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珠村乞巧“送七娘” 10万人观赏(图)
前日,在天河区珠村, 七夕活动吸引外国友人参与
广州乞巧节赛艺会的参赛作品
从民间自发到政府自觉,从村落民俗到
非遗盛典十年复兴,珠村乞巧大放光彩
文/ 李雯洁 杨静 田禾 图/ 邓勃 杨锋
昨日,一场隆重而盛大的“送七娘”活动在广州市天河区珠村举行。至此,2014乞巧文化惠民演出暨第十届广州乞巧文化节落下帷幕。由于恰逢周末,各地男女老少近10万人到珠村观巧、游巧、斗巧,迎来节庆高潮。
乞巧节,又名“七姐诞”,是一个富有中国民族韵味的妇女节日。在享有“中国乞巧第一村”盛名的天河珠村,乞巧习俗也经历了兴起、稳定、变异、断层与再造,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从一个村落民俗上升并成长为受国家非遗保护的文化盛典,充分体现出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乡土文化与都市文化相联结、民俗风习与社区文化相濡染的多彩与亮丽。
珠村乞巧从民间自发到政府自觉———2005年,天河区政府扛起广州乞巧复兴的传承大旗,开启乞巧文化节庆先河,近两年来取得更多突破,乞巧文化以婀娜之姿走向国际。时值广州乞巧文化节十周年之际,记者梳理珠村乞巧沉浮史、重生记,总结和分享天河区在保护传承乞巧习俗、推动地方文化建设等方面积累的多方经验。
巧婆偷偷在祠堂“摆七娘”
据悉,珠村先祖南宋建村时,乞巧节也随之从中原带到了珠村,开启了“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的文化记忆。明清至民国中期尤为兴盛,据记载,尤其是遇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好年景,村里会“摆大七娘”。清末民初珠村举人潘名江的《珠村七夕吟》,记录“珠村大祠堂,要摆大七娘。小女勤乞巧,男儿换靓妆……”生动反映出旧时珠村乞巧节的盛况。
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广州沦陷,珠村的“摆七娘”才全部停止。
新中国成立初期曾一度恢复,据悉,珠村还出现男子“摆牛郎”。之后又由于种种原因再度停止,珠村乞巧直到1988年才再度兴起。
1998年,天河珠村的几位婆婆开始偷偷商议恢复乞巧风俗,这一年制作的公仔和纸花也没敢摆上台面。次年,4位“乞巧婆婆”
带领珠村妇女施展巧艺,在珠村一个小祠堂里重又恢复了“摆七娘”。那时,在人们的记忆里,“摆七娘”仍是封建迷信活动。因此,这一年的“摆七娘”是偷偷进行的,不敢宣传和张扬。前来参观的人数不足300人,但得到了众乡亲的认可和好评。
2000年,珠村东南社开始筹款,群众(以女性为多)争相参与,在第三经济社旁址摆起了一台中型的“七娘”。晚上,珠村的交谊乐社到场演奏助兴,一连三日,参观人数约有2000人(以本村为主)。
这一年,通过群众的口耳相传,珠村乞巧这一村落民俗渐渐在广州打开了知名度。
2001年-2004年,珠村村民自发地挖掘和推广珠村乞巧文化,重现乞巧记忆。2001年,珠村文化热心人士开始积极挖掘乞巧民俗文化,并邀请媒体参观报道,同时邀请广东省和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进珠村进行文化挖掘。珠村东南社一时万人空巷。在媒体与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支持下,珠村东南社的妇女们壮起胆子、大展才艺,贴出大红纸当街募捐要摆“大七娘”,不分男女老幼都可捐款参与。2002年,珠村的摆七娘活动更加红火,摆出两台“大七娘”,妇女专用的乞巧大襟衫也闪亮登场,令观者目不暇接。而后,珠村村民自娱自乐地过“七姐诞”,也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其他地方“摆七娘”的兴起,推动了乞巧艺术的发展和乞巧文化的传播。
十年升级为大型文化盛典
