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殡葬服务中心举办第四届公众开放日 骨灰撒海微信可预约

25.03.2017  08:48

大洋网讯 昨日,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举办主题为“尊重生命,情系逝者,殡葬为民”的第四届广州市殡仪馆公众开放日活动。报名参与的20多名市民代表实地参观广州市殡仪馆、广州市火葬场的一线工作环境,体验殡仪业务洽谈、遗体妆容、遗体火化等殡仪业务。

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主任侯雪军介绍,从2014年起,广州市殡仪馆对公众开放,到今年公众开放日活动已是第四届。每年清明节前的殡仪馆开放日,有利于殡仪馆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互动,促进社会公众对殡葬工作的了解和理解。

今年的公众开放日活动主题为“尊重生命,情系逝者,殡葬为民”。 

记者获悉,目前广州市火葬场寄存骨灰近15万份,是目前市内拜祭人流最为密集的祭扫场所,清明期间继续推出鲜花拜祭、网络拜祭等俭约文明的祭扫方式,今年还将推广灵牌位拜祭等不领取骨灰拜祭的新形式;与此同时,市民前来拜祭时还可以扫描现场“骨灰撒海”微信公众号预约登记骨灰撒海业务。

95后女实习生:让逝者安息给生者慰藉

95后小姑娘黄可心学的是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防腐整容专业,到广州市殡仪馆实习两个多月,工作的每一天都与逝者零距离。她和大家分享从业的苦与累,感慨遗容化妆师的工作价值:给逝者尊重,给生者慰藉。

黄可心毕业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防腐整容专业。当时选择这个专业,她和其他同学一样经历了“力排众议”的艰难过程。两年多的学校学习,她对殡葬有了初步认知,实习前也做了充足“心理建设”,但实习两个多月时间里还是感受到了这份特殊工作的挑战性。

来到殡仪馆,黄可心被分配到防腐部的一线,工作的每一天都与逝者零距离接触。“我还记得,第一次为逝者穿衣服,握住他的手是冰凉的。第一次尝试为逝者刮胡子,很小心翼翼。第一次听到逝者的喉咙发出‘呵啊’的响声,当时跳得好远啊,太突然了……”黄可心说,经历了最初的震撼和冲击后,她逐渐变得更坦然,因为心里知道:如果为逝者尽心尽力服务,对逝者是尊重,对生者也是安慰。

其实遗容处理工作也非常有技术含量,黄可心说,工作人员要根据遗体的死亡类别和体表完整性、肌体含水量以及体内是否有积液等情况确定防腐剂和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再制定清洁、消毒、整容、修复和防腐方案。

平时工作起来也很忙,有时候处理完刚把手套摘下,就听到再有工作任务的通知。即便忙、累,黄可心珍惜她的工作,认为这给她的人生赋予意义。“将来我也会像很多殡仪界的前辈一样,出现在救灾和抗击传染病现场,在那里发挥我们的作用。

殡仪馆开放日共有二十几名“勇敢”市民报名,昨日现场则有25名市民参加。

19岁的华南理工大学的大一女生小薛报名参加了开放日,这也是她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接触逝者。“家里人去世的时候我很小,对后事办理的过程都不记得了,这次报名我是想体验生老病死的全过程。”小薛说,体验过了遗体化妆后感觉没有想象中的可怕,也没有多少气味,她比较镇定地完成了观看过程。直观感受到人离世的过程,小薛说会更敬畏生命,也会更珍惜和亲人在一起的时间。

(广报记者卢文洁 通讯员印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