于学习高分子物理化学的人来说并不陌生,1960年,程镕时在研究高分子溶液粘度问题时,提出的一点法计算特性粘数的公式得到广泛应用,被教科书称为“程镕时公式”。高分子研究看似深奥难懂,但它与实际生活、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应用广泛。在高分子研究领域,程镕时是海内外知名的专家。
院士风
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最优秀的科学精英和学术权威群体,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最高学术称号,终身荣誉。
人物名片
程镕时,1927年出生于江苏宜兴,著名的高分子科学专家,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高分子物理化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成绩显著,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参与创建我国第一个
高分子物理化学研究小组
抗战时期,程镕时是战区流亡的学生,饱受战乱之苦。1937年秋,程镕时家人为躲避战乱,辗转来到湖南省沅陵县,不久,父亲工作的工厂遭日军轰炸,家里失去了经济来源,他们又继续逃难到四川。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得程镕时的初中学业一直未完成,他也因此更珍惜学习的机会。
在重庆读高中时,程镕时对化学科目产生浓厚兴趣。当时他们的生物老师是国内有名的植物学家钱崇澍,程镕时在老师的显微镜里看到了各种动植物的细胞、血液的组成部分……他感到非常好奇,对生物化学领域的知识更感兴趣。后来,他如愿以偿,先后考取了金陵大学化学系、北京大学化学研究部。
1952年,程镕时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完成学业后,被派到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工作。刚毕业的他,就在著名的高分子物理学家钱人元的带领下,参与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高分子物理化学研究小组。
回想起当年研究小组同事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情景,程镕时的心情总是非常激动。“小组的初始成员只有四人,创立之初,几乎没有任何现成仪器设备。”不过,这些困难并没有难倒他们,程镕时和同事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常用仪器。“印象深刻的是恒温水槽的制作,我和同事在研究所大院里四处寻觅旧时遗留的仪器配件,捡来一个别人不要的长方形玻璃水槽,加上了继电器、汞甲苯温度控制器等材料,改造成性能可靠、可以稳定持续运转的恒温水槽。”程镕时回忆说。由于效果良好,他们还将这“土方法”的制作心得写成文章供同行参考。
用导师的高压锅做实验
程镕时对高分子溶液的粘度问题兴趣由来已久。1948年,他在大四的选修课上就选择了著名无机化学家戴安邦的《胶体化学》课,撰写毕业论文时,他决定做大豆分散液的粘度问题。那时条件简陋,很多实验器材都没有,“为帮助我做实验,戴安邦先生把从美国带回、还未使用过的高压锅拿来给我,用来蒸煮大豆,测试不同压力和时间对粘度的影响。”程镕时就依靠这简单的实验工具,完成了毕业论文初稿。
令程镕时记忆犹新的是,戴安邦花了很长时间审阅,一字一句斟酌修改,在页面上写满了批注,程镕时看后深受触动,这对他后来的教学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程镕时认为,作为一个合格的化学工作者,一定要掌握过硬的实验工夫,很多细节性的东西不能忽略。在北京大学学习时,程镕时对张龙翔教授印象深刻。“张先生是一位实验高手,实验技术出神入化。”对于程镕时来说,观赏老师做实验是莫大的享受。他至今仍清晰记得张龙翔教授说过的几个注意事项:每次做实验,必须认真清洗器具,不能有污渍,以避免影响实验结果;实验用的各种药品试剂必须检验其纯度,纯度不达标的务必逐一纯化……
程镕时回忆称,自己曾研读过张龙翔教授的工作日志,发现他在每一天的记录中,都标注有当天详细的天气情况,他感到很不解。张龙翔告诉他,化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数据要精准,天气的变化往往影响到数据的变化,因此需要标注清楚,在总结数据意义的时候加以参考,真相往往就藏在细节中。这件事深深印在程镕时的脑海中。
工作“较真”,指导
学生修改论文20多遍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程镕时除了科研工作外,开始担负起硕士生、博士生培养工作。他经常提到,人上讲台,心更要上讲台。“我出身教育家庭,参加工作后,前半程专职从事科研工作,后半程转型为教育工作者,当我有机会站上讲台与学生交流时,总会想起当年戴安邦、张龙翔先生、钱人元先生指导我的情景。”提起自己的教学理念,程镕时总忘不了几位大学老师对他的影响。
在师生眼里,程镕时学风严谨、待人热诚,数十年如一日地从事科研和教学。随着年纪的增大,大家都劝程镕时要适当休息,没必要事必躬亲,可他仍经常往实验室跑,并参与学生的选题,几乎是全程跟进,为此,他牺牲了不少休息时间。寒暑假,他本可以出去旅游散心,他却常常选择在办公室加班加点……他经常告诫学生,科研工作从来都是艰苦的,就像在茫茫大海里划舟,要能耐得住寂寞,面对惊涛骇浪,要能经得起一次次的失败。
曾有学生的毕业论文不是令程镕时很满意,为了保证论文观点的无懈可击,“较真”的程镕时指导这位学生前后把论文一共修改了二十多遍。“在科研实践中既要有开阔的视野,又要注重细节,培养从细节中发现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程镕时总结说。
熟练使用各种新软件
有人认为,搞科研工作只需要在本专业做精做深就够了,但程镕时的视野却非常开阔。他认为,科研事业既需专才,也需通才。通才可以看成是舵手,具备把握科研方向的能力专才就像是水手,推动科研工作向纵深发展。
日常生活中,程镕时爱好广泛,从年轻时就喜欢阅读、听古典音乐、收集邮票等。此外,他非常关注新事物的动态和在工作领域的应用。1977年,程镕时的亲戚从美国带回一台可编简单程序的小计算器,“在当时简陋的工作条件下,这台小计算器对数据处理帮助极大。”之后,程镕时一直对计算机怀有浓厚的兴趣。虽然他的许多业余爱好后来因工作忙碌、听力下降等原因,都被迫放弃了,但他唯独对计算机热情不减,并将其应用到科研教学工作中。
在教学过程中,程镕时经常会使用到一些电脑软件,这些新生事物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许多年轻的师生都难以掌握它们的“脾气”,可80多岁的程镕时总会把新软件的版本、功能摸得一清二楚,有时还会指导学生该如何使用。
近年来,程镕时院士因身体原因被迫离开工作岗位,转为与疾病作斗争。即使在家休养,他也闲不下来,经常通过网络阅读世界各地的专业文献。他告诉记者,2010年初,自己不幸中风病倒,因对自己的病因感兴趣,就趁治疗休养期间读了不少的医学文献,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