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流花湖畔 爸妈传纸条 为仔女相亲

28.10.2014  10:34

流花湖公园家长相亲点。

两位老人坐在凉亭下,交换写有孩子信息的小卡片。

  尽管成功率不高 但老人坦言既为儿女相亲也解自己心结

  “以前总是很焦虑,为什么我的同事朋友都抱上孙子了,女儿还一点动静也没有。自从参加了相亲家长会,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家长有着和我一样的苦恼。和大家聊聊天,心里舒服了不少,有时还会相约喝茶。

  ——黄姨

  在广州流花湖公园,除了聚集着广场舞大妈和老年合唱团外,最近又多了一群银发相亲族。

  这些老人并不是为自己相亲,每周他们都聚集于此,为子女物色“心水对象”。

  由于公园不允许他们悬挂标语和相亲资料,家长们之间只能靠“写纸条”沟通——将儿女的相亲资料写在一张小纸片上,静默地交换信息,好像在接头。

  文/记者申卉

  图/记者苏俊杰

  每逢周一、三、五,在流花湖公园蒲林广场的一个凉亭内,数十位老人坐下攀谈,看起来和其他逛公园的老人并无不同。仔细一看,才发现其中的差别:老人们在胸前位置绑上一条蓝色或红色的绳子,蓝色代表是儿子,红色则代表是女儿。

  “你儿子多少岁?”“35岁。”“做什么工作?”“IT。”简单寒暄之后,欧阳伯和另一位老人分别从包里掏出一张小纸条。欧阳伯扶了扶眼镜,在纸条上一字一字地写下:“女,欧阳,1978年出生,本科毕业,事业单位,1.74米”,并附上了QQ和微信号码。写好后,老人们将两张小纸片交换过去。老人们笑言:“好像在接头。

  为什么老人们这样“鬼鬼祟祟”?原来,流花湖公园方面表示,出于安全考虑,虽然允许老人们在此举办相亲角,但要求不许悬挂横幅以及相亲资料。“要挂横幅必须先到公安局备案,不然出了什么事公园负不起这个责任。

  流花湖公园相亲角的发起人梁姨告诉记者,以前,不少家住老城区的老人每天要乘车一个多小时,到天河公园参加相亲家长会。“太远了,不方便。”梁姨说,上个月她到天河公园参加相亲会,看到一位拄着拐杖的七旬老人,参加完相亲会颤颤巍巍地往地铁站走,还要乘十多站地铁回家。“我赶紧过去扶她,将老人送上地铁。”于是,梁姨便萌生了在流花湖公园办相亲角的念头。

  记者了解到,此前,天河公园已经形成了成行成市的相亲家长会。相比之下,流花湖公园蒲林广场这个凉亭下的家长相亲角近期刚刚形成,并且规模要小得多。

  子女:八成不知父母来相亲会

  孔伯就是从天河公园转战而来的老人之一。他住在流花湖公园附近。孔伯说,女儿今年30岁,是中山大学的硕士毕业生。为了女儿的婚事,孔伯操碎了心。“心急啊!每天都去相亲角,风雨不改,遇到下雨天,撑伞照样去。”有时,孔伯也会向女儿抱怨:“你看我为了你的终身大事,每天那么辛苦,你怎么就不上点心呢?”谁知,却换来了女儿的一句:“你嫌辛苦,那就别去了。

  林姨也劝过女儿亲自来现场挑一挑,但女儿说什么也不肯,甚至丢下一句:“让我去相亲,我宁愿不嫁。

  相亲现场的30多位家长中有近八成承认,儿女对他们来此相亲并不知情。“我只是告诉她我要去公园。如果相中了,就说是逛公园认识的。

  对此,在外企工作、28岁仍是单身的苏女士很反对父母参加相亲会,“参加这些相亲没什么意义,劝了我妈好多次。”在她看来,婚姻靠的是缘分,不是见的人越多,机会就越大。但家长却比女儿更着急:“哪个不想早点成家?她只是脸皮薄。

  阿伯:帮儿挑了20个 一个也没见

  虽然费尽心思,但银发族们在公园里的相亲效率似乎并不高。孔伯告诉记者,因为女儿学历高,他对对方的学历也比较挑剔,之前遇过几个所谓“海归”,一见面发现都是“山寨学校”。“连女儿都说,让我不要再去了。

  林伯更是直言,参加了一年多相亲会,帮儿子挑了不下20个对象,但儿子聊了QQ之后都说兴趣不大,20多个“潜在对象”没有一个见上面的。即便如此,家长们依旧抱着颠扑不破的热情。“不管怎么说,都要搏一搏,只要出现新面孔,就意味着新机会。

  虽然成功率有待提高,但家长们坦言,参加相亲家长会不仅是为了帮儿女找到心仪的对象,更为了自己解开心结。“以前总是很焦虑,为什么同事朋友都抱上孙子了,我的女儿还一点动静也没有。”黄姨说。自从参加相亲家长会,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家长有着和自己一样的苦恼。“和大家聊聊天,心里舒服了不少,有时老人们还会相约喝茶。

  专家:

  应鼓励仔女参加社交活动

  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婚恋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展鸿介绍,随着上海人民公园家长相亲角的火爆,近几年在北京、青岛、广州等大城市,同类的相亲角也越来越多。

  他分析,“被相亲”的子女通常有两类:一是以事业为重,认为感情之事急不来;二是虽然自己着急恋爱,但由于父母给了过大的压力,产生畏难情绪,便直接让父母代为相亲。这一年龄段的子女通常是独生子女,从读书到就业,成长中的不少阶段都是由家长“包办”的。因此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弱势。

  胡展鸿建议,家长与其取代子女去“相亲”,倒不如鼓励子女多参加社交活动,不要“”在家中。

  链接:天河公园家长相亲会

  天河公园是广州著名的未婚青年家长联谊场地,这里不仅自发形成了80后、90后专区,还有海外专场、“国企男”、“金融女”专场。相亲会的组织者是一对热心的老夫妇——李姨和邢伯,免费提供报名表、布置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