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明年实现省内就医即时结算

20.05.2014  12:30

  拿着身份证,在3个省份5个城市的医院住院如同在广州一样方便,2015年即可实现。广州市完善和创新社会保障体系总体方案及配套子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早前已获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5月19日,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在市政府常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广州将逐步扩大医疗保险信息系统联网范围,到2015年基本实现省内、泛珠三角地区就医即时结算,形成异地就医协作体系。

  已与两省两市建结算网络

  方案由完善和创新社会保障体系总体方案与4个配套方案组成,共提出67项任务。其中,25项社会保险配套方案中明确,到2015年,广州基本实现省内、泛珠三角地区就医即时结算,形成异地就医协作体系。

  事实上,广州已持续推动异地就医协作体系的建设。随着泛珠地区经济往来频繁,人员流动加大,就医报销难、医疗费用垫付多等问题凸显。2011年6月,广州牵头协调海南省、湖南省、云南省及南昌市、长沙市、南宁市、成都市、福州市等3省5市签订了《泛珠三角部分省及省会城市社会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泛珠三角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网络。

  2012年8月,广州与南昌试点联网运行启动,泛珠三角部分省及省会城市的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合作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截至去年底,广州已分别与海南省、云南省、南昌市、福州市建立了相关合作。

  广州市人社局副局长陈敏介绍,不同于以往点对点的合作,泛珠三角异地就医即时结算项目是一个开放的网络。在泛珠地区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开通后,参保人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所在地办理一张异地就医卡,到异地医保定点医院就医时,凭借身份证和异地就医卡便可办理即时结算,避免了异地报销的繁琐程序。

  同时,参保人员异地就医时的就医流程、入院登记、审核结算等就医管理将按就医地相关规定执行,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及费用支付标准按参保地相关规定执行。据悉,泛珠地区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全面开通后,将惠及合作区域内1亿多参保群众。

  此外,省内就医协作体系建设方面,2009年开始,广州便先后通过不同的模式在部分医疗机构实现了广佛、广肇、穗莞等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广州参保人在周边部分城市间异地就医垫付医疗费的问题。

  借大数据监管社保基金

  根据《广州市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广州2013年社保基金总收入720.5亿元,增长13.6%;总支出522.3亿元,增长17.4%。2013年社保基金当年结余198.2亿元,历年滚存结余1245亿元。

  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长期为各界关注,今年在这一块广州是否有大动作?对此,陈敏解释,为保证资金安全,目前社保基金结余只能通过存款或购买国债寻求保值和增值,“这几年从国家的角度,安排广东省(购买国债)是空白,我们也在争取”。

  陈敏表示,根据目前情况,广州也尝试在确保资金安全和足额发放的情况下,把一部分资金拿出来投资,“我们按照2013年省政府的要求,参与了由省政府组织的投资运营,目前情况比较良好,基金整体发展还是不错的”。据介绍,今年起,广州首次拿出110亿社保基金,作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委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进行保值增值。

  此外,如何监管好社会保险基金同样重要。方案称,将运用“金保工程—社保基金监督”软件,推广非现场监督检查。建立社会保险基金预警系统,预测各项基金支撑能力;健全社会保险稽核系统,及时预防内部风险行为。优化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成员结构,推进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办事机构的建设,聘请社会保险监督员,推动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奖励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力量。

  陈敏表示,基金监督可通过人大、社会舆论、审计、行政部门对经办机构等多种监督实现。“金保工程—社保基金监督”系统主要是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来加强基金监督的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数据运算方式,及时反映基金运营情况,尽早发现基金监督风险。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