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报道公证“海珠模式”

09.12.2016  00:01

12月6日的广州日报对海珠公证处的创新服务模式及提供免费遗嘱公证服务的相关情况进行了综合报道,并首次提出公证“海珠模式”。为向社会提供更多优质服务,广州市海珠公证处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先后推出了免费代办房产证、邮政专递公证书、家庭公证顾问、公证调解、遗嘱保管等服务。在这次为70岁以上老人办理免费遗嘱公证活动中,海珠公证处主动参与、热心服务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以下是广州日报报道的有关内容:

标题:“海珠模式”实现在家办公证

——海珠公证处创新推出手机办证等服务、免费遗嘱公证预约超千件

70多岁的刘婆婆存在语言障碍,公证人员用书写的方式和她交流,帮她和丈夫办理了免费遗嘱公证预约。这是海珠公证处免费遗嘱公证活动的一个小插曲,正如其负责人所说,“在(免费遗嘱公证)服务中有付出,但也有收获,群众对公证工作认可,我们就很开心。”据了解,海珠公证处目前已办理近400件免费遗嘱公证,预约1000多件。

此外,海珠公证处还率先推出“手机办证”、免费代办房产证、“家庭公证顾问”等创新服务,打造公证“海珠模式”。

遗嘱公证录音录像需时多

从今年11月1日起,全省70岁以上老年人可免费办理遗嘱公证,海珠公证处主动申请参与这一便民服务,是广州首批三家可办理此业务的公证处之一,因为其所处的海珠区老年人口多,免费遗嘱公证业务量一时激增。

海珠公证处工作人员介绍,11月1日、2日、3日这几天前来预约、咨询、办理免费遗嘱公证业务的老人特别多,电梯都上不了,办证大厅也站满了人,海珠公证处不得不加派人手进行疏导。

语言障碍婆婆激动回谢

目前,海珠公证处已预约登记了1000多件,办理近400件。遗嘱公证按收费标准是每件330元,按照有关程序应由两名工作人员共同办理,其中一名必须是公证员,还要进行录音录像,加之有些老人听力不好,因此办证的工作量和所需时间比较多。

11月28日上午,70多岁的刘婆婆来到海珠公证处,因为语言表达存在障碍,与他人交流有困难,担心办不了免费遗嘱公证。公证人员发现刘婆婆虽然不能清晰地用语言表达,但神志清醒,经询问其丈夫得知她可以正常书写,于是就用写字的方式与刘婆婆交流,为刘婆婆及其丈夫办理了预约登记。

谁知,预约完成后,刘婆婆非要见一下公证处的领导。刘婆婆咿咿呀呀地用手比划着,她的丈夫明白了她是什么意思。原来,她被工作人员真心实意、无微不至地热心为老人服务的精神所感动,要向海珠公证处表示敬意,并要求与公证处工作人员一起合影留念,之后刘婆婆还向着海珠公证处荣誉牌匾行礼致敬。

免费代办房产证720宗

海珠公证处有工作人员41名,今年该处的公证业务办理数量增幅很大,截至今年10月底,所办理的业务已经相当于去年全年的总量。

凡在该处办理继承、赠予、夫妻财产约定、离婚协议等公证事项涉及不动产的当事人,均可申请免费代办房产证,这是海珠公证处的特色服务之一。今年前10月,海珠公证处已为群众免费代办房产证720宗。此外,海珠公证处是广州公证行业首家推出“手机办证”、让市民实现“在家办公证”的公证机构。另外,海珠公证处今年推出了邮政专递公证书服务。

公益图书阁的书籍越来越多

海珠公证处今年实现了网上办证预约系统与办证大厅取号系统一体化对接,预约成功的申请人在预约时间段内到公证处,通过取号系统验证身份信息,即可获取Y字头的优先叫号单马上办理,不必排队轮候,该系统已成功预约了1200多个当事人。

值得一提的是,海珠公证处在办证大厅为群众准备了便民伞、医药箱、老花镜,还设置了“公益图书阁”,有各类书籍供群众免费取阅,书籍非但没有减少,不少办理业务的市民还自发将家中闲置书籍拿到公证处,图书阁的书越来越多了。

来源:广州市司法局网站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共建粤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部署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日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