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广州有百名“蚊子杀手”

19.03.2016  01:01

  蚊媒窝点“门清”  器械药物“专业”  灭蚊步速“讲究

  “这12支队伍的工作人员作为蚊媒控制的专业人员,从操作的手法上,在两个方面发挥比较重要的作用:第一是发现哪些地方是产生蚊媒的地方,不是专业的人不会很清楚。第二就是要会灭蚊子,灭蚊子的器械要准确,药物的配比要准确,不能贪便宜或追求高浓度。此外,喷药的时候如果刮了风,是站在上风口还是下风口,步速如何,这些都很重要。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杨智聪

  文/广州日报记者林静

  昨日下午,为有效防控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蚊媒传染病,检验市、区蚊媒应急控制专业队伍实战能力,提升蚊媒防制和应急处置能力,广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广州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举办了全市蚊媒应急控制专业队伍演练考核,市、区共12支蚊媒应急队伍参加演练考核。

  据了解,本次演练考核由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采用演练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分为队伍拉动集结、蚊媒种类辨识等知识技能考试,以及室内滞留喷洒操作、室外空间喷洒操作及绿化带灭蚊应急处置的现场考核演练环节,邀请了多名省内病媒防控专家现场评分,综合评价应急队伍的响应速度、专业素质和实战能力,历时3个多小时。专家组对12支蚊媒应急队伍进行综合评分并当场公布结果。

  记者了解到,以购买社会服务方式组建市区蚊媒应急控制专业队伍,是广州市政府自2014年出现历年最大一次登革热暴发流行后,为提升全市防控能力,参照香港和其他地市的蚊媒防控模式而开展的一项新举措。

  市区应急控制专业人员达100多人

  这支队伍何时出动?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杨智聪说,平时没有疫情的时候,这些工作人员会到公园、社区、公共服务的地方去查蚊媒的情况,跟疾控中心一起做蚊媒密度的监测,再通过媒体网站对社会公布,让市民做监督。在蚊媒密度比较高的地方进行消杀把蚊媒打压下去。疫情来时,这支队伍会到疫点,到核心区做灭成蚊的工作,还有对这个地区做滋生地的清查,将成蚊打压下去。

  “目前,广州市11个区每个区建立了一支这样的队伍,每支队伍有12个人,广州市建立了一支20人的队伍,市和区一共有100多人。2015年队伍建立后蚊媒控制效果明显。”杨智聪说,防寨卡和防登革热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目前广州市发现的寨卡病例都是输入型病例,防寨卡目前是防输入,主要是把出入境关卡把住。而登革热除了在南美,在东南亚也很厉害,广州市跟这些地方的交往更加频繁,几乎每年都有本地病例发生。这要求我们发现病例的能力要提高,要及时诊断并报告病例。

  组建专业队伍以降低本地传播风险

  目前12支应急队伍将成为全市蚊媒应急处置与监测专业力量的有效补充,其推广运行,将优化和完善广州市蚊媒应急和监测体系,推动和建立政府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蚊媒防控新模式。

  相关防控专家指出:登革热是广州市重点防控传染病。近十多年来,广州市登革热防控形势日趋严峻。今年起,广东又面临新问题新挑战,美洲等47个国家相继发生经伊蚊叮咬传播的寨卡病毒病例,1个多月来,据通报全国已发现输入13例(广东8例),寨卡病毒病已引起国家、省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传播媒介同样是伊蚊。因对外交流频繁,对广州市来说,风险首当其冲。

  做好媒介的防控是防控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发生和传播流行的首要关键措施之一。市和各区蚊媒应急控制专业队伍的组建,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提高全市传播媒介的监测和控制能力,在输入病例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降低输入病例引发本地传播的风险,在发生本地传播时能迅速控制在小范围内。

  广州流感发病病例

  2月底开始在上升

  杨智聪说,广州流感发病从2月底开始呈上升趋势,小学、幼儿园、单位疫情有所发生。今年流感的季节慢慢到来了,希望市民要关注个人卫生,常洗手,不要用手摸鼻子、眼睛、嘴唇,另外注意室内通风,使流感病毒在室内的浓度降到安全范围,  没有必要的话不要去密闭的、人多的地方。   

  “集体单位如小学、幼儿园要做好晨检的工作,我们发现好多学校不落实晨检,有的小孩病了还让他们去上课,结果他们变成传染源。学校里的健康教育工作要做到位,应该建立基本制度,比如清洁消毒、定时洗手等。有疫情发生要及时报告给疾控部门  ,不要举办很多人聚在室内的公共活动。若孩子病了,家长要注意让其待在家里好好休息。”杨智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