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总理轻车简从不扰办公 "纯天然"迎接

09.01.2015  12:05

  本报记者回访总理在广州考察走过的地方 市民讲述温暖瞬间

  谈创新、话改革,看发展、问民生,李克强总理一路深情叮嘱,一路殷殷寄望。1月5日和6日,李克强总理在广州多地考察,给市民留下了一幕幕难忘的珍贵记忆。昨天,广州日报记者分兵数路,回访总理考察足迹,重温那些温暖的点滴瞬间。

  广州日报记者肖桂来、李天研、叶卡斯、耿旭静 通讯员云宣、刘喜冰、史阳

  总理在广州行程

  5日上午,李克强来到广州市南沙新区,调研广东自贸试验区规划、筹备、简政放权等情况。

  5日下午,李克强到中国能建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考察,并主持召开外向型企业负责人座谈会。

  5日下午,李克强深入广州市玉树社区,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生活情况。

  5日晚,李克强听取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汇报。

  6日上午,李克强深入广州市白云区永泰村实地查看危旧房改造情况。

  南沙

  总理快步大步走 视察不影响办公

  昨天是工作日,在南沙政务中心内办事的市民并很多。就在几天前,李克强总理曾在一楼办事大厅的一张圆桌前,与前来咨询房产办证的阿浩、小方和小林拉家常。“太意外了,没想到总理会站在我们面前,主动和我们握手。”昨天,阿浩向记者回忆起这一幕,仍觉得很激动。

  总理看到小方带来的办证资料里有一本红色的集体土地证,拿起来看了看,知道他是南沙村民,与三人聊起了农村的医疗、养老等问题。小方激动地说:“我们告诉总理,现在国家政策好,生活得不错。总理看上去很开心。”之后总理再一次与三人握手,并送上祝福:“祝你们一切顺利!

  “总理步子迈得很快,大步流星,看得出平常工作特别忙,养成了快步、大步走路的习惯。”当天在现场的南沙区工作人员刘先生对记者说,“总理来视察,没有对政务中心的运行造成任何影响,很多外围的市民、工作人员甚至没发现总理曾经来过。总理离开后,政务中心继续如常运行。

  就在南沙工作的阿浩对记者说:“广东自贸区刚批下来没多久,总理就来南沙考察。我最大的感受是国家很重视南沙发展,相信南沙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好。

  白云

  总理寄语住新房 村民新年有盼头   

  永泰经济联社党委书记黄锡华说,平易近人是总理留给他最深的印象。在双飞人大厦到危旧房这段不足20米的路上,李克强多次询问黄锡华“村民是否想改造”等问题,他如实向总理表达了村民迫切想要改造的迫切心声。

  看到老旧危房上写着的“不怕改善少,就怕不改善”几个字,“总理说,希望下次来可以看到村民都住上新房,这让我们新年有了新盼头。

  永泰经济联社第2经济社社长龙焯朋说,总理到来为他们平添了几分信心,村民对该地区的改造很是看好。“希望越快越好,这样就离生活大改善不远了。

  “总理来的时候,我们还是照常上班。”双飞人大厦物业管理方负责人郑文城说,总理一行约10人,路过办公室时跟员工微笑点点头,大约20分钟就搭乘电梯下楼了。“接到通知说有领导到公司视察,没想到来的是总理。我们考虑天台上的地板不是很平,想铺红地毯,被告知要一切从简。”郑文城说,由于该栋大厦的消防、安全等各项工作都符合标准,这次总理到访并没有过多布置,是“纯天然”迎接总理一行。

  萝岗

  关心外来务工者 给俩娃娃派利是

  “我们本来有些紧张,见到总理都忘记主动握手了,还是总理先伸手出来,化解了我们内心的紧张。”回忆起与李克强总理见面时的情景,从内蒙古来到广州工作的张海明在平静的语气中仍带着一丝激动。

  张海明说,总理很关心他们能不能在当地稳定地居住,她回答说,公司租下房子作为宿舍后,自己在这里已经连续居住了4年多,深感本地居民对外来务工者非常友好,邻里关系融洽,住在这里很有安全感,没有宿舍的感觉。

  总理说,外来务工人员为广州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没有你们广州不会发展得这么好。政府要创造条件让外来务工人员更好地融入城市。

  张海明和爱人吴俊都在萝岗的电子生产企业工作,他们在萝岗相识相恋,早前已有一子,去年又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小宝宝,一家人打算在广州扎根。目前,他们的积分入户只差几分就能达到标准了,夫妻俩准备今年递表申请。

  临走的时候,李克强给吴俊和张海明的孩子各包了一个红包,吴俊说,这个红包要等孩子懂事以后再交给他,告诉他总理在他7个月大的时候来看过他,“红包的意义大于它的实际价值。

  给企业浇水施肥 座谈会有问必答

  在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李克强首先来到位于D区二楼的机务环保部热机二室。“总理一进门,我们都起立鼓掌了。”工程师杨道宏表示,刚开始大家有些拘谨,但看到总理和办公桌前的同事逐一握手,和蔼可亲,大家也都放松了。

  在该院考察时,李克强提到,中国装备“走出去”不仅能转移消化国内富余优质产能,更能让中国企业到海外市场接受检验,促进中国制造升级换代。院长罗必雄说,总理考察时给他们提出了新的希望,下一步该院将着眼于打造先进的国际项目公司,将世界最尖端的技术为我所用。他形容,目前走出去的企业,就如同破土而出的树苗般正在成长,很需要阳光、雨露和肥料,总理此行给企业浇了水、施了肥,结合接下来的政策配套等外部环境,他们有信心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面对当前经济形势,你们希望国家给予怎样的支持?”在主持召开的外向型企业负责人座谈会时,李克强刚一坐下就直奔主题,要求企业负责人三言两语、拣干货说、挑实的唠,对症下药。会议持续了一个小时,8家企业全都作了发言。“从国外的技术壁垒、关税壁垒,到国内的外贸政策、退税政策,总理对广东的情况十分熟悉,每问必答。”参加座谈会的广新集团董事长李成说。

  对话一:办证时间

  在南沙政务中心一楼办事大厅,阿浩和朋友共三人在休息区等待,总理走过来,面带微笑地跟三人打招呼,并依次握手。

  总理:你们来办什么事?

  阿浩:办房产证。

  总理:办证需多长时间?

  阿浩:大概一个星期。

  总理:有没有比以前快?

  阿浩:听邻居讲,以前办证可能需要一个月左右才能办好,现在比以前快很多。

  对话二:旧房改造

  在永泰村,当李克强走出危旧房准备返回中巴车上时,在十二岭路上被闻讯赶来的永泰村村民围住,村民争相向总理问好。

  总理:旧厂房要拆建,你们愿不愿意?

  村民们:愿意!

  总理:有不愿意的吗?

  村民们:没有。

  总理:希望早改还是晚改?

  村民们:早改!

  总理:早改是不是你们受益?算过账了吗?

  村民们:算过了!受益!

  总理:好!那我们下决心,希望下次来的时候看到改出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