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摸查五干道 外车占两成
本报连续数天派出5路记者 前往市区主要通勤繁忙路段观察拥堵
城市拥堵指数达到6~8就已是“中度拥堵”,而今年4月以来广州晚高峰拥堵指数长居“7”字头已达200余天。是什么加剧了这大半年的“下班堵”?不止是晚高峰,市民也频频向本报报料:车行市区感觉拥堵路段多了,而且拥堵延长、“高峰变高原”……
如何让广州交通更加通畅、让出行心情更加舒畅?我们不妨让市民畅所欲言、让部门与民间畅顺沟通。为此,我们策划推出“广途‘通’气会”系列报道,发动全社会一起为广州交通建言献计,冀望广州交通通达,冀望官民沟通通畅。欢迎广大市民踊跃参会!
今天,我们推出第一篇“现场会”——近日,广州日报连续数日派出5路记者,分别前往市区主要通勤繁忙路段,每天早晚高峰定时定点观察工作日和休息日的交 通实况。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市民以及对相关数据的梳理,记者发现广州市区拥堵激增的背后,出现了一系列新现象,它们与既有的交通顽疾共同加剧了市民出行 难。
文/广州日报记者李栋、周浩杰、秦松、李大林、刘幸、刘冉冉
图/广州日报记者乔军伟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2015年10月25日~31日),广州早晚高峰及全天的拥堵指数分别达到了4.72、7.86、6.29,相比一年前同周(2014年10月25日~31日)早晚高峰及全天的拥堵指数仅分别为2.91、4.93、3.92。
最明显的变化是从今年4月4日~10日这周开始,广州市区晚高峰的拥堵指数长居“7级”以上,至今从未跌落7字头,拥堵指数最高的晚高峰是在5月,当时已达到8.51,最低时也有7.08。
为了近距离观察广州拥堵路段,本报5路记者定时(早高峰8:00~9:00,晚高峰17:30~18:30)、定点(江海大道、增槎路、黄埔大道、广园快速路、广州大道南以及机场路)观察车流数据及拥堵状况。
同时,本报全媒体发起“广州拥堵,你怎么看”的广调查。截至昨天20时,有84%的网友认为今年的路面拥堵情况比去年“明显更堵”。对于拥堵的原因,“外地牌专车太多”的得票率最高,有41%。
广州大道南:接驳支流遇“瓶颈”,心塞
广州大道南是南北方向的主干道。记者观察发现,车流量大、车辆任意变道、部分五类车出没也影响了主干道通行效率。
记者观察发现,除了车流量大的原因之外,该路段红绿灯、交汇路口较多,在车流量大时也阻碍主干道交通流畅运行。早高峰,广州大道南与逸景路交汇路口南往 北方向,拥堵时段过一个红绿灯需要5~10分钟;不少电单车、三轮车等也会在红灯时穿插在等候车流中,进一步影响通畅;公交车出站、私家车变道也阻碍相邻 车道的车辆行驶,进一步加剧拥堵。而工作日晚高峰期间,北往南方向则较为堵塞。
每天要开车行经广州大道南的市民徐伟、肖文,都对这条路 的堵车感受颇深。徐伟说,最近早上10点出门都经常能堵在路上。徐伟告诉记者:“主干道上的车绝大多数都是直行的,转弯的相对较少,而红绿灯把主干道车流 拦住了,导致经常拥堵、交通缓慢。由于车速慢、车辆多,转弯的车辆变道更加剧了堵塞状况。”
增槎路:毗邻金沙洲佛山车较多,梗塞
增槎路东连东风西路、西连广清高速和广佛两地的金沙洲大桥,它的“松南路口-西场立交段”是一个长期的交通黑点。
增槎路有多堵?如果在工作日乘公交、自西往东走一遍增槎路,单是从富力半岛花园1号站到西场立交,就得花10多分钟时间。周一早高峰道路拥堵时,车龙甚 至能从西场立交一直排到增埗桥西边上桥位处;而周六晚高峰,罗冲围客运站前的车龙则能一路与富力半岛花园对出的天桥底“烽火联营”。
造 成增槎路拥堵的原因,首先是这条路平时的车流就非常大,公交车、客运站等站点很多,早晚高峰车辆接二连三进站时,进出站车辆需要切出或切入专用车道,车头 车尾就会堂而皇之地当街占道,因此“肠梗塞”时有发生。此外,西场立交桥底的红绿灯设置不甚合理,更是令许多车主头疼。
住在金沙洲的广州市民顾先生说,“在增槎路随随便便一个路口等红灯和堵车的时间都超过2分钟。”
由于罗冲围客运站的存在,增槎路的外地车牌相对较多。记者蹲守的几天早晚高峰,外地车比例均在20%以上。而且,此处毗邻广佛交界的金沙洲,大量佛山车会从这里经过;此外,还到受广清高速大量车流导入的影响。
