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钟南山惠州会诊韩国患者

03.06.2015  16:34

  联合会诊进行了4个多小时 钟南山表示MERS大规模人传人可能性不大

  广州日报讯  (记者何雪华、秦仲阳 通讯员粤卫信、惠卫宣)昨天是国内首例确诊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入院救治的第6天。9时许,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呼吸道疾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抵达惠州中心人民医院,参与指导韩国患者的救治工作。

  在医院会议室,钟南山一行与惠州市卫生疾控部门召开了医治协调会,听取了医院关于MERS防控工作的情况汇报,并与相关科室人员就疫情防控及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了商讨。

  就进一步做好患者救治工作,钟南山院士提出指导性意见,指出:一是要继续做好患者样本持续监测等工作,进一步完善疾病防控和医学防护措施;二是要加强与家属沟通,密切关注患者心理变化,加强心理疏导;三是根据患者病情发展需要,切实加强对惠州中心人民医院医疗技术的支持,进一步强化检测治疗。

  省卫计委副主任黄飞表示,省高度重视,不断调集省级专家力量抵惠,并轮流进驻惠州,全力支持惠州做好救治和防控工作。11时40分左右,钟南山一行走进医院ICU病房,对MERS患者进行了4个多小时的医疗会诊。

  5月28日以来,惠州50多名医护人员全力奋战在抗击MERS一线,国家疾控部门和广东省卫生系统专家也陆续赶赴惠州参与救治。

  钟南山对惠州各级各相关部门前期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就下一步的防控及后续治疗计划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钟南山表示,从目前病毒演变情况来看,大规模人传人的可能性不大。

  韩国患者精神转好

  69密切接触者暂无不适者

  广州日报讯  (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粤卫信)广东省卫生计生委昨晚通报,我国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确诊患者、韩国男子金某,精神状态好转,仍有发热,体温38.2摄氏度,胸片显示双下肺仍有渗出,生命体征相对稳定。

  专家会诊意见:患者病情进展程度趋缓,病情谨慎乐观。6月2日,钟南山院士、省卫生计生委领导率省医疗救治和传染病防控专家组专家与国家专家组专家一道赴惠州中心人民医院对病人进行了长达4个多小时的联合会诊,并对医务人员进行个人防护和感控工作培训。 

  省卫生计生委表示,继续加强密切接触者的搜寻和隔离观察,6月2日新追踪到密切接触者2人,其中1名为香港新通报的同航班乘客,1名为永东巴士乘客。

  截至目前,广东省应追踪的密切接触者共78人,已追踪到69人,全部采取集中方式隔离观察,暂无人出现不适。经粤港两地各部门共同努力,与患者同航班(OZ723)的29名密切接触者旅客全部找到并已实行隔离观察。

  目前尚有乘坐永东巴士乘客9人没有取得联系。请5月26日16时46分,搭乘从沙头角至惠州的大巴(广东车牌:粤Z  CH70港/香港车牌号码:HN  5211)的乘客,尽快与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惠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联系电话(广州020-84451025、18928824836;惠州:0752-2873011,13433449127丘医生),以便作进一步评估及提供相关帮助。

  市卫计委主任:广州已制定防控MERS应急预案

  每年登记1.1万结核病人

  广州日报讯  (记者廖靖文)昨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市政府关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汇报。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市卫计委主任陈怡霓透露,广州目前正在按照广东省的统一部署,防控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并且制定了疫情应急预案。此外,广州市每年发现和治疗结核病1.1万多例,报告例数占甲乙类传染病前列。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在会上也引起了人大代表们的注意。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力说,对于中东呼吸综合征这样的输入性传染病将采取什么应对措施、如何防治等,应该让市民更多地了解情况,防止部分市民出现恐慌的心理。

  陈怡霓告诉记者,广州目前按照广东省的统一部署防控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广东省已经制定了全省的疫情应急预案,广州也在全省的应急预案基础上制定了广州市的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应急预案。

  超四成中小学没有专职校医

  中小学校是传染病防治的重要阵地。据悉,目前全市3400多所中小学和托幼机构参与到症状检测网络系统,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置学校疫情。不过,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吴强在汇报情况时坦言,目前广州市中小学校卫生工作中“卫生基础设施薄弱、校医配备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

  吴强透露,去年9月的摸查发现学校卫生技术人员配备不足——中小学校校医配备率为58%,也就是说超过四成的中小学校都没有配备专职校医,其中配备率达到国家标准的仅为37.2%;此外,幼儿园专职卫生保健人员配备率也不足一半。

  对于下一步工作,吴强表示,今明两年,市财政局将安排专项资金,对非中心城区(八区外)学校的体育卫生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确保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低于国家标准;此外,市教育局将会同卫计委、编办、财政局、人社局等单位,研究解决校医配备不足问题。

  估算:每年新增四五万结核病患者

  此前,市人大代表在广州市胸科医院视察时了解到:1948年广州市结核病患病率高达1254/10万,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患病率下降到1979年的717/10万。

  而从2000年开始到2010年,情况发生逆转,广州市患病率从145/10万上升到425/10万,上升了193%。据此估算,广州每年新增普通肺结核患者约4万~5万人,但被发现并登记的仅1.1万人左右,不足1/4。

  陈怡霓指出,广州的艾滋病、性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艾滋病疫情仍呈上升态势,男男同性传播形势严峻。全市每年发现和治疗结核病1.1万多例,报告例数占甲乙类传染病总数40%以上。

  她表示,广州艾滋病、性病、结核病的防控体系和防治力量相对薄弱,与当前疾病防治形势需要不相称。市财政局在汇报中介绍,2014年市本级安排952.39万元,2015年市本级安排875.3万元。

  对此,李力感到不解:“结核病有增加趋势,但是从经费投入上看,今年比去年有所减少,与实际需求是否存在差距?”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陈荣昌也指出,此前世卫组织曾预测在2000年可消灭肺结核,但实际上肺结核的病例降到了一定水平后就降不下去。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患者不愿意住院接受治疗,而医院对此也没有强制性措施要求其接受治疗。陈怡霓回应表示,跟全国相比,广州市结核病增长比较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