不知不觉,摆七娘的规模越做越大,参加的村民也越来越多。珠村人开启了南中国乞巧文化复兴之先河,使得淡化多年的乞巧活动再次兴起,令这个几乎失传的古老习俗重获新生,并带动了珠三角一带如东莞、黄埔、番禺、荔湾等乞巧节活动的兴盛。
从2005年开始,天河区政府持续打造“广州乞巧文化节”节庆品牌,将珠村村落乞巧节一跃提升为广州乞巧文化节,首次由官方主办,开创了国内之先河,并永久落户珠村。
十年来通过政府搭台,创新文化活动,打造了七夕典礼、乞巧女儿形象大赛、乞巧文化论坛、乞巧工艺制作大赛、白领乡亲大会等品牌活动,衍生出了更多的文化形式。同时以时代元素充实节庆主题和乞巧作品,如2010年亚运会将亚运主题和乞巧巧妙融合;2013年以“七夕天河美丽广州”为主题,将乞巧女儿梦与中国梦相连,在作品中传达出家园美好、生活安康的良愿。
除此之外,2007年乞巧文化节开幕式上推出的“七夕祭奠”以及2013年的大型音诗画三位一体演绎和还原祭奠仪式,以艺术形式再现“拜七娘”等乞巧民俗。而诸如“当代女子成人礼”、“两岸三地赛巧会”、“七夕游巧主题游园”等活动则更加贴心地考虑到市民的审美趣味和情感需求,真正使珠村乞巧从村落民俗上升并成长为惠民的大型文化盛典。多次开展的岭南地区乞巧民间工艺展及海峡两岸的乞巧文化交流访问,真正实现了两岸三地的文化联姻。
2011年,“天河乞巧习俗”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天河珠村入选文化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近年来,广州乞巧文化节实现了更多突破———2013年,以“认知·传承·融合”为主题的广州乞巧文化论坛在天河区拉开帷幕。首次邀请来自马来西亚、新西兰、日本及中国港澳台地区逾50名民俗文化专家、民间艺术大师及民俗传承人齐聚一堂,以乞巧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发展为题,为乞巧后劲发力“把脉”献策。同年,第九届广州乞巧文化节首次实现了“以点带面,全城同巧”,在广州城市客厅花城广场、天河公园、天河路商圈设立三个分会场,举办乞巧美食汇、赏灯会、民俗风情展等系列活动,让乞巧文化从城郊村落移至商业繁华重地,让更多广州市民和海内外游客感受乞巧文化的魅力。
2014年广州乞巧文化以婀娜多姿的步伐走向境外。时值十周年大庆,珠村与黄埔巧姐及乞巧文化专家组于7月25日至27日赴澳门参加2014亚太文化创意博览会。
此行,广州乞巧文化交流协会送出了100多件珠村及黄埔巧姐今年新创作的精品参展,借此平台实现非遗文化节庆与世界遗产城市的文化交流。而全国首个乞巧文化博物馆也于今年乞巧文化节期间在天河珠村开馆,迎来数万游客参观。
乌丙安高度赞誉天河乞巧
经过十年积累,天河珠村早以“中国乞巧第一村”的盛名扬名海内外,而以天河珠村为基地的“广州乞巧文化节”形成了天河区传统与时尚文化相融合、乡土与都市文化相连接、民俗与社区文化相濡染的鲜明文化特色,成为广州重点培育的传统民俗文化品牌。
被誉为“我国第二代最富有声望的民俗学家”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对珠村乞巧给出了高度评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天河七夕乞巧节项目,从第二批扩展项目申报成功到今天,经过了几年来有组织的抢救、科学的修复、有计划的维护、有效的传承,得到了健康有序的传播、弘扬和上规模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大型文化空间非遗项目之一,发挥了它强大而切实的文化影响力。”
他指出,天河乞巧节从上百年的民众自发保护到近十年的自觉保护,从当地珠村黄彩余、陈宝好、周文莲、谢惠琼乞巧四大元老及众多“乞巧婆婆”传承人群体,和有关专家相结合的节日文化资源抢救,到有组织的科学普查和采录,通过几年来上规模的七夕节日群众性乞巧工艺传习活动,使该项目得到了有目共睹的传承和发展,可以说是目前我国成功保护乞巧节日的范例之一。