黄埔大道:多个方向车流交汇,混乱
暨南大学附近是黄埔大道上一个比较典型的拥堵黑点。华南快速路双向车辆汇入黄埔大道时,遇到暨南大学正门进出的车流,路况复杂。
黄埔大道上晚高峰比早高峰更堵,出城方向外侧车道比内侧车道堵。该路段之所以出现拥堵,原因比较复杂。从直观上来看,各个方向的车流交汇其中是重要原因 之一,这是由于黄埔大道是一条进城的主干线,华快、黄埔大道等南北、东西向两条主干道在此交汇,从各个方向驶入该路段的车辆加剧了拥堵的发生。而且,一些 不熟路的车,经常在隧道口附近观望徘徊,也导致行车缓慢。而在行车习惯方面,存在小车忽然插队、的士沿街边上下车、电动车驶入机动车道等情况,使路况进一 步恶化。
车主邓先生家住黄埔大道附近。“华快到暨大这段路,堵起来会一直堵到科韵路。”邓先生认为,该路段之所以拥堵,一是因为路段设计不合理,二是外地车添堵。
江海大道:货车违反限行规定,添堵
江海大道南邻新光快速,北接猎德大桥,是从番禺去往海珠、天河的一条主要南北干道,在快速化改造后,一路没有红绿灯、通行便利,成为不少居住在番禺,而在海珠、天河“上班族”的主要出行路线。
除了周一和周五早高峰通行缓慢外,江海大道很少出现严重拥堵。其中,周一早高峰期间,只能一辆车跟着一辆车缓慢地挪动,车速只有20公里/小时左右;周 五早高峰的车速稍快,可以达到30公里/小时。休息日的周六和周日则一路通畅,早高峰车速可以达到40~50公里/小时。
记者观察发现,除了道路设置原因外,不少货车违反限行规定,在早晚高峰时通行新光快速和江海大道,也成为阻碍交通的一个因素。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因绿化、施工等占道,就会造成拥堵,比如猎德大桥曾有人早高峰时跳桥,造成车道封闭,车龙一直堵到新光快速上。”家住番禺大石 的杨小姐因为一直未能摇到购车指标,无奈之下选择了上外地牌粤B。杨小姐表示,对于那种做运营的外地专车,应一定限制,而对于“上班族”驾驶外地车牌车辆 的刚需,希望有关部门能充分考虑,制定人性化的办法。
机场路:多种车辆汇集一地,复杂
机场路三元里路段,因靠近机场 高速三元里收费站,每天都有大量进出城车流都在此汇集,而三元里附近的商贸城、皮具批发市场也使周边路况更为复杂,迫于疏导压力而在路面上设置的众多红绿 灯,有时反而带来二次拥堵,而兼职接送机的私家车大量出现几乎成了压垮这条干道大半天通畅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机场路三元里方向的早 晚高峰,最明显的拥堵来自于批发市场方向。大量本地、外地的私家车、各种规格的货车进出往来皮具批发市场和商贸城,在此遇到两所学校,广州大学桂花岗小区 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高峰人群、车流,以及与广园西路汇集的机场路立交这个交通黑点滞留的车流,三者交汇其中,通行环境常常变得非常脆弱。记者在一次蹲守晚 高峰时计时15分钟,因交通灯、拥堵以及轻微交通事故的原因而发生的“集体停滞”就多达23次。
记者尝试使用打车软件,软件虽显示附近 有3辆空车,但其中一个直到超过60秒仍无人响应,另外一个则在被派单后给记者来电表示:“太堵了,去你那儿至少需要15分钟,如果等不了就取消吧。”记 者还在拥堵的车流中接连看到五六辆打起“空车”牌子的出租车。记者尝试在该路段步行走过100辆处于停滞状态的机动车,其中明显只有驾驶员的空车就达到 17辆。
市民说“新苦”
槽点1:私家车爱巡游,机动车道变“停车场”
“添堵的不是别人,正是一部分开车族巡游上街。”不少市民向本报反映,从去年开始,有些开车族下班后不回家,而是点开手机上的打车软件,顺路兜几圈乘客赚赚外快。
有许多市民对为了接够单而不惜龟速行驶在机动车道的私家车怨声载道。这导致许多干道由此变成了“龟速停车场”。中山五路上一名交通协管员甚至直言:“缓行车辆往往都在等着接客。”
兼职开私家车接单的陈炳×告诉记者,“在打车软件奖励下降、司机每日接单压力上升时,这种占道龟速行驶的情况更普遍。”交警有关负责人也曾公开通报过, 打车软件出来后违停警情不断上升:2013年一年的违停警情量是81900宗,今年1~6月份违停警情量已有79200宗。
