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癌症奶奶设小学奖学金

31.05.2014  15:22

  本报讯  (记者周浩杰)梅州市五华县南部最边远的龙村镇睦贤村,是冠有五华县创建第一个苏维埃红色政权之称的革命老区,也是中共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扶贫开发“双到”的帮扶点。在村委会旁一栋崭新的教学楼内,上百名学生正在用多媒体器材来上课,这些学生都知道广州有一名和蔼亲切的老奶奶裴秀环——学校里有一个以她的姓名命名的奖学金。这名老人在弥留之际,仍不忘给这间村小捐上今年的3000元善款。

  而这所香港道德会睦贤小学和“裴秀环奖学金”,均是广州市委政研室在扶贫开发“双到”时的成果。

  落后村小有大改观

  香港道德会睦贤小学(下称“睦贤小学”)是睦贤村内的一间村小。5月22日~23日,记者跟随市委政研室去到睦贤村联系跟踪扶贫项目工作。记者看到,这所睦贤小学,有一栋3层高的全新教学楼。在教学楼内,每个教室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

  然而,在几年前,这却是一个教室危楼、学生难教、老师难留、操场积水长草的落后学校。2012年扶贫开发“双到”期间,市委政研室一位领导联系了香港道德会,在当地政府投入2万元引导资金后,迅即投入70多万元,与各界热心扶助贫困山村教育人士共同捐资建造。

  身患癌症心念群众

  睦贤小学的师生都知道,学校里有一个以广州的老奶奶命名的“裴秀环奖学金”。如果说新学校大楼使睦贤小学的“硬件”大大提升,那么“裴秀环奖学金”促进了这间村小“软件”显著发展。这个奖学金源于裴秀环在2011年对睦贤小学的一次3000元的资助捐款。

  裴秀环是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的一名离休干部,在上世纪80年代,她被查出患恶性直肠癌。她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做了手术后,便长年住在医院里。

  虽然久在病床,但是她一直心系困难群众,积攒了自己不多的离休金,过着简朴的生活,希望能继续为社会做点事情。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政研室的同事去到医院探望裴秀环时,发现她一个人边看着电视,边坐在病床上抹泪,“她说四川的群众太困难、太悲惨了。”后来,她专门向党组织为当时地震灾区缴纳一次3000元大额特殊党费。从这年开始,裴秀环年年捐出3000元,捐给有需要的贫困人家的小孩。

  昏迷前不忘嘱咐捐资助学

  2011年,借着扶贫开发“双到”开展的机会,她开始将目光转向贫困山区的学生。当年起,她带头捐资3000元,在梅州市五华县睦贤小学建立了“裴秀环奖学金”。尽管跟睦贤小学的师生素未谋面,但是她此后坚持每年捐出3000元资助粤东山区贫困学生读书成才。

  2013年底开始,裴秀环的病情开始恶化。但她在昏迷之前,仍不忘嘱咐她的儿女,一定要代她继续完成她的捐资助学心愿。今年1月9日,裴秀环已昏迷。在医院重症病房的病榻前,裴秀环的儿子和女儿代她向单位党组织完成捐款仪式。不久后,裴秀环便离开人世。

  “老人走了,但是她的精神财富却长存。”几年来,她的善举,影响和感召了广州市委政研室的党员干部和梅州当地的村党组织及一些热心乡贤,纷纷陆续捐款加入“裴秀环奖学金”,目前奖学金已发展壮大到30万元,为改善该校办学条件、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实施教学改革、激励优秀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发展动力。

  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