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华:广州有创新基因 全面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新华网广州7月21日电(记者 李天真)洪秀全在这里发起农民起义;康、梁变法始于羊城、孙中山的民主“之火”诞生于此……曾经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前哨阵地广州,在依靠对外贸易和制造业 快速前行了几十年后,面对互联网时代到来所裹挟的行业巨震,业态变迁,两大传统优势已然有所失色。而历史沉积下来,沁入广州人民骨髓的求变、求新精神,将 再次引领这座城市突围。
7月20日,广州市长陈建华在“粤创粤新”——广东创新驱动发展主题大型网络采风活动交流会现场表示,广州作为千年商都,历百劫而常盛不衰,是因为广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能够“顺势而为”。在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广州也在寻找创新的突破点。
突破一:政府为企业“背书” 创新券成信用证
创新券是政府向企业发放的一种“货币”,企业利用创新券向研发机构购买服务,科研机构再通过创新券向政府财政部门进行兑现。
2015年2月15日广东省政府发布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中提出了“开展创新券补助政策试点”。这项意见鼓 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创新券补助政策试点,引导中小微企业加强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及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的对接。
而根据该指导意见,在6月2日召开的广州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广州市政府也相应出台了“1+9”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广州市人才科技创新发展。
广州市设立的科技创新券最高可支付单项技术服务合同金额的30%,每家企业每年申请获取的创新券总额上限为300万元。这无疑为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陈建华在交流会上表示,“企业在初创阶段最大的难题就是资金问题,但目前市场上的投资人很多不是债券投资,而是股权投资,这样一来,企业代表就会纠结于公司的控制权问题,从而放缓甚至是放弃创新的进程。”
“广州推出创新券,实际上是为创新企业提供了比贴息更加直接的资金支持。更加重要的是在信誉上给予企业保障。这相当于政府给企业开了信用证。”陈建华强调,“创新券还是项尝试,是政府在政策方面的创新思考,最后的结果能否达到,还要精心实施和不断改进。”
突破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加大创新投入
“深圳的科技人员不多,科技成果也没有广州多,科研机构更是少于广州,但在科技创新方面,深圳远远走在广州的前头。深圳是我们学习的标 兵”。陈建华坦言,“深圳经过30多年的发展,培育了一个科技强区——南山区。一个南山区拥有深圳科技企业60%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也走在前列。广州作 为2000多年的商都,拥有雄厚的科技力量、众多的科研院所,丰硕的科研成果,为何我们的转化率没有一个区高呢?我们要学习弥补自身的短板。”
陈建华指出,“首先要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创新不仅仅停留在'存在即可',关键是要转化和应用,转化才能产生价值。这是广州现在缺乏的。其次是加大科研创新投入”。
陈建华感叹,“华为去年的科研创新投入达到400亿元,比广州全市全年的投入还要多。接下来,广州要在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普遍建立研发中心,争取到明年研发中心普及率达到50%以上,到2017年增长到70%、80%以上,迎头赶上。”
近年来,广州市接连推出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投资计划。《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定》中明确:要大幅提高创新投 入,2017年和2020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R&D)经费要占地区GDP的比重分别达2.7%和2.8%以上,是现在的一倍还要多。与此同时, 广州还将实施财政科技经费倍增计划,市、区两级大幅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到2017年力争实现全市地方财政科技经费倍增。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地方的专利保护意识和措施被人们诟病时,近日,广州市知识产权局和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广州市专利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 法》,计划2015-2019年间投入专利工作专项资金4亿元,力促广州创新驱动发展。陈建华最后表示,“我相信,只要努力,珠三角这片热土,会和长三 角、环渤海湾以及京津冀等,在中国这片大地上,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奠定有力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