中山大学的 一项调查显示,2015年6月,广州市外地车单月累计上路车辆数为455万辆,如果按照使用特点分为“本地化使用”“城区过境”“外围过境”,那么其中 “本地化使用”外地车的数量约为30万辆/月,虽仅占外地车总量的6.6%,却是外地车总出行量的67.5%。调查称,一辆“本地化使用”外地车对中心城 区的影响,相当于2.2辆本地车或26辆过境外地车的影响。
市交委在今年6月一次市人大常委会上透露,中心城区15条主干道外地车流量 占比监测结果显示,2012年6月调控前是5.9%,2013年11月上升为9.4%,2014年11月上升为11.2%、晚高峰达到13.6%,而今年 5月,更是上升为13.3%,呈现激增态势。
“外地车并非致堵的主要原因,因为打车软件的兴起,诱导许多市民上外地牌做兼职司机才是根源。”陈炳×直言。
槽点2:O2O上门服务 把拥堵留在路上
“指尖带来的拥堵”不止有巡游的私家车,还有悄然兴起的各类O2O上门服务。
一键喊外卖、一键送干洗、一键请阿姨、一键遛狗、一键修手机、一键请保镖、一键做按摩、一键约美甲、一键派生鲜……O2O在今年火了,大量上门服务的电单车蜂拥而至。
与快递员不同,外卖员等上门服务员工,经常是一手接“催单”电话、一手骑着单车或电单车。这对于大多数根本无力再开辟单车道的干道来说,机动车、电单车天天在拥堵时上演躲猫猫的戏码。
“接快递一周一两次都算多的了,但我现在几乎每天都喊两次以上外卖,中午喊到公司、晚上喊到家里,遇上加班连夜宵都能打包送来。”在琶洲一家游戏公司上班的受访者告诉记者。
究竟有多少外派服务员在奔跑中“添堵”?虽然没有直接的数据,但在招聘网站上企业为外卖员等外派服务者开出的薪酬可谓非常诱人,其中一条是这样的:“底 薪保底薪资3300+送餐提成(若自带电动车保底薪资3500+送餐提成),日工作9小时左右,每月有4天休息时间,月综合工资3300元到8000 元。”
槽点3:慢行交通虽好,但配套有点慢
在本报对“广州拥堵,你怎么看”的全媒体调查中,有过半网友(50.62%)表示,不愿意使用公共自行车的主要原因是“道路不够人性化,骑车危险”。一些外派服务员也坦言,并非喜欢在机动车道“搅动风云”,而是自行车道太少了。
前不久媒体报道广州正在着力打造慢行交通系统时,就有很多单车族都提出建议,应首先解决自行车道不足、不连贯的瓶颈,与公共交通衔接不好的问题。
记者近日前往建设慢行交通系统的首批三个试点区域之一的金沙洲实地走访时,在浔峰岗、横沙两个地铁站及公交站点附近,都暂未看到单车道的设置。
此外还有自行车网点系统本身的障碍。有大学生组织的交通志愿者向本报表示,目前全市几个公共自行车系统并不兼容、通借通还有点难,这让许多环保出行族都 有心无力。广州大学大四学生秦羽梦受访时表示:“大学城、地铁沿线和BRT三种自行车不能通用,换一个区域就得重新走一遍程序,十分不方便。”
市民道“旧痛”
槽点1:主干道分流能力差
家住番禺的陈先生每天早上要开车从洛溪大桥、南州路经过,去广州大道上班,但周四、周五却是例外:“晚高峰时洛溪大桥也会堵,由于洛溪大桥车道突然减少,导致南洲路、广州大道南往番禺的车辆大量汇入,过桥的车辆不得不在‘瓶子口’排队等候。”
不少熟悉广州路网结构的老司机都知道,广州有许多垂直主干道两边派生出多条支线,而这些次支线多为狭窄的羊肠小道,且断头路多,有的还被人为封堵,不能联网为主干道分流,最后车辆仍汇集于主干道。一到上下班高峰期,这些主干道就变身“大型停车场”。
槽点2:1000米车程遭遇10个红绿灯
“天河北路不到一千米的车程,就遇到10个红绿灯。中山路上更离谱,有时候相距50多米就有一个路口交通灯。”市民反馈的意见中,对于交通灯的设置也是 吐槽多多,此前交警公布过红绿灯的时间长短设置标准,但许多市民不解:“本来就够堵了,再人为地减缓车速,甚至有的红绿灯设置还‘红肥绿瘦’,等两分多钟 红灯才有几十秒的绿灯,这些对于疏堵有多大的作用?”
“如果坐地铁、公交更舒适一点,何必开车添堵呢?”不少市民认为,把公共交通做大、做好、做得更人性化才是关键。
有市民告诉记者,成熟的社区可以考虑提前规划、定制出行工具,这样既减少很多公共资源的浪费,又能提高效率、维持好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