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金交会成广州金融新名片

30.06.2015  18:09

  推进广州工作全面上水平  广州日报讯  (记者李婧暄)为期三天的第四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下称金交会)圆满落幕。第四届金交会立足经济新常态,创新采用“主题招展模式”,设立了互联网金融展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金融展区、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展区等30个主题展区。

  金交会从2012年开始,至今已举办四届。经过四年的打造,金交会已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展会和论坛品牌,成为广东金融强省、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展示平台和亮丽名片。而金交会的发展也在叙述着广州金融的变化。

  众创金融拓宽

  广州经济生态圈

  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时间众多适合草根阶层的创客空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作为第四届金交会的亮点,首届金交会·金融众创空间展示了私人定制3D耳机、一带一路商城、拉贝动漫、维客通、“窝福利”等十多个创意项目,由创意团体成员进行了现场表演。金交会·金融众创空间在现场安排创业导师进行点评,提供产品展示及路演交流场地供创投机构与创意团队成员进行交流,促成项目落地。其中,金交会现场给工厂产业工人提供免费WIFI的O2O初创项目“窝福利”就对接了3家投资机构。

  未来,广州将落实《广州市推进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继续推动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及青创板创新发展,着力打造天河、越秀、海珠、增城等区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以及创新创业金融园区,深化区域性股权市场与银行、证券、保险、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融资担保等金融机构的交流合作,鼓励市场主体用互联网思维创新交易机制,完善投融资服务体系,共同为资金、创业者与投资者打造一个高效交互的平台。

  四年金交会

  看金融变迁

  金交会从2012年开始,于每年6月份定期举办,目前已举办四届,已成为广州金融的亮丽名片。

  1

  机构变

  首届金交会主要是银行、证券期货、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参展参会;而今一批互联网金融机构、融资租赁、大宗商品清算中心等创新机构出现在展会现场。

  2

  营销变

  首届金交会,除保险因有优惠打折异常活跃外,大部分金融机构只是作展示不作营销;而今各个参展机构均使尽浑身解数进行推销。

  3

  更系统

  更注重系统营销是金交会平台功能的体现,一些机构已经把参展金交会作为战略的一部分,每一届结束后就开始谋划下一届的参展计划。

  4

  近百姓

  每次金交会都推出数百项优惠措施。本届金交会成功举办了“我说理财”演讲大赛,市民百姓以自己的朴素语言,讲述动人的理财故事。

  5

  有特色

  金交会正在形成有广东、广州特色的“金融节”。每年6月,围绕金交会,金融机构、金融行业便推出一系列的活动,成为金融业的嘉年华。

  打造粤大宗商品

  交易清算体系

  本届金交会,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广东省副省长陈云贤等领导来到广州商品清算中心(广清所)的展位进行调研视察。

  在本届金交会上,广清所与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广清所总经理李杰表示,本次签约标志着广清所业务拓展进入实施阶段,将与四大行在大宗商品交易清算、仓单融资体系建设及跨境业务上开展深度合作,包括系统对接、产品开发和业务拓展等,打造立足广东、辐射泛珠三角、联通商品交易市场的核心金融基础服务平台,进一步促进大宗商品货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集,提升广东价格在商品市场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全国首家大宗商品

  交易市场清算中心

  广清所于今年4月21日正式在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落户,是全国首家立足于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清算中心,主要面对大宗商品市场,向市场各方提供交易清算、风险管理、为大宗商品市场建设信用体系等服务。目前,广清所业务主要集中在承接大宗商品交易场所清算职能上,正在加紧进行仓单登记、交易、融资体系的开发,也在与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探索利用自贸区政策开展跨境业务,积极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做业务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